中考的勝利者們 準備好挑戰難度更大的高中了嗎?

中考的勝利者們 準備好挑戰難度更大的高中了嗎?

中考的勝利者們 準備好挑戰難度更大的高中了嗎?

跨過了中考的坎兒,新生們又成為高考的預備役。但在新一輪的競爭中,不少初中學霸紛紛“落馬”,變得成績平平,甚至斷崖式下跌。老師、專家指出,中考成績優秀的孩子在高中出現成績退步,這與高中課程和初中差距大,學生不能及時適應有較大的關係。高一學生應認識到,高中課程和初中課程有差異,要積極應變、主動摸索出新的學習方法,自律自覺,持之以恆,才能在高三拿出最好的狀態應對高考。

■新快報記者 陳思陶

A 學習差異

高中課程強度高 數量多、難度大

廣州市荔灣區某高一年級主任、化學科組長曹主任表示,為完成教學任務,學校通常在課堂上追趕進度,加入早讀、晚修課程,甚至週六上午也有教學安排。當9門功課的壓力疊加在一起,學生可能無法適應這樣的教學強度,感到疲憊、精力不濟。

教學速度和教學難度的平衡也是一項挑戰。部分學校採取“快步走,多回頭”的全科教學思維,不論學生是否能夠當即吃透知識,老師都會快速推進新的課程,同時不斷回顧舊有知識,最後節約出的時間用以綜合拔高。也有學校踐行“慢進度,深難度”的教學理念,即在教學伊始便將難度提升至與高考相適應,不追趕教學進度,精深教學讓學生一次性理解透徹。

相比較初中簡單、量小、有規律的教學,各個學校的高中教學更加風格鮮明,需要學生努力去配合、適應。

學生個體更加成熟 強調個性發展

立尚高考研究院有老師表示,面對新的校園環境、人際關係,學生需要在繁重的課業之餘重新適應,孤獨、無所寄託、傾訴無門的心理狀態必然會影響學習效果。

相比初中懵懂的學生生涯,高中生的心理更加成熟、認知更加完善,追求個性化發展,老師、家長對其的管控效果相對減弱。曹主任舉例,在小學、初中階段,家長往往鼓勵孩子發展興趣,但高中階段緊張的學業不允許孩子分心,而孩子對於學業與興趣的輕重緩急並沒有強烈的感知與時間管理能力,往往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

此外,部分初中生較為懵懂,但高中階段隨著情感、共情能力自然的發育和發展,在人際交往中,矛盾衝突更加頻繁、強烈。事實證明,由於大多數學生還沒有很好的情緒控制能力,過多的情感衝突往往成為分數的殺手鐧。

B 學科建議

數學

告別背誦和套路,要吃透知識點

高二新生家長郭媽媽告訴記者,女兒感到數學聽課沒有障礙,能掌握老師所講的知識點,但一到題目實戰就折戟沉沙。立尚高考研究院表示,學生應更準確的自我評估,是否學會了以能否做題得分為標準,聽懂了課程只是表象。建議學生更改聽課方式,勤做課堂筆記;單獨整理解題思維集,一種解題思維配1~2道習題做示例,詳細整理其中的公式、公式的應用方式,並時常回顧。

由於高中數學更加抽象,應用更加靈活,使用初中的學習模式死記硬背、刷題也無法應對。建議學生轉變思維模式,探究題目的核心,不論函數還是幾何,都要畫圖分析;吃透知識點的應用,以不變應萬變,而非一味套用題目模板。

語文

基礎知識儘早記,寫作勤練勤改

荔灣區某高中語文老師楊老師說,高中語文對於字、詞、句、文學常識等基礎知識的考查量急增,建議學生儘早開始背誦,可購買掌中寶書籍,在乘車、就餐排隊等碎片時間隨時記憶。楊老師表示,文言文字數、難度提升讓學生頭疼,也可以熟背重點詞彙、句式的釋義解決,為結合上下文推理文言文打好基礎。

楊老師提醒,應對寫作要求的提升,切不可只寫提綱,不落筆寫作文,這是做無用功。通過日常頻繁的寫作練習,如週記、隨筆、小作文、大作文等才能建立自己的寫作模式。寫完作文後,還要注意修改琢磨,理順邏輯、美化語言、點睛主題,讓三類文提升為二類文,二類文提升為一類文。

英語

練習泛讀,把握整體而非單詞

“英語課程初高中銜接相對數學、物理等科目而言更為緊密、順暢。”荔灣區某高中英語老師曹老師表示,不少舊有單詞在高一出現,語法也在初中的基礎遞增難度,給了學生一定的緩衝時間。

但閱讀量的增大要求學生掌握泛讀、快速抓取信息的能力。建議學生適應英語行文的強邏輯,通常可從段首或段尾入手找尋核心信息,無需過分糾纏細節。

曹老師還提醒學生,單詞很重要,但陌生詞彙永遠學不完,在閱讀中遇到新詞不要畏難、過分糾結。要先“硬著頭皮”讀下去,嘗試通過詞根、派生和上下文猜詞,不要糾結新詞,更重要的是閱讀的整體感覺和對全文的主題、情感基調把控。

C 家長心態

調整心態,接納孩子成績變普通

對於中考成績優秀,高中成績下降的學生家長,楊老師建議他們嘗試放平心態,學會接納孩子的變化。

楊老師指出,小學、初中課程相對簡單、補習效果好,50%、90%、100%的投入可能產出相近,因此學生分層並不明顯,讓家長對於學生的期待維持在較高程度。但高中階段,除去能力頂尖的學生,大部分學生應對高中課程需要200%投入,還需要一定的悟性和感覺,前期積累不足、當下努力不夠或者某個知識領域不擅長,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出現成績下滑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經過中考的選拔、學校分班,客觀上,學生群體的競爭更加激烈,維持出類拔萃的可能性更小。

關注孩子學習過程,不迷信補習班

曹主任指出,對於孩子的學習關注,部分家長沒有有效平衡好,前期過度寬鬆,致使孩子的學習問題不斷累積,到高二後期、高三才著急跟不上,此時為時已晚。關心孩子學習不是當結果不佳時,才感到著急,一味花錢將孩子送到補習班;而是從日常點滴入手,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和狀態,成績在單元測試或月考中出現波動就和老師溝通,立刻查漏補缺,不要拖欠。

同時,曹主任表示,補習班不是萬能的。事實上,一些學校教學安排緊張,部分學生週六下午回家,週日下午回校,時間已經頗為緊張。建議家長不要盲目迷信課外輔導,抱有學校為輕,補習為重的思想,要引導孩子信任代課老師、配合學校的教學安排。

中高考請關注:北清霸學官網(北大清華狀元學習力培訓中心)

中考的勝利者們 準備好挑戰難度更大的高中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