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稅負那麼重!應該怎麼省?

乾貨!稅負那麼重!應該怎麼省?

今天講的這個話題,相信是所有創業者的痛點-稅收負擔太重!我還是從自己創業的經歷說起吧,我是2007年開始創業,從事創業型企業的服務外包,創業十多年,商場沉浮,深知創業維艱,酸甜苦辣,我們切身體會創業者的悲喜;做為一個創業者,深深理解成長髮展過程中的艱辛!

在創業的初期,原先只知道開公司的成本很高,因為要註冊資金,動輒幾十萬的註冊資本,對於一個初創者,資金的限制本就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劣勢,但真等到自己辦理營業執照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的企業服務機構可以提供便捷的代辦服務,當然這其中就包括代墊投資款(當然這是違規操作),辦公室、人員以及相關證照一切辦妥,我們幾個人的團隊就正式開始了創業之路。

乾貨!稅負那麼重!應該怎麼省?

前期我們的銷售方式是以電話銷售為主,簽訂合同、收款、履行合同,一切都顯得並不是那麼的困難,很快就到了年底,會計把當年的財務報表給到我們,數據嚇到了我們,營業額:112萬,刨除房租、人力成本、社保公積金以及其它各種支出,淨利潤為10.21萬,各種支出當中稅費就交了8萬多元(包括增值稅3.36萬,各種附加稅3696元(城市建設維護費、河道管理費、教育費附加),企業所得稅4.655萬),最後會計還跟我說:“徐總,淨利潤是10.21萬,股東要分紅的話,還得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2.042萬元,股東實際到手的利潤為8.168萬元”,大家彷彿被雷劈了一樣,都愣住了,交的稅比我們到手的利潤還要多。

乾貨!稅負那麼重!應該怎麼省?

對於企業來說,主要繳納的稅種為: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以及附加稅。

2008年上半年,又陸續收到人力資源保障部發過來的繳費單---殘疾人保障金以及欠薪保障金,天哪,聽都沒聽過,相信未創業之前幾乎所有的人應該都不會想到還有這些費用,怎麼什麼費用都由企業來承擔。

近些年,隨著樓市的火爆,房價一路飆升,伴隨而來的是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對於創業者來說,薪資每年都在上調,社保、住房公積金基數年年漲,工資漲幅永遠趕不上物價漲幅的情況下,年年上調社保基數肯定會讓很多人大呼吃不消,而社保中的70%以上由企業承擔,金額為:1326.49,這還是隻是最低基數,除此之外,辦公租金也是年年漲的狀態,創業者苦不堪言。更讓創業者苦惱的是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一整年,還要繳納各種高昂的稅收,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夠把創業的成本給壓縮下來,這些成本當中,有很多是國家的政策,比如社保公積金,是我們無法去改變的,該交的還得交,不交就是違法的,一旦被仲裁或起訴,企業只能面臨補繳、罰款以及員工補償,得不償失;但其中的稅收卻是可以籌劃的,在長期服務企業的過程中,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也在客戶的交流與分享中學到許多,我們將這些稅籌案例,整理成一套解決方案-“稅點點”,希望能給各位帶來一定的幫助,有效的縮減企業稅負壓力,增加企業利潤。

乾貨!稅負那麼重!應該怎麼省?

節稅效果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