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侵襲廣東陶企 損失超1000萬

過去兩天,來勢洶洶的“山竹”成為熱門話題。

風力達15級的超強颱風除帶來狂風暴雨外,也對廣東的陶瓷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位於登陸位置附近的江門地區就有多家陶瓷廠房受損。

“山竹”侵襲廣東陶企 損失超1000萬

江門一陶瓷廠在“山竹”登陸的當天(16日)凌晨已經停產,但廠房仍受損較嚴重“因為我們這邊正好是風口,地勢又高,風直接從我們這邊吹過去。”相關負責人表示,廠區內很多瓦面被吹翻了導致漏雨,許多設備和材料都淋溼了,廠房、設備受損又加上停產,預計損失不少於1500萬元。所幸的是,工廠組織員工在停產的時候全部撤回宿舍,由此確保了工廠內所有員工的人身安全。

“材料倉就能整理一下,但其他只能夠用斑馬布或者瓦暫時遮蓋住。瓦面得等到天晴以後才能修補,瓦面修補按照正常來說至少半個月以上。”該負責人表示,工廠將在兩三天內逐步復產。

“山竹”侵襲廣東陶企 損失超1000萬

“山竹”侵襲廣東陶企 損失超1000萬

據瞭解,聚集於江門恩平市的眾多陶瓷廠房瓦面多有受損,基本上是原料車間、壓機頂等高的地方會被吹得嚴重一點。

“山竹”侵襲廣東陶企 損失超1000萬

江門的另一家陶瓷廠在9月16日上午開始停窯。儘管工廠已組織工廠員工把車間內比較重要的地方如電櫃、打包機、電機都蓋住,但今天檢查廠區仍發現廠房上一些瓦面被吹飛,還有1個噴霧塔棚架被吹翻。

相關負責人稱,該廠已有2條窯勉強復產,其他窯將在明天陸續復產,而具體損失要待全部順利復產後才能計算。

“山竹”侵襲廣東陶企 損失超1000萬

“山竹”創造了成堆的氣象記錄:它是2018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是有可靠氣象紀錄以來登陸廣東的環流最大臺風,也是39年來對珠三角整體影響最大的颱風。

“山竹”侵襲廣東陶企 損失超1000萬

“山竹”侵襲廣東陶企 損失超1000萬

“山竹”侵襲廣東陶企 損失超1000萬

“山竹”登陸前,珠三角所有城市,包括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珠海、佛山、東莞、江門、惠州等均測到12級或12級以上大風,在山竹的狂風、暴雨、巨浪和大潮作用下,珠三角城市出現不同程度的災情。


“山竹”侵襲廣東陶企 損失超1000萬


“山竹”侵襲廣東陶企 損失超1000萬

“山竹”侵襲廣東陶企 損失超1000萬

就在今天早上9時,在距離“山竹”500多公里外的佛山市三水區突遇龍捲風,隨後,南海西樵、三水西南白坭、樂平及肇慶交界處拉起龍捲警報,下午15時後才被解除。


“山竹”侵襲廣東陶企 損失超1000萬


陶瓷廠復工復產的防範要點

颱風已過,但暴雨仍未停歇。陶瓷廠相繼復工復產,相關負責人應該積極開展隱患排查,對單位現狀開展一次全面的安全檢查,包括檢查電氣線路和配電設施、檢查所有設施設備、檢查建築安全和周邊環境。同時做好廠區清淤、排澇、維修、有限空間作業等的安全管理,嚴防觸電、墜落、窒息等次生事故發生。

1. 企業災後現場常看見亂落電線,無論帶電與否,都應視為帶電處理,處理時找到其控制開關,斷電後再重新連接搭設。注意安全用電,臨時用電需接漏電保護開關,臨時電線必須完好,不得有破損,電線穿越通道時事先做好防護,不得被碾壓破壞。

2. 車間頂棚、門閘、廠房維修維護等高處作業施工前需進行技術交底,正確佩戴安全帶,安全帽,地面做好圍欄防護,禁止人員進入,預防高空墜落,防止墜物傷人。

3. 需重點檢查在臺風和暴雨中易受損的生產裝置、儲罐、管道、橋架、電氣儀表、自動化安全控制系統等設備設施,以及生產車間、儲存倉庫等重點場所,及時修復毀損的安全設施,消除事故隱患。對損壞的設備設施,特別是生產儲存裝置、安全設備進行檢修和維護保養,對受損嚴重不能保證生產安全的,堅決予以停用或更換。

4. 受內澇、滑坡等災害影響的企業,要做好廠區清淤、排澇等工作,妥善處置水淹、浸溼、裸露的原料及成品、半成品,防止對人員產生傷害、對環境造成汙染。

5. 受內澇、滑坡等災害影響的企業在進行清淤、排澇、有限空間作業時,需落實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備好應急器材,做好應急工作,嚴防觸電、墜落、中毒窒息等次生事故發生。

6. 企業災後復工現場將存在一定的交叉作業,作業現場要落實安全監管,防止因交叉作業引發的事故。

7. 有條件的企業,在進行災後復工復產前針對用電安全方面,應請專業人員對配電箱、電氣設備設施等進行一次專門檢查檢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