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美國金融危機,在中國可能重演嗎

十年前的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產了。

十年前的美國金融危機,在中國可能重演嗎

9月16日,美國政府出手提供短期貸款。

9月21日,在破產和轉型中,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全部消失了。

這是美國金融危機到達頂峰的一個關鍵點。

美國的金融危機,是由房地產危機所導致的。而近兩年來,中國的房價一路走高,這讓很多人都擔心,會不會和08年的美國一樣,又出現一波危機呢?

一般來說是不會的。

十年前的美國金融危機,在中國可能重演嗎

美國當年的次貸危機,原因簡單來說就是高槓杆低首付的購房者在房價下跌時,發現繼續支付房貸,來保持房屋的所有權並不能獲得收益,所以購房者就放棄了已經交付的少量首付與房屋,而這導致了發放貸款的銀行體系混亂。

為什麼說中國不會出現像美國那樣的次貸危機呢,原因有二,一是土地出讓機制不同,二是首付比例不同。這導致了中國購房者對房價的承跌性更強。

美國和中國的房價的最大區別是房價中時土地出讓金的存在,而土地出讓金在房價中其實佔據的比例據說達到4成。美國在購房時不存在土地出讓金,因此房價較低,房產的購置成本較低。但是要每年按房屋評估價格交房產稅,所以持有成本高。中國則是相反,購置成本高,而持有成本低。

首付不同,指的是當初美國的0-10%首付更低。雖然說有人認為,在中國雖然銀行執行的首付是30%,但是會有信用貸,親戚借款等方式來讓實際的購房者首付也只有10%。但是問題在於中間這20%左右的借款,即使放棄了房產,還是有人會來要錢,是需要還的,所以也應該計入首付。但在美國次貸危機中,放棄了房產,則是不需要還剩下的所有錢。

所以,以同樣價值100萬的房子為例:美國購房者的購房價是60萬,之後每年都要交房產稅,首付是6萬;而中國的購房者購房價是100萬,沒有持有成本,首付是30萬。顯而易見,如果房價有10%-20%的波動,對於美國購房者放棄房產更有利,而在中國購房者則不會選擇放棄房產,畢竟放棄房產的話就等於放棄了已經交上的30萬。

十年前的美國金融危機,在中國可能重演嗎

除此之外,中國的家庭觀念,消費模式等和美國也有較大的不同,讓危機不會那麼容易產生。但是,前車之鑑不能無視,所以早在去年開始,政府就在防止資金違規流入地產市場,打擊首付貸,防止高槓杆帶來的風險。

基礎國情加上政府調控,十年前的金融危機,在中國應該是不會重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