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去世兒女外出打工 大巴山版「周瑩」留守大山

老伴去世儿女外出打工 大巴山版“周莹”留守大山

西部網訊(記者 魏永賢)用鐮刀割稻子,用拌桶打穀子……9月20日,安康石泉縣後柳鎮柏橋村,66歲的農婦阮連清獨自一人用最原始的方式收割稻穀。大巴山裡分佈著一小片一小片梯田,土地不平整無法使用機械,從犁地、播種到收割全得手工完成。阮連清種了4畝水稻,6畝玉米土豆。

老伴去世儿女外出打工 大巴山版“周莹”留守大山

阮連清的丈夫因患胃癌走了2年,從查出胃癌到去世的12年裡,手術費治療費花了二三十萬元。為了給丈夫治病,阮連清除了種地養豬開碾米廠,還去附近工地打工。村裡人都說,這個女人太能幹了。

老伴去世儿女外出打工 大巴山版“周莹”留守大山

阮連清說:“孩子他爸看病花了一棟房的錢,那麼多錢靠我一個婦人是辦不到的,大部分都是兒女們出的,兒女們都很孝順。”阮連清有3兒1女,都在外打工。兒女們都勸母親不要太拼了,現在完全有條件樂享晚年生活。他們提出每人每月給老媽200元,但阮連清不要兒女們一分錢,她說自己沒老呢,乾點活算啥,孩子們在外打工都不容易。

老伴去世儿女外出打工 大巴山版“周莹”留守大山

5年前,阮連清開了個碾米廠,幫老鄉們碾米,加工100斤稻穀掙10元錢。

老伴去世儿女外出打工 大巴山版“周莹”留守大山

阮連清養了5頭豬,其中3頭大豬已養了一年,本來可以出欄了,但現在毛豬價格太低賣了不划算,只好再等等看。“前幾天收豬的一斤才給7元,我沒有賣,等過年殺了賣肉可以多賣點錢。”阮連清說。阮連清沒有去算養豬的成本,每天都要去打豬草,自己種的玉米、紅薯、土豆大多也用來餵豬。

老伴去世儿女外出打工 大巴山版“周莹”留守大山

這些南瓜都是她利用邊坡地種的,每天一個剁碎煮熟了用來餵豬。

老伴去世儿女外出打工 大巴山版“周莹”留守大山

身邊這處土坯房是阮連清和丈夫在80年代初蓋的,1972年結婚時他們只有一間土坯房。左邊這棟二層小樓是10多年前蓋的,也是現在阮連清住房子。週末她把在鎮上上小學的小孫女接回家,7個孫子孫女有3個是她帶大的。

老伴去世儿女外出打工 大巴山版“周莹”留守大山

80年代蓋的土坯房現在成了倉庫和豬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