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遭美國掐脖?中國沒在怕……傳馬雲等BAT巨頭翻身

半導體遭美國掐脖?中國沒在怕……傳馬雲等BAT巨頭翻身

日前阿里巴巴傳出投資半導體公司,震驚各界。有人說,原來馬雲退休後在忙這事。 (中新社)

半導體遭美國掐脖?中國沒在怕……傳馬雲等BAT巨頭翻身

非洲“蜜獾”又被別稱為“平頭哥”

日前一則阿里巴巴投資半導體公司的消息,震驚各界。有人說,原來馬雲退休有比去教書更重要的事。

明年4月 將發佈第一款AI芯片

阿里巴巴技術長、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宣佈,阿里旗下的中天微和達摩院的芯片業務整合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預計明年4月就會發布第一款AI芯片,並在兩、三年內打造一款量子芯片。

半導體公司為啥叫“平頭哥”?

“平頭哥”據說名字是馬雲取的。馬雲不只對金庸小說裡的人物瞭若指掌,還擁有淵博的自然界知識。他說,“平頭哥”是一種來自非洲“蜜獾”的別稱,寓意是“激情澎湃,頑強執著”,牠也被列為金氏世界紀錄“最大膽的動物”,遇到獵物和危險從不放棄,且總是在不停地捕獵中。

阿里進入半導體產業,意味它與中國其他兩大互聯網界巨頭-百度和騰訊,一起邁入打造強國的行列。

話說今年初開始的中美貿易戰,戳中中國最深的痛處,就是中國最弱的半導體科技,隨著AI時代到來,也給中國的芯片產業帶來了新的翻轉機會。這也使得互聯網3強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科技巨頭紛紛跨界搶進,一批半導體創業公司也迅速乘風崛起。

中國斥巨資 全力衝刺半導體

業界全力衝刺,中國的資源也相當可觀。華爾街日報曾引述熟知內情人士說法,指中國將宣佈成立人民幣3000億元(約441.8億美元)的新基金,用於發展半導體產業,以縮小與美國和其他競爭對手的科技差距。該筆基金由中國政府支持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募集,類似2014年成立的基金。當年基金募得人民幣1390億元,主要由中國官方支持的企業和業界人士出資。

從3巨頭BAT的芯片專案和公司投資來看,百度最早投身於芯片產業,它引進史丹福大學吳恩達教授(原Google brain負責人,最早發掘出GPU幫助人工智能實現深度學習算法)擔任百度的首席科學家,負責百度大腦的研究。

此外,百度也開發DuerOS智慧芯片,這款芯片包括7大系統70多項功能,有日程管理、天氣查詢、答疑解惑、查找音樂等,也有像查找餐廳,訂餐、買電影票等直接提供生活服務的獨門絕技。它還具有“三低、三高”特點:三低是低成本、低門檻、低消耗。三高是高安全、高集成、高附加。

騰訊互聯網 掌握了最多用戶資料

騰訊與百度和阿里相比,在半導體領域的關注度雖少些,但投資了很多人工智能公司,並組建多個研究團隊和實驗室。中國OFweek電子工程網報導,騰訊是中國掌握用戶資料最多的互聯網巨頭,可看出它造芯片的主要目的,是服務於自身的核心業務,如微信、遊戲、AI等。

騰訊雖然目前尚未成立獨立事業部造芯片,但繼續投資芯片。今年5月,騰訊一改往日作風,首次投資中國AI芯片公司,這家企業專注於研製資料中心深度學習芯片。在大戰略上,騰訊與百度、阿里如出一轍,幾年時間就成立了三大AI實驗室。2012年成立的優圖實驗室專注在圖像處理、模式識別、機器學習等領域;2015年成立的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專注於人工智能技術探索與應用;2016年成立的騰訊 AI Lab主要研究電腦視覺、語音識別和機器學習。

阿里巴巴佈局最廣 同時也最先進

第三家阿里巴巴的業務佈局最廣泛,同時也最先進。AI、大資料、雲計算、物聯網等幾乎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未來很難判斷阿里是什麼類型的公司,這對芯片領域而言,網絡芯片、手機 芯片、IOT芯片、AI芯片、RFID芯片,幾乎各個領域都可以看到阿里的身影。

廣泛涉獵的同時還得擁有核心技術,這與它們近年來對芯片的戰略息息相關。報導說,阿里雖一直未設立獨立研究機構投入芯片研發,但它們對芯片的投入一直不少。從中都可以看出阿里進軍半導體產業的決心。

不論如何,中國為了能開發尖端科技,走出美國的貿易戰和封鎖,勢必要開創自己的半導體產業,開發自己的積體電路產業,儘管BAT這三家的策略不盡相同,但都在嘗試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