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一首奇詩,短小精悍,情趣盎然,就像一幅飄逸的風情畫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河東郡人,世人稱之為“柳河東”、“河東先生”。柳宗元曾任監察御史,後因參與王叔文改革,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眼看政治抱負落空,他內心十分苦悶,只好寄情於異鄉山水,並寫下了許多吟詠永州地區湖光山色的詩篇,《漁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其中“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兩句歷來為後人所玩賞稱讚。

柳宗元的一首奇詩,短小精悍,情趣盎然,就像一幅飄逸的風情畫

漁翁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此詩作於詩人被貶為永州司馬時期。

欸乃:指漁歌,一說指搖櫓聲。

無心:無憂無慮,自由處在。

柳宗元的一首奇詩,短小精悍,情趣盎然,就像一幅飄逸的風情畫

這首山水小詩作於永州,是借景抒情的名篇。全詩寥寥數語便勾勒出一個在山青水綠之處自遣自歌,獨往獨來的“漁翁”形象,藉此表達自己遭貶之後對恬淡安適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嚮往之情。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描寫漁翁的活動:夜晚依傍西巖歇息,晨起打水生火。雖是簡單的生活場景,但在詩人的筆下卻有種清雅、悠閒的意味。其中“汲清湘”“燃楚竹”本是打水、生火的普通事,但詩人用“清湘”“楚竹”代指“水”和“柴火”,充滿了高雅的情調,似乎象徵著詩中人孤高的品格。

柳宗元的一首奇詩,短小精悍,情趣盎然,就像一幅飄逸的風情畫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晨霧散盡,太陽昇起,卻沒有看到漁翁的身影,忽然聽到水面上傳來搖櫓的聲響,那搖櫓的正是漁翁,只見他的身影已被這青山綠水所籠罩了。這兩句怪奇,寫“煙銷日出”,卻“不見人”了,忽然“款乃一聲”人在遠方“青山綠水中”。這種奇趣的造語,勾勒出了悅耳怡情的神秘境界,賦予了本詩一種新奇的美感。這兩句最見詩人功力的妙句,是全詩的精華所在。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寫漁翁已經搖船遠去,此時回頭望向天邊,只看見西巖上朵朵白雲無憂無慮,競相追逐。這裡用了陶潛《歸去來辭》“雲無心而出岫”句意。表現了漁翁身後只有“無心”的白雲“相逐”,漁翁孤獨寂寞的心緒顯而易見。

文中看似寫漁翁,實際是寫作者自己。通過對漁翁生活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孤高的品格及對閒適生活的嚮往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