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經典小詩,上學時都會背,但那時的你讀懂了嗎?

漁夫是我國古典詩歌的常見意象,或為瀟灑自得,寄託著詩人生存理想的化身;又或為艱難困苦,寄寓著詩人的憂患情懷。北宋詩人范仲淹的《江上漁者》中的“漁夫”正是後者,此詩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表達詩人對漁夫的關切與同情。

范仲淹的經典小詩,上學時都會背,但那時的你讀懂了嗎?

江上漁者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漁者:捕魚的人。

但:只。

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味道鮮美的魚。

范仲淹的經典小詩,上學時都會背,但那時的你讀懂了嗎?

范仲淹,字希文,江蘇吳縣人。吳中地區盛產鱸魚,味道鮮美,很多人靠打魚為生,非常辛苦,給范仲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江上漁者》一詩,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苦,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體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江上往來人”描繪出江岸上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但愛鱸魚美”只喜愛鱸魚的味道鮮美,寫岸上人的心態,揭示“往來’的原因。“但愛”一詞表現出人們對味道鮮美鱸魚的貪愛,往來江岸也都是為了品嚐鱸魚的鮮美。

范仲淹的經典小詩,上學時都會背,但那時的你讀懂了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請您看看江面上的打魚人吧,他們駕著小船,像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片樹葉。風浪吹打著小船。船兒一會兒隱沒在浪濤裡,一會兒又被衝到了高高的浪尖,上下顛簸,飄搖不定。詩人調轉筆觸,寫江上捕魚的漁民為了“但愛鱸魚美”的岸上人,不惜辛苦勞作。“一葉舟”形象地展現出漁夫所乘漁船之小;“出沒”指小船若隱若現,暗示捕魚的兇險;“風波”代指“江水”,生動地表現出江上波濤洶湧的景象。

此詩將“食魚者”和“捕魚者”兩種人,“江上”和“風波”兩種環境,“往來人”和“一葉舟”兩種情態、“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態強烈對比,流露出詩人對“出沒風波里”的生活艱辛的漁夫的關切與同情,同時也深含對“但愛鱸魚美”的岸上人的規勸之意,委婉地表達出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