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好心籌措軍資 受騙上當葬身火海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唐朝末年,軍閥林立,一派亂世景象。

有軍隊才有話語權,拳頭大說話才有底氣,但是軍隊要供養,軍械裝備、吃喝拉撒、日常訓練、東征西討,沒有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是養不起軍隊的。


和尚好心籌措軍資 受騙上當葬身火海

一些軍閥把主意動到了和尚頭上。

據《尚書故實》記載,山西潞州軍閥李抱貞就為了軍費,生生地騙死了一位高僧。

李抱貞手下部隊地戰鬥力不錯,但高昂的軍費讓他抓耳撓腮、無計可施,不給工資,軍隊要譁變,不給獎金,士兵沒有戰鬥力。

潞州當地有位高僧,名氣很大,“大為郡人信服”。


和尚好心籌措軍資 受騙上當葬身火海

李抱貞親自前往拜訪高僧,請求借用高僧的名望為軍隊籌集資金。我打造一支強有力的軍隊,不也是為了保境安民嗎?再說了,要是軍隊譁變,到民間搶劫,受苦的還是老百姓。

慈悲為懷的高僧同意了李抱貞的請求。

李抱貞的計劃是:讓老和尚舉行道場,聲稱要自焚昇天,然後在法臺下挖一條地道,關鍵時刻讓老和尚金蟬脫殼。

一切就緒,道場開張,信眾雲集,佛音陣陣,火燭熊熊,香菸嫋嫋。

為了讓高僧放心,李抱貞還親自出馬,帶著老和尚走了一遍地道。

七天的道場眼看就要結束,善男信女捐贈的錢物超過一個億,李抱貞和高僧都很高興。

關鍵時刻,木柴堆起,火焰點燃。

正當火場中央的高僧準備藉著煙焰的掩護“地遁”的時候,卻發現地道已經被李抱貞派人堵死了。

可憐老和尚戲假成真,被活活燒死。


和尚好心籌措軍資 受騙上當葬身火海


李抱貞賺了個盆滿缽滿,化解了軍費財政危機。

在狡猾的軍閥面前,絲毫沒有防人之心的老和尚完全不是對手。

如果說李抱貞屬於精心策劃,過河拆橋,另一位軍閥劉元佐則是深諳順勢而為的妙處。

據《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九》記載,汴州有座相國寺,香火很旺。有一次,前去燒香的香客中傳出這樣一條消息:有一尊佛像有汗珠冒出。


和尚好心籌措軍資 受騙上當葬身火海


其實不過是氣壓低、空氣潮溼罷了,但正在為軍費頭疼的劉元佐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

劉元佐自己帶頭,前往寺廟,膜拜佛像,還慷慨捐贈。

第二天,劉元佐的夫人也去了寺廟,同樣是虔誠拜佛,積極捐資,還發出倡議,召開大規模的法會。

這樣一來,全城的達官貴人、大商小賈、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掏腰包,唯恐落後。

十天之後,劉元佐喊停了捐贈風潮,一統計,好傢伙,天文數字,劉元佐笑納,軍費緊張的問題迎刃而解。

相比李抱貞,劉元佐至少沒有弄出人命。

為了錢,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小心報應。


和尚好心籌措軍資 受騙上當葬身火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