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地球離太陽越近越冷,海拔越高越冷,你怎麼看?

雷厲風行1981


有人說地球離太陽越近越冷,海拔越高越冷,你怎麼看?

在太陽系宏觀的尺度來看,這句話理解起來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在這個距離上主要受到太陽輻射影響,比如從水星開始一直到外圍的冥王星為止,溫度基本是遞減的,當然金星大氣層的溫室效應讓這個效果有些極端!

但從地球這個太陽系裡微觀的尺度裡分析的時候,熱輻射很重要,但卻不是最主要的,構成溫度另外幾個關鍵因素是單位面積或的熱輻射影響和構成溫室效應的氣體密度以及流動性等,如果從這個角度理解的話,就很容易來解釋為什麼距離太陽越近的冬天反而更冷:

日地距離中夏天的距離與冬天的距離相差600萬KM,對於1.5億千米的平均距離來看,這個差異是不大的,但在北半球夏天直射的陽光轉為斜射,這個單位面積的輻射甚至可以降低到原來的1/2甚至1/3(緯度不一樣),相當於地球比更遠的位置還要遠很多.....我們冬天的獲的熱輻射急劇下降,而且高緯度地區甚至沒有光照的高寒帶寒冷空氣會加劇這個溫度降低......

其實,題主的問題角度是在北半球,而南半球的溫度剛好和地球距離一致,是遠日點冷,近日點熱....所以題主的習慣是在北半球!

另外高山上比較寒冷是因為海拔越高,氣壓降低,導致溫室效應急劇下降,地面的熱量保不住...快速散失,另外,高山上流動的空氣也會帶走大量的熱量會加重惡性循環!所以山越高越冷是非常自然的。

還有需要注意的是,這些並非是絕對的,還有乾溼度也有相關,特別是平原溫暖地區甚至熱帶,依然會有凍死人的情況發生,完全是因為大風帶走身上的熱量導致體溫過低死亡,這個和從游泳館裡上岸被風吹感覺冷是一個道理!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1.5億公里,就算你從海平面爬到珠穆朗瑪峰的頂端,離太陽近了連0.0001%都不到,所以這點距離對溫度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之所以海拔越高溫度就越低,主要原因在於大氣壓力。我們知道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海拔和氣壓的大致關係如下圖。

在熱力學中,溫度反應的是大量分子運動的平均動能的大小,分子熱運動越劇烈,其溫度就越高,反之溫度越低。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海拔越高相同體積的空氣中所含氣體分子就越少,空氣中的分子具有更多的運動空間,這使得它們之間相互碰撞的頻率就越低,分子熱運動就越不劇烈,於是平均溫度就較低。

從宏觀角度來看,氣壓越低,空氣的保溫效果就越差,熱量散失就越快,所以氣溫就較低了。

上述的現象和解釋是針對對流層而言的,也就是海拔12km以下的大氣層。如果海拔再往上,氣溫的變化又會呈現“之”字形的複雜走勢,如下圖。

在海拔12km~55km的平流層內,溫度隨著海拔的升高又再次上升,這是因為平流層尤其平流層的上部富含臭氧,臭氧有一大特點就是它能吸收太陽的紫外線從而保護了地球上的生物,臭氧也因此而被加熱。

海拔再往上到了中間層,也就是從平流層海拔55km~80km的這一段大氣,又出現了溫度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的現象。這主要因為中間層臭氧含量極少,不能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而太陽的短波輻射又大部分被上層大氣所吸收所導致的。

再往上就到了熱層,在熱層中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因為這裡的大氣分子是因為吸收了來自太陽的短波輻射而被加熱的。而且熱層增溫程度與太陽活動程度關係密切。

熱層再往上就到了大氣層的邊界了,有人也把大氣邊界叫做大氣外層或散逸層,這裡空氣十分稀薄,空氣分子含量極少,但是空氣分子也會受到短波輻射而被加熱的,只不過溫度隨高度的增加並不如熱層來得明顯。


熊貓愛飛行


首先說海拔和溫度的關係吧 。

看圖,圖中紅線代表大氣層不同高度的溫度,橫座標表示溫度,左邊的縱座標表示高度,右邊則是氣壓。

當陽光穿過大氣時,大氣難以吸收陽光的熱量,因為熱量在無線電波中屬於長波範圍,即紅外和遠紅外輻射中才含有大量熱量,但陽光中並沒有太多這類輻射。所以,太陽很難直接把大氣溫度升高。要升高大氣的溫度,得依賴地表吸收了太陽的短波輻射後,地表溫度上升,這時候升溫後的地表發出紅外線和遠紅外線,加熱大氣。因此,離地表越遠,大氣溫度越低,也就是海拔越高溫度就越低。

圖示:注意看吸收比例。太陽輻射主要短波為主,其中大氣吸收16%,而地表和海洋則吸收了51%,當然還有被反射的。而這51%的短波統統變成了熱量,又被地表以長波的形式往外輻射,而大氣的溫度,則主要依賴地表發出的長波,這心長波被大氣吸收後,大氣才有了溫度。

地球的近日點、遠日點和季節的關係

首先,近日點和遠日點距離太陽的距離的差距並不大,一個是1.47億公里,另一個是1.52億公里,遠日點也僅僅多了3.4%距離。這點距離不是造成地球季節變化的原因。造成地球變化的原因,與光照的角度有關。角度越正,得到的能量越多,角度越傾斜得到的能量越少。而地球在近日點與遠日點時,南北半球對準太陽的角度不同,造成一個是夏天一個是冬天的交替輪換的現象。所以,也並非地球離太陽越近越冷,僅僅是北半球變冷,南半球此時卻是盛夏,最熱的時候。

而太陽總是直射地球的赤道,因此赤道一年四季都是夏日。


三思逍遙


這兩種說法都不是很確切。

第一種說法“地球離太陽越近越冷”應該指的是地球公轉到近日點(地球公轉軌道上離太陽最近的點)附近時,我們北半球正值冬季,地球公轉到遠日點附近時,北半球正值夏季,冬天確實比夏天冷,有人可能因此得出離太陽越近越冷的錯誤結論來。

然而這裡的冬天夏天只是對我們北半球來說的,人家南半球正好是反過來的。 其實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幾乎就是個圓,近日點遠日點的距離差別不算明顯,這點差別沒法解釋地球上冬天夏天的冷熱變化,所以不能簡單以離太陽的遠近來確定冬天夏天,而是要看太陽光照射到地面的角度。

陽光角度對溫度的影響在一天當中也能體會到,簡單的說就是: 冬天太陽低垂、影子很長、天氣冷,夏天烈日當頭、影子很短、天氣熱; 早晚太陽低垂、影子較長、溫度低,中午太陽當空、影子較短、溫度高。

第二種說法“海拔越高溫度越低”實際上說的是低層大氣的氣溫,因為低層大氣直接吸收的陽光能量不多,主要是靠地面來加熱的,所以離地面越近氣溫越高,而一些高山上的氣溫低,會終年積雪。

然而當高度上升,情況就不一樣了,不同層次上的溫度會有起伏變化。比如在熱層中,一些粒子會吸收太陽紫外線等,使得溫度升高到上千度。

在地球大氣以外的太空中,沒有陽光的地方可能是零下一百兩百度的低溫,但是如果陽光直射在物體表面,也可能產生上百度的高溫。比如月球白天和夜晚的巨大溫差。


喬小海


按照我們的生活常識來看,距離熱源越近當然溫度就會越高,顯然說距離太陽越近越冷的說法並不正確。但是為什麼又會有這樣的說法哪?

距離相差較小是次要因素,太陽直射角度是關鍵

我們從圖片中可看出,近日點的時候大多是春季和秋季,遠日點的時候大多是夏季和冬季(和南北半球有關),所以說並不是在近日點的時候就溫度高,遠日點的時候溫度低。這貌似證明了題中的“地球離太陽越近越冷”的說法。但是這顯然和我們的常識不符合,主要原因就是距離相差較小並不是主要影響因素了。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繞日公轉都是橢圓軌道,那麼就會出現近日點與遠日點。日地的平均距離大約1.5億公里,也是一個天文單位。近地距離是1.471億公里,遠地距離1.521億公里。距離差在百分之五以內,溫度可能會有差異但是不大。主要影響是太陽的直射角度問題,當入射角度為90度的時候,所照射的點就是太陽直射點。太陽直射點上是溫度最高的地方。

“海拔越高越冷”

大體上還是相同的道理,海拔越高離太陽越近,但是溫度卻大趨勢上越來越低。主要是因為日地距離很大,所謂的海拔高度即使穿出大氣層高度亦是微不足道的。地球溫度如此適宜,距離上適當外主要原因就是大氣層的存在。陽光進入大氣層會被大部分吸收,並且反射。地表也會吸收熱量,並反射陽光加熱空氣。海拔高的地方受到的地表陽光反射的程度就小,所以相對溫度就會低一點。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穿棉衣烤火爐,棉衣的貼身體內層可能還會比外層直接烤火的地方熱,就是因為人的身體熱量會返給棉衣。很不恰當的例子,見諒。看一下圖片,溫度和海拔高度的關係:

從上圖可以看出再大的趨勢上溫度是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在不同的大氣層中,溫度的變化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可能會隨著高度而升高。

所以說“地球離太陽越近越冷,海拔越高越冷”這種說法都不是很準確。


圖片皆來自網絡侵刪。

不專業回答,期待更多優質答案,歡迎關注與點評。


科學黑洞


地球任何一處的氣溫高低與地球處在近日點或遠日點無關,因這點距離的變化和日地間的距離相比微不足道。該處的氣溫,第一,決定於該處的緯度:緯度越高,陽光斜射得越厲害,單位面積接受的光子量越少,氣溫越低;第二,決定於該處的海拔: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熱量越不容易保存,就越冷。就比如海拔低的地方,大氣濃厚,是大棉襖;海拔高的地方只有單衣,所以寒冷。而該處的四季氣溫的不同,則是因地球與公轉面傾斜大約23.5度的自轉軸所造成:在不同的時段,該處所接受的陽光量不同。這種四季的變化,南北半球正好相反。


逍遙信天翁


題目是錯的,並不是離太陽越近越冷,而是要分高度。

我們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大氣主要有水汽、二氧化碳、塵埃等,這些東西不吸收太陽光的熱量,於是太陽光被地面吸收,然後地面會反射這些光,反射的這些光就被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了。這些水汽、二氧化碳就是溫室氣體,可以把熱量截留住。

所以對流層,離地面越近,空氣越多,吸收地面反射光越多,越暖和,所以海拔高就冷。於是空氣上冷下熱,冷空氣會下降,暖空氣會上升,於是產生了對流,雷雨比較多。

對流層往上,是平流層,平流層有大量臭氧,臭氧可以直接吸收太陽光,所以距離太陽越近臭氧吸收的熱量就越多,也就越熱,所以平流層是上面熱下面冷,很穩定,不會產生對流,也就適合飛機飛行。


解憂時間


在外太空距離地球350公里的地方,溫度是零下200度以下,但面對太陽直射的物體溫度可以達200度以上。所以海拔越高溫度就越低,屬自然規律。




降尿酸聯盟


太陽輻射的熱量主要集中在可見光波段,在進入大氣層後被大氣吸收的不多,地面吸收後再傳遞給大氣,所以離地面越遠氣溫越低。(大氣逆輻射)

地球在近日點附近,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地球四季更替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公轉軌道和自轉軌道有23.5°的夾角,造成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移動,南北半球季節相反。(黃赤交角)


揚子江75257077


離太陽越近,可接受的太陽光越多,若物體能夠吸收接受的太陽光,該物體的熱平衡溫度才高!太陽光照到大氣時,大氣僅僅少量吸收,大部分太陽光漏到了地面,而地面吸收太陽光的能力比大氣強,因此地面溫度比大氣高呢!且形成了對流層(地面上空十幾公里之內)離地面越高大氣溫度越低的格局,對流層之上平流層溫度基本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