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人|曹德宏:忠於勤奮

勤奮,大概是最尋常的成功方式了。屬於大部分人心中,“道理我都懂的”。

但是從始至終的勤奮,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今天大川想要介紹的這位,是7月從學校畢業留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工作的曹德宏。他的生活,和大部分華西醫生一樣,經過數年的刻苦學習,工作成倍翻滾地忙碌,但仍不忘擠時間自我提升。固然有數十篇論文的優秀成績,大川卻不想把他歸為天才。

勤奮,是他身上最突出的品質,也是我們選擇報道他的原因。一個人,把最尋常的“勤奮”作為生活的信條,大概這樣的人,才是我們最容易學習和複製成功的榜樣。

川大人|曹德宏:忠于勤奋

擠不夠的時間

畢業前夕,曹德宏的每一天都像是在和時間打仗。

平時早上起床,洗漱完畢,從宿舍走到醫院的路程約耗時20分鐘,7點50到醫院交接班。

巡房、查房、採集病史、為病人答疑、下常規醫囑……大手術可能做到晚上十一二點。

凌晨值班隨時會遇到急診病人,如果是急診需要手術的情況,手術就算做到7、8點鐘早上還是得繼續查房。也只有沒上手術且處理完病人時才能在下午5、6點準時下班。

下班後就能享受辛苦一天後的閒暇了?並非如此,他仍分秒必爭。

1個小時內吃完晚飯便趕緊奔去圖書館,7點到10點,3個小時也抓緊去圖書館看書。閉館後回寢室繼續學習到11點30分,洗漱、睡覺,迎接新的一天。

在這填充得滿滿當當的時間裡錘鍊,曹德宏順利畢業,走上了醫生崗位。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小時候的志願其實是當警察。

選擇醫學,因為一個“家”字。

因為家人,走上學醫之路

曹德宏的哥哥患有先天性地中海貧血,出生後每兩週就需輸血一次。80年代醫學不發達,骨髓移植得好幾十萬,而當時人民幣最大面值也才50元。對農村人來說,能拿出幾千塊錢都算富裕了,家中根本負擔不起鉅額的手術費,父母只好直接從黑市上買血……

200塊500ml血液,哥哥離世前都靠著這些來路並不正規的血液維持。

哥哥的離開,給了一家人很大的影響。再加之高考前夕父親突發腎結石,痛得在地上打滾,曹德宏對此毫無應對之力,只是覺得害怕,生怕發生任何想象中的意外。

發生在家人身上的種種事情,讓他漸漸淡去了“當警察”的理想。在與死神爭搶愛子的戰役中精疲力竭的父母也希望他能學醫。

在家人心中,學醫不僅僅是救助他人,如果能瞭解一些起碼的醫學知識,曹德宏自己也能受益。

成為醫學生,不僅是信念,更要下定堅定的決心。那時起,“勤奮”是曹德宏唯一的選擇。

川大人|曹德宏:忠于勤奋

2012年,曹德宏考入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2015年直博攻讀博士研究生,2017年獲唐立新獎學金全額資助赴意大利、西班牙、法國交流學習。

“學醫救人”,一句簡單的話,令曹德宏的熱情一直保持至今,24小時不停歇,平衡著醫院的工作與學習。但即使忙碌、辛苦,他說仍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上癮”,也可以形容學習

回憶起學醫之路,曹德宏坦陳自己的意志力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大,不論體育活動還是遊戲對他都有足夠大的誘惑,“我就不接觸它,對自己說這個太花時間了。”

他選擇對學習對科研“上癮”,只偶爾打打乒乓球、羽毛球。他告訴大川,其實每天在會診巡房時,從這層到那層、這棟樓到那棟樓,不知不覺竟也有幾公里的運動量。

曹德宏強調,他絕不屬於聰明的那類,只是比許多人“稍微更勤奮一點”,只是用別人玩的時間做事而已,“如果大家花和我同樣的時間學習鑽研,成就肯定比我多。”

讀研期間,不用上臨床時曹德宏就去實驗室做研究。這個階段,每天的時間都由自己把控,早起與否看個人,完全沒有人督促。可他還是每天早早地起床,騎半個小時的電瓶車去位於高新區的實驗室。等到2年級末,實驗基本做完,他就開始寫SCI,“每天都專注於這一件事。”

川大人|曹德宏:忠于勤奋

大概是夜深人靜適合“胡思亂想”,曹德宏尤其喜歡熬夜寫文章,“我聽過凌晨校園巡邏車的滴滴答答,聽過同學們的興盡而歸,聽過室友磨牙、說夢話……我坐在那兒邊寫邊思考的時候,外面的一切我全都知道。最遲寫到早上7點40分,我爸給我打電話,我立馬接起後,他對我說‘嘿你早上起得挺早’,其實我壓根兒就沒睡。”

等室友起床走了,他才倒頭入睡,睡到該吃午飯那會兒,吃過午飯,再小憩一下,就這樣湊夠每天的睡眠。

論文寫好發出去,他對於審稿人反饋的問題總是用百分之百的態度認真對待。“能得到專家的修改意見,是絕佳的機會,不能抱有僥倖心理,用邏輯去說服他們,就像講故事一樣,要有前因後果,也要有理有據”。不斷想、不斷看,朝思夕計,有時他在夢中都會考慮著要如何回答這些刁鑽複雜的問題。得到解決之前,無論幹什麼,問題都會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忠於勤奮

當文章變成真正的印刷品,曹德宏說成就感“難以言表”。每一個辛辛苦苦坐在電腦前敲打鍵盤的夜晚都如電影畫面般閃現,“文章被接受,比中500萬的感覺還好”。為了這份喜悅,他說所有付出的日夜都值得,“這是屬於我的東西,永久都是。”

在川大就讀期間,曹德宏以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 22篇。而如今他已累計發表論文40篇,IF 約90分。博士期間獲得教育部博士國家獎學金、國家衛計委獎學金、省級優秀畢業生、省級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等榮譽等共15項。面對成績,他卻只是淡淡一句:“想出類拔萃並不存在捷徑”。

川大人|曹德宏:忠于勤奋

如此,曹德宏真成了一名醫生,算是對兒時的志向和家人的期待有了交代。但是明天,工作依然不會比今天少,他的“勤奮”之路還得接著走。

憑藉實力,更憑藉努力,曹德宏大概是我們身邊最傳統的那類“勵志且優秀”的榜樣。他的成功,恰好是我們能複製的。

因為一句“勤奮”,從今天開始,也並不晚。

談及近期小目標,他只說,把基金拿下,做好科研。

言寡,然聲聲擲地。

大川

文字 / 陳宸 陳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