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億投資150萬開發者,小遊戲告別野蠻生長進入搶人階段

9月5日,阿拉丁小程序統計平臺創始人史文祿在杭州小程序峰會上表示,截至到2018年6月底,微信小程序總量已經達到100萬款,相較半年前增長72%,開發者數量更是達到150萬人。

30億投資150萬開發者,小遊戲告別野蠻生長進入搶人階段


按照該勢頭史文祿大膽預計,到今年年底小程序總量將超過300萬個,日活有望達到4億人。同時在國內一線基金80%入局小程序的前提下,其投資額也會從30億元飆升至超過100億元。

TOP100小程序近一半是小遊戲

與此同時,昨日阿拉丁還發布了《2018年微信小程序8月TOP100榜單》。據榜單統計顯示,小遊戲是上榜數量最多的品類:總共有42款小遊戲進入TOP100榜單,佔據比例近半。

30億投資150萬開發者,小遊戲告別野蠻生長進入搶人階段


且H5製作平臺人人秀CEO姚靖聲稱,小程序研發已經實現模板化,成本從去年的十萬以上,驟降至了500元。以30億投資150萬名開發者均分計算,每人粗略分到2000元,也能“生產”出600萬款小程序小遊戲,況且還有許多開發者無需投資。

因此,成本的“跳水”無疑會大幅降低小程序小遊戲的入場門檻,小遊戲市場產品注水現象將會非常嚴重,處於早期市場的小遊戲榜單應當會發生劇烈變化。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阿拉丁表示,這份小程序TOP100榜單中,上榜小程序替換率達30%,上榜小遊戲競爭更加激烈,替換率更是接近40%。阿拉丁因此建議小遊戲開發者除了獲客能力,還要修煉強化留存能力。

不過饒有趣味的是,榜單位“激烈”的替換行為卻只發生在尾部,頭部則一片風平浪靜,更多是已被行業所熟知產品交換位置。如7月排名第一的小遊戲是《跳一跳》,8月依舊是《跳一跳》。而在躋身TOP10的小遊戲,還是《海盜來了》、《歡樂球球》這些老面孔,再往前追溯到6月榜單、5月榜單仍然如此。換言之,儘管正式開放剛滿5個月,但小遊戲頭部市場已經出現固化跡象。

告別野蠻生長,小遊戲平臺進入搶開發者階段

這種現象是入局小遊戲的大廠過少帶來的,現有實力廠商可以輕鬆佔據頭部份額,具備先發優勢的中小開發者也較難被新產品替代。根據阿拉丁的說法,TOP100上榜小程序被10家企業佔據了四成,其中騰訊份額最多,有11款小程序小遊戲上榜,比例達到11%。

我們知道,相比眾多中小開發者蜂擁入局的積極,諸如網易、阿里等廠商對微信小遊戲仍持觀望態度,有的甚至希望打造自己的小遊戲生態,不願受制於人。像阿里就在淘寶中上線了小遊戲平臺,百度推出了智能小程序,十大手機硬件廠商押注快應用,包括海外還有Facebook的Instant Games、Google的Google Play Instant等等。

並且,小遊戲開發者並不如想象中的那麼忠誠,而是“哪裡有流量去哪裡”,在研發技術類似同時已經形成模板化製作的前提下,開發者轉場的成本很低,選擇也異常之多,如單第三方平臺就已經達到5000餘個,比1月微信官方公佈數據翻了一番。未來不單是小遊戲相互之間爭奪賽道,大公司旗下的小遊戲平臺之間也需要展開激烈競爭。哪家平臺能夠提供更多的流量、更多的收入,以及公平的競爭環境,哪家平臺就能收穫最多的開發者,培養最龐大的生態。

為此,領先的微信小遊戲已經進入了生態調優階段,倡導對原創優質內容的保護,爭取優秀開發者的支持。事實上,到8月7日微信已經對1176款涉嫌侵權的小遊戲進行了處理。因此8月上榜TOP100的小遊戲相比7月已經減少11款,替換率也相應降低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