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時間僅短短10個月,卻開創了罕有的治世!史家對他無不贊服

中國歷史分分合合,既有戰亂紛繁的亂世,也有繁榮昌盛的治世,但總的來說,出現的治世總是不多,比較出名的有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等。不過在這些治世中,也有一個比較另類的治世,因為相較於其他治世,其開創者在位的時間僅是短短的10個月,但其所取得的成就與其他治世相比卻絲毫不遜色。這就是由明仁宗朱高熾所奠定的“仁宣之治”。

在位時間僅短短10個月,卻開創了罕有的治世!史家對他無不讚服

朱高熾是明成祖的長子。雖然其在位時間不足一年,但《明史》對他的評價卻很高。其在位期間,政治開明,鼓勵生產,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文化方面得到了復興。結合其為政期間的所作所為,其之所以被稱為仁宗,其“仁”字可算是當之無愧。

朱高熾從小時起就接受儒家教育,養成了儒雅與仁愛的品質。祖父朱元璋在世時對他很是喜愛,不過其父朱棣卻因朱高熾喜靜厭動,體態肥胖,對他不是很喜歡。雖然朱高熾對箭術也有一定的造詣,但是相較於研究經籍和文學,他對於習武之事似乎更不感興趣。

有一次朱元璋讓他和其他的幾個世子一起去檢閱軍隊,其他幾人都早早就回來,唯獨朱高熾回來的最遲。於是朱元璋就很好奇地問他是什麼緣故。朱高熾回答道,早晨天冷,我讓士兵們吃完早餐再檢閱,所以回遲了。朱元璋頓時為其仁厚所感動,對朱高熾的好感陡升。

在位時間僅短短10個月,卻開創了罕有的治世!史家對他無不讚服

沒過多久,朱元璋有意要考察其處政能力,於是給了他一些奏章讓他審批。朱高熾有條不紊的把這些奏章按照文武分類審閱,並向朱元璋做了報告。但朱元璋卻留意到一點,那就是朱高熾在報告中對於奏章中的一些文字錯誤,卻有意的漏而不奏。

於是朱元璋就不客氣的把這個問題指出來,並責問他是不是疏忽了。朱高熾卻平靜的回道,沒有疏忽,只是覺得小過失不足以驚動聖上。朱元璋對此很滿意,又問“堯湯時災頻,百姓賴何生存?”朱高熾當即回“賴聖人撫卹政策。”朱元璋不禁喜道“這孩子有做聖人的潛質啊。”

正是朱高熾與生俱來的仁心,所以在其繼位後,就處處以仁君的標準為政處事。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他下令減免賦稅,對受災百姓無償賑濟。對於罪犯,他反對濫用肉刑,儘量避免誅連。對於一些勞民傷財的項目,他也連頒詔書廢止,如取消徵用木材、金銀,停止寶船下西洋等。

在位時間僅短短10個月,卻開創了罕有的治世!史家對他無不讚服

正是朱高熾的這些與民生息的做法,使得明朝的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堅定的基礎。然而令人感到惋惜的是,朱高熾僅僅在位十個月就於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病逝,終年47歲。相信如果給他假以時日,他也許能取得更輝煌的成就,然而天不假年,令人喟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