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6所頂尖級大學的博士有多難?國內招生制度是否公平?

讀6所頂尖級大學的博士有多難?國內招生制度是否公平?

劉冷絲

欄目絲說考研

很多人注意到報考碩士研究生的種種事情,卻很少有人關注到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情況。其實,自2000年以來,國內博士研究生招生也一直處於火熱之中。

自2000年國內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以來,申請考核制與傳統考試製相比已經有所改善,但其公平性和有效性依舊遭到不少質疑。

讀6所頂尖級大學的博士有多難?國內招生制度是否公平?

上海交通大學校園

我在這裡根據研究者提供的相關數據,專門以國內綜合實力排名最靠前的6所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和南京大學為對象,簡要分析一下,報考這樣的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學校和導師最看重什麼?報考有多大的難度?

首先,我們看這樣一份表格,你看不懂不要緊,我給你解釋一下,就就會懂得其中的奧秘。

讀6所頂尖級大學的博士有多難?國內招生制度是否公平?

各種申請條件情況一覽表

從這個表格可以看出,英語水平和科研成果是考察重點,其中英語水平所佔比重居然達到了60%的比重。當然,報考者所在的畢業院校也佔其中較大的比重,這也難免有其實院校出身的嫌疑,使得一些畢業於普通院校但想繼續深造的考生在申請階段就被硬性條件排除。從公平的角度出發,院校出身與學術水平沒有必然的關係,以“畢業院校”作為條件強硬地攔下一批學生,這肯定是不公平的。

博士招生制度改革將面試加入申請考核環節,這一改動的目的本是為了評測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術能力,以彌補筆試的不足。

讀6所頂尖級大學的博士有多難?國內招生制度是否公平?

清華大學校園

但是,事實上,面試並不能很好的評價考生各方面的能力。一項訪談調查顯示,導師們普遍認為短時間內難以看出學生的學術態度、能力、潛力及興趣。並且面試以口試為主,這讓口頭表達能力強和有嫻熟面試技巧的考生佔盡優勢,考官也容易受主觀印象的影響,難以準確地做出客觀評價。

我們再來看看下面一份表格,這份表格展示了博士生申請過程中材料、面試環節等等在導師心目中所佔的分數比重。

讀6所頂尖級大學的博士有多難?國內招生制度是否公平?

面試和材料審核所佔比重

很明顯,我們發現,這種以口頭表達能力評價學生的測試並不科學,但面試在整個博士生錄取過程中所佔比重很大,它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考生能否被錄取,這讓我們不得不擔心那些口頭表達能力弱卻具有較好的學術能力的考生能否通過這一關。

由於考核中佔比重較大的面試和材料審核這兩個環節主觀性較強,那麼,我個人認為,越是具有明確具體的標準,這越能有效規避招生中的隨意性和不公平性,讓評分更加客觀,這一點恐怕是今後博士生招生應該改革的一個參考。

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無論是材料綜合考察還是面試綜合考察,這些考核方式的考核標準、評分方式的規定都較少。這些重點學校對材料和麵試的考核標準都比較含糊,沒有具體量化的評分細則,這會使得主考教師在評分時無法統一評價的尺度和標準,導致評分結果客觀性不強,這也是需要改變的一點。

讀6所頂尖級大學的博士有多難?國內招生制度是否公平?

浙江大學校園

在博士生選拔過程中,導師決定權過大也是產生問題的源頭。

在上述6所頂尖級國內高校中,很多學科的導師甚至有一票否決權。過大的個人權利會給選拔的公平、公正帶來巨大的風險,我們不能保證每一個導師都能嚴於律己、嚴格以學術的標準、遵守道德操守,再加上監督機制並不完善,這些漏洞足以導致一些不公平現象發生。

在2010到2016年,很多高校不斷地進行了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不過,現有的博士生招生制度仍有較多問題,考核的公平性沒有從根本上得到保證,國內博士生招生還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讀6所頂尖級大學的博士有多難?國內招生制度是否公平?

敬告劉冷絲所有文章如有錯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將在首發媒體評論版塊及時更正和補充,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