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日本女人背個「小枕頭」 日本武士個個背個「大包袱」

我們在日本的古裝電影裡,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幕:騎馬衝鋒的日本武士,手拿武器,殺氣騰騰,背上卻有個鼓鼓囊囊的大包袱,樣子很是怪異。

為什麼日本女人背個“小枕頭” 日本武士個個背個“大包袱”

讓我們感興趣的是,日本女人穿戴的和服,後面為什麼會綁個“小枕頭”呢?其實,那個枕頭並無特別之處,只是個腰帶而已,作用是美觀束腰,日本人把它叫做“帶”,只不過日本人窮講究,要把腰帶系出花來,所以才會在腰際打上不同的花結,在和服中標準的名字應該叫“帶枕”。而日本武士揹著的大包袱,名叫“母衣”,是一種輔助器具,起保護武士的作用。“母衣”起源於平安時代末期,最早叫做“幌”或“保侶衣”。那時候的日本都是小規模作戰,武士騎馬都是披著一個長長的布條,打仗衝鋒時被風吹起膨脹,保護武士,免受箭矢射中。到了室町和戰國時代,戰爭的規模不斷擴大,原來的長披風在作戰中顯得越來越累贅,於是,有人發明了一種用具,將一個竹籠子(母衣骨、母衣串)背在身上,外罩披風,變成了更利於武士騎馬衝鋒的“母衣”。

為什麼日本女人背個“小枕頭” 日本武士個個背個“大包袱”

“母衣”雖然看起來醜醜怪怪的,像個烏龜殼,但它能罩著武士的背部,有效地遮擋來自後方和側方的箭矢攻擊。有利就有弊,“母衣”能保護武士,但有一個問題,穿“母衣”的武士很惹眼,也容易成為敵人攻擊的靶子。

在古代,日本人打仗流行砍首級,一旦殺掉一個穿“母衣”的武士,就將武士的首級放人其“母衣”中,帶回去向將軍獻功,這在當時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所以說,穿“母衣”看起來是保命,其實是是玩命。到了戰國後期,隨著火藥的應用,火藥槍進入了戰場,“母衣”的防護作用越來越弱,漸漸演變成為一種“榮譽裝”,將軍們利用他們色彩豔麗的裝束,往往讓他們充任衛隊,但更多的是擔任舉旗、傳令的任務。

為什麼日本女人背個“小枕頭” 日本武士個個背個“大包袱”

對於以勇猛自詡的日本武士,這個另類的名字簡直讓人掃落一地的雞皮疙瘩。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個古怪的玩意在江戶年代終於完成了它的使命,進了歷史陳列館,如今,只有在日本的武士祭中,還能找到它的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