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餓了麼會員制度吃像越來越難看?

趙昱斌


作為餓了麼的老會員,對餓了麼這種單方面,而且是頻繁的改動會員協議的做法,非常不爽。

遊戲更新去bug,還會對玩家做出補償呢;

你餓了麼私自改動協議,改完了就像啥都沒發生一樣,這合適嗎?

從免配送費到奇葩的紅包派發,會員規則頻繁變動且雜亂無章!

1、每天一單免配送費

2015年我開通餓了麼會員的時候,主要就是看中“每天一單免配送費、一個月30次免費”這一項,而這也是餓了麼快速佔據市場的殺手鐧。

當時的配送費雖然整體比現在低,但用戶每點一單都要花一筆配送費,而且餓了麼的配送費還不像淘寶網購,滿多少錢就能“包郵”——一般來說,運費都是免不了的。

所以,這也側面反映了當初餓了麼會員還是比較給力的,經常點外賣的話,基本一個星期之後,20元會員價就回本了。

2、送4×5的紅包

最早的餓了麼會員,我記得就是免配送費這一項福利,不過確實性價比很好,但也令餓了麼付出了較大的補貼。不堪重負之下,餓了麼乾脆將免配送福利徹底下線,改玩起了“紅包”。

最開始,餓了麼將VIP價格定在了10元,搞活動期間開通是8元,紅包是每個月送4張5元的無門檻紅包,不過其中有兩個是“蜂鳥專送”,所以並不能算純粹的無門檻。

由於當時餓了麼還沒有大範圍覆蓋,所以有些地區沒有蜂鳥轉送,會員開通協議裡也沒有寫的太清楚,所以導致很多用戶抱怨“上當”、“被坑”,於是這個會員規則很快就被修改了。

3、下5單獲紅包

過了幾個月,餓了麼將20元全部設置為不分是否蜂鳥專送,都可以用。

同時上線另一個福利:滿5單再獲5元紅包。但這個消費是有門檻的,一次訂餐必須滿20元,才算合格。

當時的確讓用戶看到了些誠意,不過好景不長,餓了麼又“作妖”了。
4、自主領取紅包

餓了麼將原先的主動發放紅包,變為了用戶自助領取紅包,關鍵是,時間設定很奇葩!規則說是按照你會員開通日起的30天內,但我有一個月接近月末的時候,領完了4個紅包,結果竟然出現需要再等40多天才能再次領取紅包的奇葩情況!這根本不符合常理啊!

隨後,餓了麼將這個奇葩規則改了,統一變為每個自然月有4次領取機會。

05、鼓勵金制度的規則變化,導致用戶利益縮水!

自助領取紅包+鼓勵金制度,是目前餓了麼主打的會員福利。

每消費20元獲得1個鼓勵金,消耗相應的鼓勵金,可以兌換5元、10元無門檻紅包。

但在2017年下半年,這個福利比現在要大!

當時的鼓勵金,可以兌換20元無門檻紅包,現在20元紅包被下線了!

而且,現在你想兌換10元紅包,必須等週六週日才行,而且是10點開搶,也就是說,不是你想領就能領的!


如今餓了麼市被阿里收購之後,背靠大樹好乘涼,市場佔有率也比以前更大了,已經不需要對用戶補貼什麼了。

我們能佔的便宜,肯定也越來越少了。

就好像滴滴一樣,有多少人懷念當初叫滴滴比坐公交還便宜的時代?

現在叫滴滴,很少有優惠咯~

不過,作為餓了麼老用戶,我還是對餓了麼頻繁改動用戶協議、忽視用戶利益、缺乏契約精神的做法感到不妥。

說改就改,改了還沒有補償,本質上是對用戶的不尊重。


金投手


作為一個剛剛入坑的餓了麼超級會員來說,反思了一下是怎樣一步一步入坑的。

首先,餓了麼的超級會員制度會享受一定的優惠,而這是普通用戶所享受不了的。會員期內一個月可領4個無門檻紅包,可選擇5元全品類紅包,也可以選擇商家專享紅包,一般金額在6元左右。另外每一筆金額大於等於20元可獲得獎勵金,獎勵金達到一定的數量可兌換紅包。

這樣的優惠當然不是白白得到的,需要購買才能成為超級會員。而成為超級會員的方式也有多種,一種是支付3元,但是必須勾選自動續費,也就是下個月餓了麼自動從支付寶賬戶扣款,讓您繼續成為超級會員。當然你可能會覺得有點霸王條款的意思,另一種方式需要支付10元,才能選擇下個月不續期。所以餓了麼是抓住用戶想領取紅包優惠的心理,一步步讓你入坑的。

至於餓了麼會員制度吃相越來越難看,平臺肯定不會繼續燒錢補貼,肯定是要賺錢的,但是消費者可選擇使用或者不使用的權利。


環球老虎財經


簡單來說餓了麼的超級會員的制度是繳納一筆會員費之後,一段時間內可以不用支付外送費用,然而餓了麼幾次更改會員制度,條件也越來越苛刻,之後又推出各種階梯免單變相收費等等,引起了很多用戶的不滿。

目前在外賣市場上,餓了麼收購百度外賣與美團抗衡,然而美團的市場佔有率仍然較大,用戶的粘性也較大,目前沒有佔據較大的市場佔有率,然而之前的融資已經接近燒完,之前與美團百團大戰的窟窿尚未補上(雖然美團也有一樣的問題,但是因為美團已經與點評合併,擁有個多的業務種類,所以其他的業務可以彌補之前在外賣領域燒的錢),實際上之前補貼的價位已經不能應用在平臺中了,但是又不能讓用戶看出自己的平臺已經捉襟見肘,這也不是投資人想要看到的,所以繼續有會員制度,然而標準越來越高。

這也是所有流量類平臺的一個共同特點,當一開始的燒錢佔據市場的熱潮過去之後,用戶已經習慣了補貼的價位,那麼再讓用戶接受正常的價位就意味著可能要失去一部分的用戶。但實際上那樣的價格不能永遠持續,那麼如何讓用戶養成使用平臺的習慣,並且寧願多付出錢也要使用平臺並認為更加便捷就要看平臺提供的需求是否足夠剛性,在餐飲上目前用戶的選擇仍然較廣,工作場所可以選擇便利店,在家中可以做飯。反觀網約車平臺則培養了一部分願意打車的用戶,這是外賣行業的最好的目標,也是目前仍然要解決的需求不足的問題。


鉛筆道


很正常,每個月的補貼燒的都是風險投資商的錢,這樣的賠本買賣不可能一直做下去。


O2O的百團大戰早已結束,現在市場上主要還剩餓了麼和美團兩家形成的競爭格局,在這個時候再去拼補貼已經沒什麼意義,所以餓了麼降低補貼的力度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餓了麼每月的會員費是8元,成為會員以後每個月至少可以領20元的紅包,此外外賣訂單的獎勵金還能再換紅包,對於每個月叫8~10次外賣的人來說得到的優惠遠大於付出的會員會成本。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即使有,也不會長久,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



高挺觀點


餓了麼”超級會員“事件,早已引得“槽聲”一片,從去年底已經是第三次修改會員規則了,變化的內容主要是配送運費的優惠,從限量免單,到階梯式收費,再到這一次下調優惠的標準,讓人感覺次次挖坑,宰你沒商量,吃像的確是越來越難看,幾乎要把一干會員噁心死了,致使消費者怒懟。

其實,他們這樣做在法律上不算違約,因為,會員協議裡的解釋權和修改權可是都在他們手裡;那麼這種明顯會激怒消費者的江湖吃像,為什麼會發生?讓小編從兩個維度帶你做個分析。

光靠燒錢不可能持久,提升質量才是經商之道。燒錢模式是互聯網公司的摯愛,靠著燒錢跑馬圈地,野蠻生長,成王敗寇。餓了麼從2011年至2015年,短短5年融資幾十億美元,成了資本市場追逐的極品美女,從來不差錢。平心而論,從三大外賣平臺的價格體系看,餓了麼是唯一一家有會員體系的平臺,滿減力度也具有一定優勢,前有百度外賣取消會員,餓了麼下調會員優惠,也在預料之中。

在互聯網行業,任何一種價格戰都是不可持續的,這是很簡單的市場經濟原理,就像滴滴一樣,取消扭曲的低價,迴歸正常價格,也是無可厚非,畢竟平臺也要吃飯。並且,今年2月份,北京市食藥局對餓了麼平臺違規的餐廳進行了查處,就在9月份,北京市人民法院受理了重慶綠色志願者聯合會起訴餓了麼等三家外賣平臺環境汙染責任糾紛一案,這些食品安全和環保壓力都對外賣平臺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減少會員優惠力度,用合理的價格換取高性價比的服務和產品,這個道理消費者懂得,所以,網上對餓了麼減少會員優惠這件事質疑較少,主要反應集中在“超級會員”名不副實、朝令夕改、處處挖坑這件事情上,因此,多數消費者並非是為了“薅平臺羊毛”,而是對商家從一句“餓了麼”問候的溫暖,演變成“掏了麼”打劫的心寒。

吹上天的豬成不了神,練好內功才是飛昇之道。“只要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因為某人的一句戲言,這幾年,“吹豬論”幾乎演變成了全民思維,強化了社會的浮躁,很多人放棄了深耕細作,夢想著有朝一日一飛沖天,殊不知豬即使上了天,也未必會仙化成神,像豬八戒那樣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成佛的畢竟是鳳毛麟角。“餓了麼”由2008年創立,到今年8月對百度外賣平臺的收購,不到十年時間,從一個區域生活平臺,變成一個業務覆蓋全國,團隊規模超過15000人的巨型企業,今年8月24日,剛剛完成了與百度外賣合併後的首輪架構調整,9月15日,原餓了麼商業分析副總裁魏海,出任百度外賣新的CEO。業務的急速擴張,團隊的迅速壯大,高層的密集調整,勢必會影響到企業的決策水平,但是,像這幾次會員優惠結構的調整,本是一個企業的大事,卻表現的這樣隨性,我們不免要問幾個為什麼,為什麼會員體系的變化不做認真宣傳?為什麼會員體系的變化不讓消費者參與?為什麼會員體系的變化會出現朝令夕改?調整會員體系本可一個增加會員粘性,如果運用用戶思維,讓用戶參與互動,可以擴大會員隊伍,可是,餓了麼會員等到的卻是像被耍了一樣的羞辱,怎不讓人憤怒!我們不禁懷疑,餓了麼你們可能既沒有系統的IPD和ISC管理體系,抑或沒有簡單的ERP管理體系,否則,怎麼會出現如此低級的失誤!切記,一個企業只有練好了自己的內功,才能更好地服務於消費者,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超級會員”一事,給我們的啟示很多,但願有些所謂的”牛企“能舉一反三,把消費者當成真正的上帝,做大做強,否則,終會被消費者拋棄的。也祝願餓了麼能做到:“未來會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提升平臺運營效率、擴充配送隊伍和智能調度系統等方面。”


孔家老一


規則之所以會變,說明活動預期效果超乎他們的掌握(猜測勿噴),需要調整規則來約束下,也是更好的服務客戶!但是同時肯定會侵犯到部分客戶的利益,隨意改動規則容易受人指責,也是商業不道德行為!雙方都往對方立場想想,一起尋求問題所在......



天才瘋子


如果不是經常點外賣的真心不建議充會員.像我這種一週一到兩次外賣,全家5個人就是5個賬號,5個賬號輪流點單,基本上每個賬號一個月一到兩次外賣,並且大多數每次上線就會收到紅包,相反同事入了會員後,基本沒有額外紅包領了,這估計就叫大數據殺熟吧。


sandy3547


本人也是餓了麼最早期會員之一,在這不論哪種更優惠,只一點,我當時充的是年卡還是季卡具體忘了,在我的會員卡沒過期的時候,新會員方式出來具體是直接修改規則。就好比我在北京看中了一套房子為了住,這時候開發商因為利潤不夠強制把我房子改到山溝溝,住的問題雖然也算解決,但是還是一個商品麼?為什麼我們充會員?不就是認可在充的當時的規則麼。即時新規則出現,也應該是會員有效期內老規則有效。所以自第一次修改規則我就已經放棄了餓了麼。


武漢集中採購中心


首先明確一點,所謂吃相難看要建立在吃的基礎上,但目前外賣平臺都在虧損,所謂的吃相難看也只是減少補貼。

其實大可不必過分指責,遙想當年電話定外賣時期,哪個飯不是加價又加配送費的,而目前外賣平臺很多價格算下來要比你到店買便宜的。

多出來的錢誰給你補了?

外賣平臺用幾年的時間砸錢,培養用戶習慣,讓人彷彿覺得外賣就應該比堂食便宜,這顯然是和事實相反的,外賣平臺減少補貼是必然的趨勢。

不過也不用擔心吃不起外賣,因為目前外賣已經成了商家重要的收入來源,其次依附於美團和餓了麼大平臺下,對商家的“剝削”理念要遠高於消費者,所以大可不必擔心外賣會大幅度漲價。


阿亮Sherlock


我不知道這些回答問題的人是不是有用餓了麼就開始評論了?就只看問題就直接先入為主餓了麼會員很坑嗎?我認為不坑,只是沒有一開始那麼划算。一開始的會員可以免運費,現在取消了,所以就被人說坑,我去,這和人說的每天給乞丐一塊,有一天不給了,就被罵不是一個道理嗎。我用10元開了會員,作為一個會買會員的人,一個月訂4次外賣過分嗎?有4個5元無門檻,至少穩賺10元,怎麼吃香越來越難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