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的裸體雕塑和美少年之戀


古希臘的裸體雕塑和美少年之戀

相信大家都看過一個新聞——舉世聞名的雕像“大衛”,在一個非盈利組織的資助下接受了“洗澡”服務。然而有點滑稽的是,在各大新聞網站的照片中,大衛的某個部位被打上了厚厚的馬賽克。他平靜而坦然地佇立在那裡,俯視著這個時代裡令他不是很滿意的觀眾們。

最符合大衛理想的是他誕生時代的觀眾。那個時候的觀眾,看到裸體毫不奇怪,他們對肉體的各個部分同等重視,不問高雅與否。貞潔的觀念還沒有變做大驚小怪的羞恥心;在他們的身上,心靈並不佔著至高無上的地位,高踞在孤零零的寶座之上,貶斥用途不高雅的器官,將它們打入冷宮;心靈不以那些器官為羞,並不加以隱藏;想到的時候既不臉紅,也不微笑。那些器官的名字既不猥褻,也沒有挑撥的作用,也不是科學上的術語。

那麼,為什麼古希臘人這麼開放?而那個時代的雕塑又為何大多是裸體呢?

擅長觀察的古希臘人和寫實雕塑

首先我們需要弄懂一個問題——這些雕塑要傳達的是什麼?

普羅泰格拉:“人是萬物的尺度。”雕塑把古希臘人文主義象徵化——即把人視為宇宙中最重要的造物而加以讚美。儘管很多雕刻描繪神,但這一點也不減損人文主義的本質。希臘人的神是為著人的利益而存在,所以他讚美神也就是讚美自己。完美的身體被視為一種美德,是具有類似神的力量的人的特質。藝術家因此盡力展示儘可能真實的身體。

古希臘人的審美理想是追求“真實之美”。他們善於細緻入微的觀察,看希臘雕塑就不難發現,他們對於細節的刻畫,包括嘴角的曲線或是衣服的褶皺,都基於對於真實生活長時間的觀察。這種理想的寫實主義雕塑,與當時造就完美人體的社會制度是同一時期出現的,希臘的雕塑史就是藝術與生活保持一致最顯著的跡象。

古希臘的裸體雕塑和美少年之戀

▲ 邁隆《擲鐵餅者》,公元前五世紀中葉;它表現複雜與猛烈的動作,但人物面部表情極平靜,這是希臘雕塑的特徵之一。

在觀察和寫實主義的背後,表現的是人物的節制,一種安詳與和諧,那正是希臘人所推崇的“有節制的激情”,在信仰理性的雅典,像神靈一樣控制自己的激情是一個人的美德,雕像也是如此。雕塑家必須使雕塑的軀幹和四肢顯得和頭部同樣,必須對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一樣愛好,希臘文化是唯一能做到這兩個條件的文化。

頭部沒有任何特殊的意義,不像我們的頭包含無數細微的思想,騷動的情緒,雜亂的感情,臉孔不凹陷,不秀氣,也不激動;臉上沒有多少線條,幾乎沒有表情,永遠處於靜止狀態,因此才適合於雕塑。

古希臘的裸體雕塑和美少年之戀

▲ 當代藝術家陳文令雕塑作品;其最為顯著的特徵是不成比例的身體比例和誇張的表情。

人人都愛美少年

胸部飽滿,皮膚白皙,肩膀寬闊,大腿粗壯……在練身場上成為體格俊美生氣勃勃的青年在神聖的橄欖樹下散步,頭上帶著蘆花織成的花冠,身上染著茯苓和正在抽芽的白楊的香味,悠閒自在地欣賞著美麗的春光,聽楓楊樹在榆樹旁邊喃喃自語。

古希臘的男子會滿足你對美少年的一切想象。受過訓練的青年,不論俯仰,站立,或是把肩膀靠在柱子上,都和雕塑一樣美。

古希臘的裸體雕塑和美少年之戀

培養完美的身體成為希臘公民人生的主要目標。希臘的每個城邦都設有練身場,那個時候,十六歲到十八歲的青年整天在訓練場上過活,就像我們現在九年義務教育的高中階段,但他們可不是為了參加高考,而是成天地訓練身體。練身場周邊會陳列很多神像和優勝的運動員的雕像作為這些青年們的目標和榜樣,場中有“班主任”,有輔導員,有助教。學業結束的時候也會舉行會考。

而斯巴達人的體育組織更為完善,孩子們從小就被當成馬一樣訓練,把身體鍛鍊的柔軟又強壯。希臘人中只有斯巴達人平均鍛鍊身體的各個部位,頭頸、手臂、肩膀、腿等,並且不限於少年時代,而是天天不斷的終身鍛鍊。年輕的姑娘們有單獨的練身場,不是完全裸體就是穿一件短背心,像男孩子一樣的操練,跑、跳、擲鐵餅,擲標槍。

古希臘的裸體雕塑和美少年之戀

▲ 練身場上的青年們

在頻繁的戰事中,個人的肉體會發揮極大的作用。所以一流的公民,連統治者在內,都志在成為出色的運動家,柏拉圖、克賴西巴斯、詩人提莫克雷翁早先都是運動家。

除了公共安全的需要,還有迎神賽會的需要,希臘人認為娛樂神明最好的場面莫如展覽妖豔俊美的肉體,不是練身場出身的不能在合唱與舞蹈隊中露頭角。在薩拉米斯戰役勝利後,雅典最漂亮的青年索福克勒斯才十五歲,在顯赫的軍容和戰利品前面,按照習俗,全身裸露用舞蹈來表演貝昂頌歌,向阿波羅神致敬。一切敬神的慶祝,重大的典禮(奧運會也是一種宗教活動),都等於健美比賽。

古希臘的裸體雕塑和美少年之戀

▲ 古希臘人跑步的瓶畫

在奧林匹克大會上,運動員們也完全裸體出場。全身赤裸差不多是希臘人特有的習慣,他們認為溫潤的氣候是上帝的恩賜,居民們從五月中旬到九月底都睡在街上,婦女睡在陽臺上。人們穿著簡單,男子一般只穿著一件沒有袖子的背心或者用一塊披布把身體遮住,女人則往往穿一件沒有袖子、長到腳背、肩頭處用別針彆著的長衫。這些遮體的披布、長衫只要一舉手就可以立刻脫掉。即使不穿衣服赤身裸體也不會起雞皮疙瘩,勤曬太陽和冷水浴沖刷下的棕色皮膚就是他們最好的衣服。

柏拉圖式的愛情

進一步追問,為什麼這些裸體雕塑中絕大部分刻畫的是男性呢?

除了與頻繁的戰事和裸體體育相關,這與古希臘男性之間的同性戀風俗也有很大關係。在古希臘,同性戀隨處可見,男人愛男人被視為高尚的行為,異性戀與繁殖聯繫在一起,卻顯得十分粗鄙。

我們耳熟能詳的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名家其實都是同性戀親身實踐者。

《男色論》一書中寫到,蘇格拉底的情人是一個美少年,他之所以愛外形醜陋,不拘泥打扮的蘇格拉底,是因為被蘇格拉底的人格魅力打動,折服於他靈魂的善和他的智慧。而《會飲》中記載的蘇格拉底冒著生命危險去救情人的故事更展現了同性之愛的力量。

古希臘的裸體雕塑和美少年之戀

在古希臘的家庭當中,男人是一家之主,在家中的地位最高,女人負責家裡的大小一切事情,比如監督奴隸工作、管理財產、相夫教子。男人以整天待在家裡為恥,經常出去交際,而女性在公共生活中幾乎沒有一席之地,被限制在家庭中。

古希臘男性世界對於女人非常戒備,她們被認為是“玷汙者”。在那個時代,女子想受到教育,恐怕不大容易,與女子的愛情就有些難以滿足古希臘男人的精神需要。

現在被人們反覆提起的“柏拉圖式的愛情”在那個時候其實是指男人之間的同性之愛。男人們會在競技或節日後的“會飲”上討論著愛與美,當然也充滿了同性之愛的討論,而會飲席上的男人之間也有著十分複雜的同性關係。

古希臘的裸體雕塑和美少年之戀

▲ 哈利卡納蘇斯陵墓東簷壁(部分)公元前350年左右 ;此部分描繪的是希臘人與亞馬孫女戰士之戰。

戰爭也是造成同性之愛的重要原因,古希臘人普遍認為,愛人在他所愛之人面前才會表現得勇敢,因此在軍隊打仗的時候,很多士兵之間都是相戀的愛人。士兵打仗不僅是為了贏得勝利,更是為了在他的愛人面前表現勇敢和智慧。

我們都知道,古希臘奧運會上的運動員都是裸體參加比賽的,那麼人們不懼艱辛、爬山涉水來到奧林匹亞,僅僅是為了觀賞、參加體育比賽和宗教祭典嗎?在很大程度上,他們也是衝著這些裸體的男色而來。

事實上,性與體育並非涇渭分明,考古發掘表明,各地練身館裡幾無例外供奉著一尊愛洛斯(Eros,司性慾之神)雕像。這表明,希臘人不僅認為性慾與體育關係緊密,性力跟體育成績的好壞關係密切,而且把性慾和性力普遍化、人格化、神聖化。

相關參考:

《藝術哲學》丹納著,傅雷譯,三聯書店,2016-10.

《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彼得·沃森著,胡翠娥譯,譯林出版社,2018-1.

一本正經說歷史:《古希臘的奧運會:裸體競技與同性之戀》

關於「聽好書」

「聽好書」是新東方旗下「精雕細課」APP的原創讀書欄目,由一批資深媒體人打造。精選“有品、有趣、有用”的好書,連接書與人,針對社會和人生問題,尋找解決之道,展開對話。

我們每週陪你精讀一本好書,直播一次新書對談,通過專家學者的深度讀解,從書出發,打開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