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寧這裡竟有一幢神祕古建築,還是清雍正年間的!

懷寧縣洪鋪鎮白雲村謝花屋,有一幢2000多平方米的古建築,建於清雍正乙卯年(公元1735年),距今已有283年了。在這漫長歲月裡,飽經淪桑,依然保存至今,實為罕見。


懷寧這裡竟有一幢神秘古建築,還是清雍正年間的!


前有蓮花塘,後有月形山,謝花屋就靜臥在山水相映間。懷寧縣洪鋪鎮白雲村謝花屋古建築,前後按明三暗五造型所建。從東至西一連三座,排列三扇大門,三座大廳和一座公共祖堂。構成一體的三座大屋之間抽出通巷,巷側建有住房、廂房,另外中間大廳後處通巷兩側各建有一座繡樓。青磚板壁,走馬通樓,宛若海市蜃樓,別有天地。

古建築正中間前幢大門外建有閥門,門前左、右兩根木柱頂起馱梁,柱樑以榫卯相銜接,柱基為鼓形漢白石墩。大門外東西兩側均為長方體青白石墩。楣頭並列四根橫閂短木柱,名曰“紗帽”。大門兩旁貼有祖傳楹聯,聯曰:“南國家聲遠,東山世澤長”。是為追述本宅遠源所撰。越過大門中路廂房,乃是兩套青白石門框,意寓“清白人家”。

跨過石門檻就是大天井,天井地面清一色鋪的是青、白石板,內設有暗涵通道,以利排水。天井前南方是一座花牆,牆上刻有各種花紋圖案,如“天官賜福、雙鳥歡花、金猴守桃、童子問路、鯉魚噴水、鶴鹿歸宗、四福四壽”等形跡。圖案形式多樣,花紋栩栩如生,雖經歲月洗禮,仍光潔如新。最為令人稱道的是內側牆門頭上鑲嵌一塊長約1.2米,高約0.4米的石匾,匾內右側豎刻“雍正乙卯年仲冬月”,中央自右至左橫排“江左遺風”四個遒勁大字,其左側豎刻“石湖楊汝轂題”,並刻有兩方印跡:上枚為“石湖”,下枚為“楊汝轂名章”。經考楊汝轂為大清監察御史。此塊石匾也是安慶地區發現的他的唯一墨跡,考古科研價值極高,實為珍貴。

步出天井,就是中大廳,大廳兩柱嵌有藏頭景聯:“蓮對蒼天點赤筆,池吞皓月吐明珠”。兩側頂壁是風火牆,以防風火隱患。大廳前、後為木製格子門、虎壁門,十分華麗。該廳佔地面積達百餘平方米,高約6米,雄偉壯觀。中大廳後半部是套廳。走過套廳,來到二道門檻,便進入二套天井。其前面亦是一座花牆,全由青磚砌成,牆上嵌有“芝蘭玉樹”四個大字匾文,兩側均嵌有多種圖案、花紋。

最後一進就是本宅公共祖堂,遵循舊制,仿建復古,全堂上下兩層,仍然採取木架穿方造型。左、右二十八根木柱撐起五架馱梁,構成一體。東西兩側裝上板壁,壁外各增配一間廂房,房外兩邊青磚到頂,頂上各砌上五扇屏風牆,堂前復古格子門,應有盡有。樓上推窗亮格,通風明亮,眺望遠方大可賞心悅目。香臺上先祖留下:“龍煙飄渺烏衣室,鳳燭輝煌寶樹堂"楹聯,示家族世代興旺。( 吳良倫 謝冰玉)

懷寧這裡竟有一幢神秘古建築,還是清雍正年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