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訓練營第一期總結

閱讀訓練營第一期總結

生活中額外的增加了一項除工作之外的任務之後,我發現兩個月的時間原來可以變得如此之快。因為意識中衡量時間的快慢又多了一個維度,而在「每日一篇經濟學人」這個維度下,兩個月的截至時間真是來得有點兒猝不及防。兩個月下來之後,不得不說每天讀一篇《經濟學人》的原版文章是個極其艱鉅的任務,《經濟學人》中的文章都是專業性極強的文章,文章中涉及到的專業詞彙和專業知識很少做解釋性的鋪墊,要是其中的每天文章都是以中文的形式出版的,那每篇文章都能算是中國互聯網環境中的深度好文。你一天讀一篇3000-5000字的專業報道類的中文文章試試,估計很少有人能堅持讀兩個月。

這件事情本身就有很大的難度,但很多時候做難事才能產生一些格外有意義的效果。對於一項難事來說,兩個月的時間想見效果其實有些困難,時間畢竟有點短。但這兩個月的時間並不是沒效果,能看到很多我自身以及訓練營中的小夥伴們很多細微的變化。單單就這些小變化來說,也是時候做個深度的總結了。

我自身在這兩個月內的一些變化

在開始做訓練營之前,我有一些迷之自信,最初的時候跟訓練營裡的小夥伴們也提過,這些自信全來自於自己在平時的學習中讀過一本英文原版書,學編程的時候也是用全英文的教程自學編程,在看經濟學人原版雜誌的時候,幾乎不用藉助外力,就能把通篇文章的大概意思給吃透。

當然這是在做訓練營之前的一些幻覺,我做到的這些事情都沒經過精細的考驗,比如我讀過的英文原版書讓我複述一遍,我可能也就能複述不到500字的內容;再比如在閱讀訓練期間,我每天會把當年的文章翻譯個概要出來,概要中的很多地方都會出現理解偏差甚至是錯誤。每次出現偏差和錯誤時,我總會懷疑自己的閱讀能力不足以帶別人把“每天閱讀一篇《經濟學人》文章”這件事情做好。自己認為的能力和現實中真正能發揮出來的能力總是有很大落差,在做閱讀訓練營之前,或者或在真正行動之前,我完全沒有預料到落差有這麼大

萬幸的是,兩個月的刻意訓練之後,我正慢慢把這種落差縮小。最開始精細的讀文章時,幾乎每天都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是三個小時的時間,完成閱讀並總結出當天的文章概要。訓練營裡的小夥伴們,剛開始都反應說,每天的文章連生詞都查不完,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我每天也是連生詞都查不完。但是連著矇頭查了那麼十幾二十天之後我發現生詞怎麼可能查不完,無非是你有沒有耐心查完生詞。

最開始我是用紙質的詞典查單詞的,因為這樣比較快,後來在春節假期回家的時候沒有帶大厚詞典只能用手機查詞,查詞的速度慢了很多,但是即使慢了很多,我每天也能在一個小時以內把文章中的生詞查完。當然每個人的英文基礎可能有差異,有的人可能通篇沒幾個認識的單詞,也有的人可能就是對某類型的文章不感冒,這個領域內的單詞就是不熟悉。這當然也能理解,於是我把每天的任務量放寬到一段話,可即使這樣很多小夥伴依然做不到把一段話讀完,我實在不好理解為什麼這點任務量都做不完。

在訓練營的頭一個月內我每天也非常痛苦,因為除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外,我每天至少要抽出兩個小時,甚至三個小時的時間來完成閱讀寫出翻譯概要。後來的日子裡,我能稍微地感覺到閱讀速度在變快,直到最近,我才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的閱讀能力提升了很多。因為面對一篇非常不熟悉的文章,我也能硬著頭皮在一個小時內讀完,然後花半個小時的時間寫出中文概要。而且剛開始寫翻譯概要時寫得很短,頭十幾天裡幾乎沒有到500字的時候,到現在寫概要幾乎可以說是通篇翻譯了。

閱讀訓練營第一期總結

除了英文能力外,還有更意外的提升

在最初做訓練營招募小夥伴的時候,我引用過褚明宇老師的一句話:

死記硬背《經濟學人》除了能讓你迅速提高英語,還能讓你增加談資,而最重要的,是能讓你養成一種有趣的、直接、優雅的說話習慣。

這句話從褚明宇老師口中說出來很輕巧也很吸引人,但是對於大多數英文能力薄弱的人來說,真正在閱讀《經濟學人》過程中想要感受到經濟學人給自己說話習慣帶來提升,可以說是難上加難。本來自己的英文能力就不高,讀文章的時候還得經常停下來翻字典,一篇英文原版文章能理解其中的大意就很不錯了,這是文章來提升自己的說話習慣那真是天方夜譚

不過我生活中另外一件事情確實讓我有了類似的感受。平時在生活和學習之外,我還會抽時間寫寫文章。以前在寫文章的時候,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把自己的思想平鋪直敘的擺在markdown編輯器裡,然後轉換成正常的文本達到網上。

後來慢慢的在寫文章時,我逐漸的開始把文章分層分結構了,以前用markdown編輯文章時很少用到標題的標識工具,現在幾乎常用標題欄給自己的文章分層次。以前開門見山似的表達方式也慢慢修正了,開篇的時候會盡量用生活中經歷的一些小事兒或書中看到的一些小故事引出文章。

這兩個月的時間裡,我最主要的讀物就是《經濟學人》,我想這些變化應該就是褚老師所說的“死記硬背《經濟學人》能讓你養成一種有趣的、直接、優雅的說話習慣”吧。

閱讀訓練營第一期總結

運營社群時的漏洞太多

這次做閱讀訓練營畢竟不是我一個人在自high,而是帶著小夥伴們一起讀《經濟學人》,關鍵是我還收了小夥伴們的錢,理應為小夥伴們的時間而負責。但畢竟是第一次做這樣的學習嘗試,在平時主持大家閱讀原版文章,提交作業,設定任務等方面做的確實不夠到位。

首先是閱讀任務量太重。按照訓練營之前的約定,每人每天必須讀完一篇文章,然後當天閱讀的文章提交一定量的作業。當然事實開始運作之後,我才發現每天一篇的任務確實太重了,對於閱讀量的要求確實應該有個彈性的刻度。但是作業量其實一點也不大,但就完成作業來說,每人每天花十幾分鍾就能搞定

提供的中文概要不準確。在訓練營現場碰面的時候,群裡的小夥伴們提議每天提供中文版的翻譯,事後我錢也花了,在網上也找了很多翻譯來源,但實在是找不到雜誌的權威翻譯。後來我每天提供的中文概要幾乎把當天的原版文章都能翻譯完了,但是我的翻譯能力畢竟有限,提供的中文概要有很多的疏漏,也有很多不正確的理解。以後我會盡量提供出最準確的概要供群裡的小夥伴們參考。

訓練營內活躍度不夠。訓練營是在線上組織的,大家其實每天都是在線上下載我提供的閱讀材料以及中文概要。雖然大家在一個QQ群裡,平時也有微信群,可以互相說話,但是訓練營社群好像幾乎沒怎麼活躍過,估計這也是很多人沒有按時閱讀都沒有交作業的原因之一。人畢竟是感性的動物,受周圍的環境影響很大,大家看互相都不怎麼讀,自己也就下意識地放棄了。這個責任完全在我,群裡的活躍度應該是我主導的,以後我會盡量在群裡召喚大家閱讀。

關於群裡的小夥伴的總結

這一點還是放到私密的線上群聊裡細說…

閱讀訓練營第一期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