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坐擁「三家半」上市公司的閩商,怎因「合同詐騙」被告上法庭?

曾經坐擁“三家半”上市公司的吳瑞林,近日在廣東惠州中級法院正式出庭應訴。


曾坐擁“三家半”上市公司的閩商,怎因“合同詐騙”被告上法庭?

傳奇閩商吳瑞林被起訴

2018年9月11日上午,廣東省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單位僑興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僑興集團”)及被告人吳某林(僑興集團董事長)等12人涉嫌合同詐騙罪、騙取貸款罪一案。惠州市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到庭參加訴訟。

公訴機關指控:2013年至2016年,被告單位僑興集團在嚴重資不抵債、無償還能力的情況下,被告單位僑興集團及被告人吳某林等人先後18次偽造各種擔保文書,提供虛假財務報表等財務資料給出資方,騙取出資方貸款。2012年至2017年,吳某林多次指使時任僑興集團副總裁兼財務總監的被告人宋某馨、時任財務副總監的被告人汪某春以僑興集團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等為理由,並承諾給予高額回報為誘,通過借款合同及借條的方式騙取10名被害人借款。

目前,該案件還沒有最新消息出來。

而僑興集團董事長,是一位頗具傳奇的閩商,他就是泉州籍企業家吳瑞林。

起步於微末的吳瑞林,經過數十年打拼,在其高峰之時,曾經坐擁兩家美國上市企業、一家香港上市企業的三家上市公司。

小裁縫的發家史

吳瑞林,生於1952年,福建泉州安海靈源曾林村,僑興集團董事長。

小學五年級就輟學的吳瑞林,跑石獅學習裁縫手藝。憑藉晉江人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自己的聰明,吳瑞林在裁縫上頗有成就。


曾坐擁“三家半”上市公司的閩商,怎因“合同詐騙”被告上法庭?

19歲那年,吳瑞林有了自己的裁縫鋪,他的拿手活是做中山裝,一天一夜做一套,可得工錢1.4元。

很有商業天賦的吳瑞林,在裁縫鋪之外還開辦裁縫班,投資興建採石廠。3年時間,吳瑞林掙下了人生第一桶金,1973年,22歲的吳瑞林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萬元戶”。

但一次意外的火災把他前期的積累,燒沒了。第一次創業,算是得了經驗,有了教訓。

在此之後,吳瑞林加入了晉江石獅一帶,頗為流行的小生意,賣過手錶、販過布,包過工程、倒過米,反正能夠賺錢的事兒,都不嫌棄是“小打小鬧”。就這樣慢慢積累,他又有了東山再起的“小資本”。

1980年,吳瑞林的事業終於有了新起色,他牽頭興辦了安海鎮工業服裝總公司,出任總經理。

憑藉誠實的信譽和可靠的質量,服裝廠生意欣欣向榮,吳瑞林再一次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富商。

但是,正當吳瑞林要在服裝行業大展拳腳的時候,又一次意外不期而至。

1985年下半年,一位前期合作良好的臺商交付了一批冬裝定金後,吳瑞林便採購原材料,組織工人不分晝夜加班加點趕製。可整個冬天過去了,臺商卻杳無音信,數十萬元的產品只能積壓在倉庫裡。

“屋漏偏遇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1986年4月份,國家第五次打擊走私,重創了晉江一代低價走私布料。沒有質優價廉的原料,廠裡積壓了數十萬庫存,服裝廠停產了。這時候吳瑞林欠下了幾十萬的貸款以及工資。

跑去深圳“闖碼頭”

連續兩次創業,都被外因打斷,估計讓吳瑞林感覺,在老家很難東山再起,於是決定“闖深圳”。1986年年底,吳瑞林帶著一家子人,跑深圳尋找機會。

他先是到一個老鄉廠裡打工,電子廠做的是玩具型電話機。“在電子廠裡,我如魚得水,作為車間主任、中層骨幹,一個月可拿3000多元的工資,妻子也被安排在工廠打掃衛生。”

但已經擁有資深創業經歷的吳瑞林,具有敏銳的商業觸角,他很快就發現了新的機會。

曾坐擁“三家半”上市公司的閩商,怎因“合同詐騙”被告上法庭?

吳瑞林發現,工廠訂單有限,車間不能滿負荷工作後,就向廠長提出承包經營。“充分利用閒置設備,給工廠帶來額外效益,廠長當然高興”。

讓人意外的是,年終按合同結算時,除工廠獲得大筆利潤外,吳瑞林個人收入突破了39萬元。在萬元戶就能引起轟動的年代,39萬就是一筆鉅款:一個人相當於39個萬元戶!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古語誠不我欺。吳瑞林的優秀,引起工廠裡很多人心理不平衡:大家都是上班的,他憑什麼就能發財!於是期限3年的合約就此作罷。

吳瑞林再一次遭遇打擊。但這一次打擊,相對來說能夠接受,畢竟手裡有了真金白銀用於東山再起。

“電話大王”誕生記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魯迅先生說的。

真正的能人,總是愈挫愈勇,吳瑞林也不例外。何況這一次他手裡還擁有一筆“鉅款”。

而在深圳,他更能接觸到最前沿的產業動向,他恰好發現了這樣的好機會。上世紀80年代末期,香港電話機行業開始向內地進軍。已經是“商界老兵”的吳瑞林,抓住此時機,開始創辦自己的電話機廠,在深圳沙灣做電話來料加工,一兩個月就可回款幾十萬。時間大概是1989年前後。

1991年,吳瑞林創辦了香港瑞創國際有限公司。

1992年8月,身價百萬的吳瑞林決定將電話機廠移師當時中國電話機最大的生產基地——廣東惠州,創辦惠州僑興電訊工業有限公司。1994年12月,僑興電訊更名為僑興環球電話有限公司,吳瑞林出任董事長。1995年8月,吳瑞林創辦僑興集團有限公司,並出任董事長。

對於小學沒有讀完的吳瑞林,尤其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葉,電話機都是高科技的象徵。自己不懂沒關係,當老闆的就是把握大趨勢。於是,吳瑞林跑到上海、北京、江蘇等地,重金招攬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成為僑興的第一批技術骨幹。在技術人員的努力下,中國第一部液晶顯示電話,在僑興成功問世。

這一款液晶顯示電話的推出,填補了當時國內入網機的空白,並比市場上國外品牌低800—1000元,僑興因此贏得了國內廣大的消費市場。而在銷售上,吳瑞林也有自己的創新之舉,他與當時流行的電話機銷售走郵電渠道不同,直接鋪設銷售網點,與終端客戶“零距離”接觸,這更有利於品牌的推廣。

1995年,僑興電話機銷量飆升至全國第二,吳瑞林“電話大王”的稱號,不翼而飛。


曾坐擁“三家半”上市公司的閩商,怎因“合同詐騙”被告上法庭?

到1997年底時,僑興在國內除西藏、臺灣外共設立38個分公司和辦事處,而這些分公司又在所轄區內設有306個經銷點,形成省、直轄市市場銷售及服務網絡。

1999年,僑興環球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這是中國第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民企。吳瑞林在不經意之間,開創了一個紀錄。

坐擁“三家半”上市公司

靠電話機再一次“翻身”之後,吳瑞林並沒有就此滿足,他一直關注市場變化,應該說,這是一位很有超前意識的企業家。

  • 2002年,吳瑞林以3500萬美元、溢價70%收購國資背景的中電通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為第一家能夠生產CDMA手機的民營企業。僑興完成了從固話向移動電話“轉型升級”,真正“踩上了風口”。
  • 2004年,僑興旗下的中電通訊通過一款PDA手機賺取上億元利潤,贏得大量市場份額。70後的人應該還記得CECT這個手機品牌。
  • 2006年,“僑興”的品牌價值就達到了33.01億元。也在這一年,吳瑞林憑藉46億元的財富,排名當年胡潤富豪榜第40位。
  • 2007年,僑興環球營業收入達到38.74億元,創歷史新高。也在這一年,持有中電通信93.4%股權的僑興移動登陸紐交所。吳瑞林旗下第二家上市公司誕生了。

此後,吳瑞林成為各大富豪榜上的“VIP客戶”。

在財富急劇增加的時候,吳瑞林還向礦業、農業、電商等領域拓展,投資頗有成效。

2009年2月23日,吳瑞林家族控股75%的瑞金礦業在港交所上市。這是吳瑞林打造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公開數據顯示,瑞金礦業在內蒙古擁有三座金礦,登陸港交所時國際金價逼近1000美元/盎司,上市第一天股價一度上漲至7.12港元/股,僅憑瑞金礦業吳瑞林的身家便達到53億港元。2010年底,瑞金礦業股價一度逼近16元高位,較招股價6.25元升逾1倍。

不僅於此,2016年6月,僑興集團旗下的惠州僑興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掛牌。這也是吳瑞林第一家在國內資本市場掛牌的企業。

一手打造“三家半”上市公司,這在中國產業界不說絕無僅有,但在目前來看,應該是“國產企業家”非常罕見的。

意外再一次降臨

這世界好像總是與吳瑞林過不去。每當他取得新的成就的時候,總有新的意外在等他,由此可見,不確定性,才是企業家最大的挑戰。

看起來一切美好的時候,2007年隨著國務院一紙令下,手機生產牌照制度取消了。這一下給僑興集團帶來致命“傷害”。

沒有手機牌照制度,山寨機氾濫成災。在山寨機激烈衝擊下,僑興環球從2008年開始陷入虧損,擁有中電通信的僑興移動也從2009年開始虧損,每年動輒虧損高達2—3億元。

曾坐擁“三家半”上市公司的閩商,怎因“合同詐騙”被告上法庭?

連續虧損下,僑興環球2009年更名為僑興資源,意圖向礦業發展。僑興移動則在2011年嘗試私有化,但以失敗告終。

2011年開始,僑興旗下3家上市公司僑興環球、僑興資源和瑞金礦業信息違規等各種醜聞全面爆發。

2011年5月27日,瑞金礦業宣佈停牌,原因是涉嫌操縱股價、財務造假、人事頻繁變動等等問題。停牌5年之後的2016年中期,瑞金礦業曾有短暫復牌時間;但在2016年6月28日,又被香港證監會強制停牌。

2018年7月,瑞金礦業發佈公告,由於該公司的股份於生效日期將已暫停買賣超過12個月,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2)(b)(ii)條,倘若公司的股份自生效日期起維持停牌連續12個月,則聯交所可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

而在瑞金礦業面臨退市風險之前,在2012年中期,僑興環球和僑興資源因信息披露、股價長期低於1美元等問題,在一個月時間內,相繼被納斯達克交易所和紐交所摘牌退市,僑興環球遭美國投資者集體起訴。

三家上市公司,兩家退市,一家停牌、又面臨退市危險,吳瑞林再次直面危機。

債務危機爆發

在“碩果僅存”的一家上市公司瑞金礦業,面臨退市威脅的時候,僑興集團的債務危機,搶先爆發了。

這就是這一次吳瑞林作為被告站上法庭的核心原因。

曾坐擁“三家半”上市公司的閩商,怎因“合同詐騙”被告上法庭?

2016年12月20日,廣東惠州僑興集團下屬的兩家公司在招財寶平臺發行的10億元私募債到期無法兌付,該私募債由浙商財險公司提供保證保險,但該公司稱廣發銀行惠州分行為其出具了兜底保函。隨後,又引發了廣發銀行與浙商財險的真假保函之爭。

之後10多家金融機構拿著兜底保函等協議,先後向廣發銀行詢問並主張債權。最終,浙商財險合計賠付11.46億元。

銀監會對廣發銀行開出7.22億元“史上最大罰單”,讓僑興債假保函事件浮出水面。銀監會通報顯示,廣發銀行惠州分行員工與僑興集團人員內外勾結、私刻公章、違規擔保案件,涉案金額約120億元,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約100億元,主要用於掩蓋該行的鉅額不良資產和經營損失。

曾坐擁“三家半”上市公司的閩商,怎因“合同詐騙”被告上法庭?

最終判決還沒有出來。

不知道吳瑞林還能不能再一次東山再起?這位曾經多次上演反敗為勝,卻又勝中存敗,卻又屢敗屢戰的“創業傳奇”,晚年能否幸福?



文:林仙平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