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紅色家書》讀在心裡,融進血中

将《红色家书》读在心里,融进血中

點擊文字可直接跳轉閱讀↑↑↑

将《红色家书》读在心里,融进血中
将《红色家书》读在心里,融进血中

贛江新區發動全區黨員幹部讀紅色家書,寫心得體會。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篇來自贛江集團方舟的心得體會。

《紅色家書》收錄了30多個家庭的50餘封保存多年的家書,家書包含親情、修身、齊家、治國等傳統文化的精華,主要篇目有:延安來信、南下“日記”、英雄淚、母親的最後一封“家書”、戰地情書等。作者以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發自內心的抒發著他們愛黨愛國愛家的赤子之心,體現了他們為了革命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不惜英勇獻身的豪情壯志。

一封封家信描繪的是眾多革命志士背後關乎愛情、親情、友情的“小愛”。細細品來,這又何嘗不是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的“大愛”呢?他們在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烽火歲月裡,寫下的那些牽腸掛肚、血淚相流的家書,既可告戒家人、警醒世人、又能啟迪後人。

先烈心中有“大愛”:愛祖國,愛人民。為了人民解放、民族獨立,他們長年拋妻別子、顛沛流離,最後流血犧牲。鍾志在給哥哥的遺書中寫道:“當我入黨之時,就抱定視死如歸的意志。先烈心中也有“小愛”:愛父母,愛妻兒。他們雖然胸懷崇高理想,但他們同樣是血肉之軀、熱血男兒,他們與普通人一樣有兒女情長。他們孝敬父母。熊亨瀚在遺書中說:“餘生未報父母養育之恩,死又增父母西河之痛,罪孽深重,上通行天……倘來生有緣,再報寸草。”

讀著這些有血有淚、情意真摯的書信,我深受感動。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我們要將《紅色家書》讀在心裡,融進血中,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同時要立足崗位,積極作為,自覺扛起新時代“贛江人”的使命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