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間」準備好了嗎?迎接發展新契機,這個時代機遇無限

「学习时间」准备好了吗?迎接发展新契机,这个时代机遇无限

學習時間到!

國富民強離不開堅實的經濟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加快科技創新,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

隨著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發展數字經濟,助推實體經濟與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成為信息通信業肩上的新使命與面前的新機遇。

近日,我市組織召開的數字化引領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中指出,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是適應時代轉型、決勝經濟制高點的關鍵所在。我市要緊抓振興實體經濟(傳統產業改造)省級試點契機,堅定不移深化創新強市建設,紮實推進“兩化融合”“企業上雲”,堅持以數字經濟引領經濟轉型發展,著力在新舊動能轉換上求突破,全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学习时间」准备好了吗?迎接发展新契机,这个时代机遇无限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數字經濟最新特徵

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數字經濟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泉,成為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也是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

「学习时间」准备好了吗?迎接发展新契机,这个时代机遇无限

總書記在主持第三十六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明確提出“加快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在G20杭州峰會上,“數字經濟”首次列為G20創新增長藍圖的重要議題,並由中國主導通過了第一個具有全球意義的數字經濟合作倡議。今年7月,總書記在G20漢堡峰會上指出,要在數字經濟和新工業革命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打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產品。

互聯網是數字經濟的龍頭

根據騰訊研究院數據,2016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體量達到22.77萬億元,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數字經濟體。在眾多細分領域,我國數字經濟更是一枝獨秀,數字經濟既包括軟件、網絡、終端,又包括各行業、領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應用、服務,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互聯網都是數字經濟中最具活力的元素。

大數據、人工智能是最大亮點

目前,在主管部門和各地方省市的積極推動下,數據應用已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逐漸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大數據技術的快速迭代,加快了人工智能應用的落地,人工智能效果的可視化展現反向驅動了大數據應用的智能化。

製造業是數字經濟主戰場

我國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當前,互聯網已經深刻改變了零售、物流、交通、金融、住宿、餐飲、旅遊、娛樂等服務業,正在加速向製造業滲透。當數字經濟牽手傳統制造,工業研發設計、生產過程控制、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等領域將增添“智慧”之翼,快速推動傳統工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以工業雲、數字工廠、機器人技術等為代表的“智能製造”將促進我國工業裝備水平大幅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学习时间」准备好了吗?迎接发展新契机,这个时代机遇无限

9月18日,首屆數字經濟暨數字絲綢之路國際會議在杭州市順利召開。會議以“數字經濟引領未來,共建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為主題,旨在深化各方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理解,增進互信,凝集共識,促進各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相互對接,加強合作。

「学习时间」准备好了吗?迎接发展新契机,这个时代机遇无限

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實施了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等一系列戰略規劃,在這一輪數字經濟浪潮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促進了全球化開放共享、深度合作。

數字經濟的“浙江樣本”

烏鎮是浙江發展數字經濟的鮮活樣本,也是浙江開放共享的生動縮影。袁家軍說,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浙江發展的新基因,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浙江發展的新動能。

浙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發地,也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橋頭堡。近年來,浙江以數字經濟為標誌的新經濟正在加速崛起。正是得益於數字經濟等新經濟的推動,浙江經濟得以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態勢,形成動力轉換、結構優化、質量效益提升的良好局面。

「学习时间」准备好了吗?迎接发展新契机,这个时代机遇无限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了《全面支持數字經濟發展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將建立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合作機制,發揮政策引導與開發性金融支持相結合的優勢,擬在未來5年內投入1000億元,支持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新型智慧城市等領域的建設,優先培育和支持一批數字經濟領域重點項目,助力數字經濟和數字絲綢之路建設。

為實現建設“綠色智慧和諧美麗的世界級現代化大灣區”的總體目標,浙江力爭將數字經濟作為構築灣區經濟的核心,將數字經濟確立為“一號工程”,是極具遠見的。

未來的浙江,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及其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為數字經濟主線 ,以“新技術+新制造+新模式”為發展驅動模式,書寫數字經濟與灣區經濟碰撞的新篇章。數字變革將對既有經濟模式進行顛覆性重塑——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傳統產業升級的同時,還將以一系列魅力四射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實現從滿足需求到創造需求的跨越。

整理新華網、人民郵電報、求是網、諸暨日報等消息

前沿觀點

✦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偉大時代需要創新理論指引,偉大事業需要主流輿論鼓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是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內在要求。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要講政治、強黨性,築牢強健主心骨。要重策劃、主動抓,牢牢掌握話語權。要遵規律、講藝術,精準把握時度效。要勇擔當、敢亮劍,旗幟鮮明當戰士。(作者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虞愛華)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只有紮實深入推進大眾化,才能使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更好地為群眾所掌握,更好地轉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傳播力決定影響力,傳播手段創新是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的關鍵環節。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作者系中共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王燕文)

以穩定的預期,消除民企的不安

近日,2018年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開幕致辭中談到“民營經濟”時,臺下三次響起掌聲。李克強重申,中國將堅定不移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堅決消除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不合理障礙,對政府承諾的放寬民營企業准入領域,要加大力度督促推進。雖然對於民營經濟的地位和貢獻,早成共識,但為何民營企業家們的不安心理還會發作?這可以說是,大刀闊斧改革帶來的一種陣痛。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在諸多領域一些從未想到過的改革來了,一些看似搬不動的石頭也動了。正是因為前所未有地推進改革,一些既有的利益格局將逐漸被打破。政策調整初期不可避免地會為民營經濟發展帶來一些看似不確定性的因素。如果再加上一些市場渾水的“攪動者”不負責任的言論,民營企業家的不安心理或許就會被放大。這也說明,民營企業家、民營經濟仍然非常脆弱、敏感。因而,此時特別需要來自政府層面的表態,熨平企業家們心頭的褶皺,而未來也需要不斷深化改革,通過更多的政策支持,為民營企業創造更加良好的發展環境。(新京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