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城南建設成首都北京發展新高地

将城南建设成首都北京发展新高地

導讀

将城南建设成首都北京发展新高地

在北京市第三輪城南行動計劃的引領下,在新的3年中,城南將圍繞優化提升首都功能、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改革創新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開展行動。

将城南建设成首都北京发展新高地

亦莊文園小區公租房滿足了周邊企業員工的住房需求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實施行動計劃,使城市南部地區逐步實現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環境質量和公共服務等短板進一步補齊,交通基礎設施和生態品質進一步提升,重點功能區和產業進一步向高端發展,努力建設成為首都發展的新高地。

到2020年底,城南地區的城市承載能力將得到有效提升。持續推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實現城鄉建設用地減少59平方公里。跨區域交通體系逐步建立,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顯著提升,城鄉融合發展更加充分,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森林覆蓋率、建成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分別提高到32.1%、73.7%。

未來3年中,城南地區的高質量發展將取得積極進展。南中軸生態文化發展軸加快規劃建設,南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南段)初步形成,麗澤金融商務區新興金融產業加快集聚,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加快建設,良鄉高教園區產學研發展的體制機制逐步健全。中關村科技園區相關分園培育高精尖產業初見成效,園區技工貿總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

同時,改革創新機制也將逐步完善。部市合作和區域合作不斷加強,分工協作更加科學高效。土地、人才、審批、投融資等領域改革先行先試取得初步成效,擴大開放和利用外資步伐加快,重大合資合作項目明顯增多,國際化程度逐步提高。

大興

“門戶”升級 從京南走向國際

就在幾天前,北京新機場正式定名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對大興區來說,又向國際化邁出關鍵一步。

大興區素有“京南門戶”之稱,在昨天的發佈會上,大興區副區長李強說,藉助新一輪城南行動計劃的契機,大興要加快打造南部發展新高地,建設新國門。

在新一輪的城南行動中,結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建設,大興區將加快“五縱二橫一聯絡”骨幹交通體系建設,推進S6線建設,同時進一步豐富完善區域交通網絡體系,著力打造南中軸路道路及生態廊道,推動南中軸供水主幹管網工程。結合大興新城整體發展,大興也將推進蘆西路、博興西路等快速路,優化骨幹路網。104國道改造提升、105國道建設等也將加快推進。通過推動魏永路東延及京滬高速開口改造,大興區將強化與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省的交通聯繫。

大興地處永定河東岸。李強介紹,將全力推動永定河生態帶建設,依託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發展優勢,進一步強化水環境建設,重點實施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滯洪溼地、永定河灌渠修復等重點項目,著力打造水清岸綠的永定河綠色生態廊道。

與此同時,大興還處於中軸線南端,在新一輪城南行動中,大興將推動生態文化中軸建設,加快南中軸森林公園規劃,加強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周邊綠化及骨幹聯絡線生態景觀建設,加大生態項目實施力度,拓展涵養空間,推進道路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強化中軸線保護,並預留髮展空間。“將來的機場是在森林環抱中的機場,進機場要穿過森林。”

基礎設施承載力提升、生態改善後,大興的國際交往新門戶重要功能才能更好地承擔起來。“大興國際機場是國門,不僅代表北京,更代表國家形象,下一步結合城南行動計劃,如何更好服務於國際交往功能,是我們努力實現的目標。”李強表示。

房山

綠水青山 打造旅遊精品線

房山區地處北京西南,是京雄發展走廊的重要節點,也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地理位置等原因,一些有著悠久歷史的遺蹟鮮為人知。

就在上週的一個上午,西城區椿樹街道的73名志願者集體到房山區琉璃河鎮的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參觀。這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1995年的博物館正坐落於琉璃河遺址之上。琉璃河遺址是北京地區目前已知的時代最早的一座古城遺址。它將北京建城史推到3000多年前,被稱為“北京城之源”。

“雖然遺址很震撼,但由於位置偏,幾乎沒有人知道這裡。”博物館館長盧嘉兵告訴記者,每天來參觀的遊客只有100來人,讓博物館顯得有些落寞。

房山區也是歷史文化名區,境內有很多歷史文化遺址和文物古蹟等。房山區常務副區長於波介紹,房山有很多北京的“源文化”,是文物古蹟的富礦,在房山既能找到距今70萬年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也能發現西周燕都遺址。但遺憾的是,由於對歷史文化的挖掘不夠,如同西周燕都遺址博物館一樣,很多文物古蹟仍在“沉睡”。

“有這樣好的歷史文化資源,有眾多的文物古蹟,如何來保護髮掘利用好,這是大課題,大文章。”于波說。《行動計劃》提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南段)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挖掘與展示,提升房山國際文化休閒旅遊功能與永定河生態文化功能,高質量打造藍綠交織、文化交融的首都西南部文化展示與休閒度假功能區。

立足於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將藉助發現100週年的機會,今年內將陸續組織一系列國際會議和文化活動,進一步研究如何保護好周口店遺址,發掘其文化價值。于波透露,還準備利用這次系列活動正式提出申辦世界遺產大會。

對西周燕都遺址,即將啟動周邊董家林、黃土坡兩個村的搬遷騰退,為下一步考古發掘和文物古蹟保護、建設西周遺址公園做好準備。目前正在做前期準備,預計年底前完成騰退。

在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發展上,《行動計劃》提出,要依託房山霞雲嶺堂上村、宛平城抗戰紀念館、豐臺“二七大罷工”遺址等,強化紅色文化體驗功能。同時要依託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發展地質文化旅遊。依託十渡、青龍湖區域山水資源,強化國際休閒度假功能。

于波表示,藉助城南行動計劃的機會,房山將把西周燕都遺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等眾多歷史文化資源串聯起來,打造一條新的國際旅遊精品線路,把房山打造成歷史文化和地質遺蹟相融合的國際旅遊休閒區。

豐臺

戰略留白 再現“南囿秋風”

位於南四環總部基地的北京汽車博物館一層,南中軸地區概念性規劃國際方案徵集成果正在展出。五家設計單位的成果各有千秋,其中大尺度的綠地規劃,恢弘大氣。今年3月,南中軸地區規劃方案啟動徵集。市規劃國土委豐臺分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中規院正在牽頭組織對這5家方案進行綜合,預計年底形成上報方案。

在新一輪城南行動中,豐臺區是首都中心城區,是首都“四個中心”主承載區之一,也是此次行動計劃唯一的中心城區。在城南空間佈局中,“一軸”指的就是南中軸。南苑-大紅門地區總面積約23.2平方公里,涉及南中軸長度約6.1公里。其中三環、四環之間大紅門地區,面積約7.6平方公里;四環路以南至現狀南苑機場為規劃中的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地區,面積約15.6平方公里。

一直以來,豐臺區將疏解整治促提升當成解決豐臺發展問題的金鑰匙,大紅門地區已完成45家區域性批發市場的疏解。

“對南中軸的下一步的發展要求很明確,就是生態軸、文化軸、發展軸。”昨天,豐臺區常務副區長肖輝利表示,規劃建設好南中軸地區,一方面堅持在繼承中發展,規劃建設好首都商務新區,發揮區域優勢,積極發展商務服務、科技文化、時尚創意等現代服務業和高品質生活性服務業,引導符合首都功能的企業總部集聚,推動地區業態轉型升級。另一方面,要堅持大尺度建綠,加快建設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公園按照完善首都生態格局“四梁八柱”,打造城市發展的綠色引擎的目標,構築大尺度生態空間,以森林、溼地為本底,範圍內規劃綠地及水域面積13665畝,再現南苑溼地水網和明清時代的“燕京十景”之一“南囿秋風”的景觀。據他介紹,目前已拆遷地上建築物113.2萬平方米,騰退用地約126.5公頃,已新增綠地300畝,形成7300畝綠地。今後幾年,還將陸續新增綠地及水域面積6000餘畝,並對現有綠地進行優化提升。

麗澤金融商務區是豐臺區推進城南行動的另一個重要節點。肖輝利表示,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麗澤要成為第二金融街的要求推進規劃方案的優化升級,緊抓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城市航站樓落戶契機,強化交通組織,注重職住平衡,配備高標準、便利化的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提供高品質、國際化的商務服務配套,構建藍綠交織、疏密有度、信息智能、宜居宜業的生態商務區。

亦莊

統籌規劃 新增三鎮工業區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面臨著空間資源不足,產業轉型升級的瓶頸。在昨日的發佈會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副主任陳小男表示,開發區將推進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統籌規劃193平方公里,將青雲店鎮、長子營鎮、採育鎮的工業區納入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範圍,輻射帶動東南部發展。

下一步,亦莊的科技服務業將重點向東發展,先進製造業重點向南輻射。加強與南部各區產業聯動,統籌佈局同仁堂、悅康、京東方生命科技產業基地等項目,一同打造南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帶。

位於科創十街的亦城文園小區,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處人才公租房項目。公租房均為一居室,戶內精裝修,住客可以拎包入住。去年12月,小區迎來首批入住的61家企業的員工,包括京東、中航技、加多寶等企業,累計解決1000多人的居住問題。

左虎軍是京東的員工,去年底通過公司內部申請,他搬進了亦城文園,租了一間一居室。現在,他走路去上班只用15分鐘,而房租只要1500元多點就夠了。

像左虎軍這樣入住這個小區的員工,光在京東就有200多人。從1991年市委市政府決定籌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至今,亦莊已經聚集了20000多家企業。越來越多的員工將在這個區域取得職住平衡。

作為前兩輪城南行動的受益者,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有力提升了區內基礎設施水平,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優化提升城市功能。陳小男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加大生態投入,加強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涼水河二期等生態景觀提升工程,實現“綠道穿城,出門見綠,500米見園,1公里見水”。引入十一中學、人大附中、耀華國際學校等優質辦學主體,建設一批高水平中小學,滿足社區居民和企業人才子女入學需求。建設國際社區,吸引全球人才來經開區工作生活。

在新一輪城南行動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南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帶的龍頭,將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等主導產業。推進戴姆勒全球研發中心、北汽新能源等項目落地建設。(孫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