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聞」呼和浩特:以智慧警務引領「平安建設」

「微新闻」呼和浩特:以智慧警务引领“平安建设”

3秒,這是2018年2月份發生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某小區私家車玻璃被砸案的作案時間。連續發生兩起案件後,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依託智慧警務新技術新手段,在案發地附近安裝了靈活可控的視頻監控系統,利用可實現語音、視頻信息高速傳遞的LTE模塊終端,完整清晰地拍攝到作案嫌疑人用彈弓發射鋼珠在3秒鐘內破壞車玻璃的全過程。傳統的破案模式對這類具有極強隱蔽性且作案時間超短的案件偵查取證非常困難,而這種新的技術手段破解了這一難題。

「微新闻」呼和浩特:以智慧警务引领“平安建设”

這只是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基層派出所將智慧警務建設應用於實戰的一個縮影。優質高效破案的背後,離不開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的“新引擎”:通過智慧警務建設,打破警種界限,實現大數據資源共享,構建高效的一體化合成作戰體系,為新時期公安機關應對複雜多變的社會治安提供保障,打造了“平安建設”利器。

強化立體防控 夯實穩定基石

邁進新時代,面對新目標,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以智慧警務引領“平安建設”,並將其作為全市公安機關的主攻目標和核心內容,大力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堅持創新強警、科技興警,不斷夯實以智慧警務為牽引的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程,打造攻防兼備、立體多元、收放自如、應時應變的治安防控新模式,不斷強化“信息資源一體化、打防管控一體化、技術手段一體化、網上網下一體化”建設質量。

近兩年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聚力打造了以“1346”(一個發展願景、三大基礎工程、四大技網支撐、六大應用體系)建設為核心的智慧警務升級版工程,全面開啟智慧警務新時代。實現了警務運作更高效、打防管控更精準、服務群眾更到位的目標。 “深入實施大數據戰略,大力加強智能化建設,著力將警務模式創新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以智慧警務引領平安建設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副廳長、呼和浩特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李志斌對此深有感觸,“我們以科技倒逼改革,傾力打造智慧警務,努力實現警務轉型升級、人民群眾滿意、隊伍活力迸發的疊加效應。”

深耕數據警務 建設智慧公安

外來人口服務管理、危化品企業管理、警衛任務,以及境外人員服務管理……警力少,執法辦案量大、接警處警量大,近年來,隨著呼和浩特市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繁重的警務工作與警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在無法補充更多警力的現實情況下,更好發揮警務人員能動性,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面對難題,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黨委一班人清醒地認識到,唯有科技信息化才能破解當前難題。為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主動出擊,向科學技術要警力,通過深耕數據警務,建設智慧公安,提升整體效能,彌補警力不足。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從警務創新維度出發,全市一盤棋統籌謀劃、通盤驅動、固基強本、高位推進,從戰略佈局、頂層設計、建設目標、實施步驟上發力,聯合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華為、騰訊、浪潮、海康、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國內頂尖的雲計算和大數據專家團隊參與總體設計,以公安內外大數據的全面整合共享為驅動,以全市公安機關統一建設的雲平臺和新型移動警務終端為支撐,打造雲採集、雲運算、雲應用“三大基礎工程”,搭建視頻監控網、電子偵控網、智能移動網、寬帶傳輸網“四大技網”,健全智慧新指揮、智慧新管控、智慧新偵查、智慧新防控、智慧新交通、智慧新民生等“六大創新應用體系”,實現數據從雲端到實戰終端的雙向互動運用,對內打破指揮層級,打通服務實戰“最後一公里”,對外突破時空界限,為群眾提供全流程、點對點的貼心服務。

“智慧應用,要從實戰出發,就是以問題為導向從基礎做起,一步步向縱深推進。智慧警務建設不是依靠幾項信息系統應用和若干資金投入就能實現的,它是警務模式、警務信息、警務運行、民生服務的深層變革,是公安業務與數據技術在機制上、體系上的深度融合。”李志斌局長表示。

因此,為確保智慧警務建設行穩致遠,不偏離正確的航向,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制度規範,持續健全、完善、深耕數據警務的制度體系,著力改善智慧公安應用的良性生態環境。

打造“公安大腦” 織就“天羅地網”

前不久,在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隊開展的一次夜查中,民警發現一名駕駛人與駕駛證照片雖有幾分相似,但其竟不知道駕駛證號碼,民警立刻警覺起來,隨即使用識別系統對其進行識別,比對結果為駕駛人與持證者並非同一人。原來駕駛人出示的是其哥哥的駕駛證,而他的駕駛證在前段時間處理交通違法時被扣留。

查獲“李鬼”、抓捕網上在逃人員、追回市民被騙資金……人臉識別系統、車輛查證系統等“高大上”的智能裝置和大數據系統,已然成為呼和浩特市警方克敵制勝的法寶,有力提升了破案打擊能力。

近年來,基於呼和浩特市“一片雲”的頂層設計,市公安局積極適應公安信息化技術發展趨勢,整合市局公安雲、視頻雲、公眾雲3個服務平臺為一朵公安雲,打實“天網、天智、天算”基礎設施。建設一批主導“人、車、電、網、像”多維感知、全量採集、整合共享的大數據基礎工程,聚力打造起以雲採集、雲運算、雲應用為引擎的最強“公安大腦”,有效實現“全要素管控、全關口把控、關鍵時合圍”,織密了社會治安防控“數據天網”。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還以中國聯通內蒙古雲計算基地為中心,市4區公安分局、交管支隊為支點,打造“一大警務雲中心、六個視頻雲支點”的雲計算支撐環境,綜合採用虛擬化、雲存儲、大數據等多種先進技術,建成集視頻雲服務平臺、公安雲服務平臺、公眾雲服務平臺於一體的公安雲計算中心。

此外,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還打造了大數據合成研判中心、視頻分析研判平臺、治安管控實戰平臺、智慧交通實戰平臺、“青城衛士”實戰平臺、“早播報”實戰平臺、警務督察實戰平臺等智能化數據分析載體,讓信息制導成為實戰警務的新常態。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多節點發力,全方位、多觸角構架起“天網”無處不在、“警網”無時不在、“民網”無事不在的天地一體信息蒐集網絡。在全市佈局新建4.26萬個高清視頻監控探頭、1659個電子警察、1561個電子卡口及整合社會視頻資源7萬餘路,使視頻數據資源採集量提升到原來的6倍。呼和浩特市被中央綜治委命名為“雪亮工程”45個示範城市之一。

在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治安檢查站等場站進出口,呼和浩特市公安機關率先建成全國首家實名制查驗信息系統,並實現了安檢前移、查緝前移、防控前移。此外,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還創新搭建“紅袖標”人力信息蒐集應用平臺,以手機APP為載體,在各行業、各領域廣泛物建信息員,編織一張新型信息員“防控網”,現已物建涵蓋41類行業600個點位26740人的信息員隊伍。並依託社區警務平臺、二維碼掃描、移動警務終端等新技術,全面推進“一標五實”基礎信息採集系統建設,從根本上解決重複錄入、虛假錄入、遺失錄入等問題。全面整合社會信息資源,實現業務數據聯通共享。

一項項尖端警務科技和舉措正如“天羅地網”一樣防護在呼和浩特市百姓身邊,為群眾提供著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建立四大技網 守護平安家園

「微新闻」呼和浩特:以智慧警务引领“平安建设”

在玉泉區小黑河鎮西二道河村各主要路口,智能監控系統會自動拍下過往行人和車輛的照片,並實時傳輸至後臺數據庫。西二道河村有常住人口1237人、流動人口3162人……

由於西二道河村地處城郊接合部,人員複雜,流動性強,治安環境讓人憂慮。“自從平安呼和浩特市視頻監控聯網應用工程‘平安365’和‘雪亮工程’實施以來,村裡治安、盜竊等案件直線下降。”玉泉區小黑河鎮綜治辦書記張呼生對此深有感觸。

呼和浩特市在2017-2018年度“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評比中,位列第4名,在該項活動中,群眾安全感是一項重要的評選指標。

2016年呼和浩特市實現239天無“兩搶”案件;2017年累計實現309天無“兩搶”案件;2018年1月1日至9月10日,已累計237天無“兩搶”案件……這一切成績的取得,智慧警務建設功不可沒。

如今,在呼和浩特市,遍佈城鄉的視頻探頭默默守護平安,這些探頭共同織成一張“平安網”,幫助公安機關實時掌握轄區情況,保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守護人民群眾的平安家園。

近年來,市公安局積極引進最先進的智能技術,全力打造以“四大技網”等為突破點的現代技術支撐新體系,推動研判、指揮、聯動、防控、打擊、服務等實戰警務高效化運轉。

按照“定點、控面、成網、成線”的建設需求,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聚力打造全覆蓋、高共享、智能化的視頻監控網絡。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設計,在全市佈局新建4.26萬個高清視頻監控探頭,形成覆蓋城區各道路路口、重點目標、制高點、地下通道及市際、縣際治安卡口等相關部位的立體監控網絡。

在城際和市際交通要道、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大型商場人員密集場所及重點企事業單位等重點監控區域新建300路融集“人像檢測”等高科技智能化人臉識別卡口視頻探頭。同時,將社會視頻資源5萬餘路接入視頻研判平臺,整體提升了視頻研判、防控、偵查、緝控、監管、預警、取證等實戰化水平。

“比如,老人走失的案例中,接到報警求助後,我們通過視頻查找,可以快速找到老人。而車牌識別系統識別截取的信息與在冊信息一碰撞,問題車輛的軌跡信息就可一目瞭然,各個執法部門都能夠聯動起來。”治安支隊支隊長張濤介紹,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將在打防管控工作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各相關職能部門還可實現數據共享,如交通部門可通過聯網系統發現“黑中巴”、“黑大巴”;城管部門可利用實時共享信息,發現違法營運的泥頭車。通過系統,可大幅提升服務市民和偵查辦案效能。

今年4月7日凌晨,位於新城區長城小區某超市發生一起持刀搶劫案,案發後,民警經調取現場視頻發現3名可疑人員,隨後,在多個前端視頻設備發現3名犯罪嫌疑人蹤跡,經視頻研判平臺多種技術檢索研判分析並綜合運用技術手段,於4月13日,先後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案件成功偵破。

高效破案背後與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大力布架高科技“視頻天網”建設密不可分。目前,全市利用視頻支撐破案佔比高達79%。

“以前,城中村小區內的治安管理是我們基層派出所民警最頭疼的問題。近年來,市公安局大力推進各類視頻探頭系統建設,不僅全面提高了治安防控體系的科技含量,增強了社會面治安動態管理水平,也有助於及時發現和制止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回民分局副局長李蘇和告訴筆者。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還積極打造警用數字集群。整體打造起信息化、數字化、即時化、靈動化、可視化、扁平化、指令化、智能化的現代警務通訊體系。

「微新闻」呼和浩特:以智慧警务引领“平安建设”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為一線作戰警力配發LTE移動終端2000部,通過LTE手持臺自帶高清攝像頭、車載臺搭配的高清攝像頭、高清無線布控球以及執法記錄儀等實現高清視頻實時回傳,實現可視化指揮調度。

市公安局為一線作戰警力配備警用數字集群PDT終端4315部,PDT數字信號專有基站已實現全覆蓋,PDT系統與LTE系統可實現互聯互通。

同時,市公安局還利用公安專用350M頻率傳輸語音信號,通過GPS芯片,定時上報警員位置,便於就近調度警力,實現高效處警。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還引進“深雲平臺”移動警務技術,為一線民警配發100臺手持多媒體移動警務終端,可實現公安網、互聯網“雙系統在線、秒級切換”。

此外,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還與華為公司合作,在市中心城區自建90個LTE專有基站,建成目前國內領先的無線通信寬窄帶融合的“移動公安網”,使公安移動警務一步跨入“寬時代”。與中國聯通合作,建成星環互補、主幹“雙萬兆”覆蓋的視頻監控專網和公安信息專網,推動數據傳輸質量、效率、標準倍增……通過大數據平臺提供的海量數據分析和快速檢索能力,實現了數據的實時檢索和分析,有效提升民警的辦案效率。

提高服務效能 鍛造“破案尖刀”

和林格爾縣鄉鎮多處偏遠山區,山高路陡,禁毒踏查中徒步巡邏和人眼觀察容易出現遺漏和死角。今年5月至7月份,和林格爾縣公安局引進無人機助力民警開展禁毒踏查工作,通過各警種聯動運用無人機空中勘查等先進技術手段,巡查並拍攝視頻和照片,用以勘查、甄別轄區內有無毒品原植物的種植。無人機空中航拍巡查視角清晰、覆蓋範圍廣、踏查更全面精準,還能夠巡查到人力難以到達的偏僻險要地域,結合民警“腳板”一步步走出來的大量基礎數據。和林格爾縣公安局實現了“腳板+智慧警務”的深度融合,確保了對轄區禁毒踏查工作的全覆蓋無死角。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圍繞“態勢能展示、警情能定位、預警能支撐、信息能聯動、語音能調度、視頻能會商、監控能追蹤、指揮能前移、過程能掌控”9個關鍵點,搭建起“一屏式”彙集、一鍵式報警、一張網調度的指揮作戰平臺,構建起多方參與的指揮作戰體系。實施盯住人、管住物、卡住點、控住面、守住網等措施;通過手段合成、反詐中心、車盾工程、依技導偵、“紅袖標”、合成作戰等手段,進一步完善刑偵、技偵、網偵、圖偵“四偵合一”和多警種合成作戰機制,著力用“多偵兼容”的方式鍛造懲治犯罪的利劍,用偵辦大案的方式偵辦“民生小案”,用網上網下無縫對接的方式打壓違法犯罪的棲身之地。

隨著一批大要案件的成功偵破,也充分顯示出信息化警務在呼和浩特市警方偵查破案中“奇兵利劍”的重大作用。

7月26日14時30分,民警發現在逃人員丁某在市區某居民區活動後上報指揮中心。指揮中心隨即將此線索推送到LTE移動警務通終端部署就近警力進行現場摸排,依託相關信息支持,多警種聯動的有效機制,半小時後潛逃12年之久的外省在逃人員丁某被成功抓獲。

8月7日上午,某小區一名女性在家中遇害。具有較強反偵查能力的嫌疑人扔掉手機卡以逃避打擊。辦案民警根據嫌疑人逃跑軌跡,利用大數據檢索平臺,在海量數據中進行多種方式碰撞、目標行為分析,確定了犯罪嫌疑人真實身份,並將其抓獲,僅用9小時就偵破了這起惡性殺人案件。

呼和浩特公安機關始終把打擊矛頭對準“盜搶騙”、“黑拐槍”、“黃賭毒”、“食藥環”等突出犯罪,實施電動自行車物聯網防盜工程,組建了百名便衣警察反扒專業隊,開展了“平安系列行動”,有效打擊震懾了違法犯罪行為。

呼和浩特公安局在全市範圍內組建了5支應急應變特種機動隊、21組PTU武裝處突車組、312個巡組、294輛巡邏警車、8架無人機、9萬名“紅袖標”群防群治力量以及多個24小時全時駐警勤務工作站,實施加強型和疊加式24小時應急值守和武裝巡邏,構建起網格化、層級化、街面化、聯勤化的巡防模式。

2016年呼和浩特市刑事案件發案同比下降11.1%;2017年刑事案件發案同比下降13.3%;2018年1至8月份,全市可防性案件發案同比下降23.6%,刑事案件發案同比下降21%,破案同比提升10.4%,破案絕對數同比提升13.7%。

推進簡政便民 保障服務利民

前不久,市民張琦在呼和浩特市政務服務中心身份證自助申領機前體驗了一把。“幾分鐘就搞定了,太方便了!”張琦感嘆不已,“過去,想要辦理身份證業務,需要填單、拍照、採集指紋等程序,並且每一項都需要在窗口辦理。現在,這些程序都可以在居民身份證自助申領機上自助辦理。”

隨著呼和浩特市智慧警務建設步伐加快,公安服務智能化,正浸潤著百姓生活的每一個細微處。從辦理戶政、出入境業務,到出生落戶、預約辦證……呼和浩特市智慧警務建設在推進簡政便民、保障服務利民等項細節中紮實推進。

依託互聯網連到群眾指尖的呼和浩特市公安服務,分類愈加精細。

互聯網+公眾服務平臺通過“七位一體”(PC網站、手機WAP、微博、微信、QQ群、手機APP客戶端、短信平臺)的呼和浩特市公安民生綜合服務平臺,群眾可以足不出戶掌上在線查詢辦理治安、戶政、交通管理、出入境、消防等267項辦事業務。平臺開通以來,累計接受群眾訪問110萬餘次,接受群眾查詢50萬餘次,接受群眾諮詢3600餘次,辦理各類服務事項3萬餘件。

互聯網+治安管理平臺針對需公安審批的旅店業、網吧業、典當業、印章業、開鎖業、汽車租賃業以及二手手機交易等特種行業審批,搭建起集辦證、換證、變更、補辦、註銷、年檢等於一體的網上流轉辦事平臺,群眾只需一次性將審批事項錄入平臺,即可實現網上在線辦理,自動生成管理檔案。目前,已為旅館等特種行業辦理行政許可網上審批534件。

與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合作,搭建起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平臺,利用居民二代身份證生成“網證”(電子身份證),只需掃碼和刷臉即可認定身份。目前,已在市區各公安業務服務中心以及酒店、網吧等400餘個服務窗口和行業場所開通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業務。

互聯網+交通管理平臺通過交管12123互聯網服務平臺、手機APP服務平臺……讓你出行前對實時交通路況一目瞭然;通過開展“警郵合作”交管業務代辦為群眾提供“就近辦理、後臺制證、郵遞送達”的便利服務。

互聯網+出入境管理平臺建成全區首家自助預受理系統平臺,具備身份證識別、指紋採集、人像採集等功能,實現受理業務網上流轉、網上審核。

在線服務已成為呼和浩特市警務服務的“標配”。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智慧警務和大數據給警務工作帶來的突破和提升,正越來越多地轉化為呼和浩特市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在建設智慧警務的過程中,著力用科技防控破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難題,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道路交通安全現代化、智能化、科學化管理。

“現在市區的道路通暢多了。”每天都要駕車從市區到機場上下班的市民高輝對此深有感觸。2017年以來,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區交通擁堵指數明顯下降,同時,交通事故“四項指標”全部下降。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公安信息網寬帶提高10倍、聯網視頻監控終端增加20倍、存儲容量和數據規模增加70倍……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以智慧警務引領“平安建設”,不僅使警務基礎實現了能量整合,而且使警務功效實現了增容提升,有力地維護了國家安全、打擊犯罪、社會共治、便民利民等各項工作和公安改革的全面深化,有效提升了警務實戰化、執法規範化、隊伍正規化水平。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開創性、整體性進步,實現了可持續、跨越式發展。

文:丁紹華圖片:張建宏 丁紹華 張瑞剛

「微新闻」呼和浩特:以智慧警务引领“平安建设”

如果覺得還不錯

編校:李詠梅

審核:唐建權

出 品:內蒙古警界全媒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