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遼代前後的歷史沿革

北鎮是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代王朝均視其為膏腴之地而建州設府,置衛築城,素有“幽州重鎮,冀北嚴彊”之譽,是中國古代“北方軍事重鎮”之一。

北鎮地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據史料記載,唐堯時地屬冀州,虞舜時屬幽州,夏商時復屬冀州,西周時為燕國封地,東周時屬燕國的遼東郡,秦朝仍屬遼東郡。西漢時在此設無慮縣,並於境內設置遼東郡西部都尉府,上屬幽州刺史部。東漢,無慮縣初屬遼東郡,漢安帝時移屬遼東屬國,三國時,屬魏幽州昌黎郡,西晉屬平州昌黎郡。十六國時期,行政區劃無大變動。慕容皝建立前燕,苻堅建立前秦,慕容垂建立後燕,境內皆屬西樂縣。馮跋建立的北燕亦置西樂縣。南北朝時期,北魏置廣郡縣,東魏置營丘縣,北齊置營州,北鎮市地方皆為所轄。

歷史北鎮 | 北鎮遼代前後的歷史沿革

隋朝,初屬燕郡,大業八年,改燕郡為遼西郡。隋文帝開皇十四年(594),詔封醫巫閭山為北鎮,並就山立祠,初稱醫巫閭山神祠,為今北鎮廟創建之始。唐朝,北鎮市地方屬河北道之營州,境內置巫閭守捉城,城內屯紮地方駐軍。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封醫巫閭山為“北鎮爵廣寧公”,北鎮市“廣寧”之名源始於此。

遼代,北鎮市地屬東京道遼陽府管轄,境內置有顯、乾二州。正因如此,遼代對北鎮這個地方格外重視。在置州設縣上,遼代對北鎮地方在政治地位上明顯高於其他地方。世宗葬耶律倍於醫巫閭山之後,就因陵設州,置顯州,以奉顯陵,州下又設三州三縣。景宗皇帝葬於閭山之後,聖宗皇帝又於乾亨四年增設了乾州,統一州四縣。

歷史北鎮 | 北鎮遼代前後的歷史沿革

金代於天會元年升遼顯州為廣寧府,下設閭陽、望平、廣寧、鍾秀四縣。

元代設廣寧府路,廣寧府路下設廣寧、望平、閭陽三縣。

明代是北鎮市地方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在明代,廣寧是明代在東北最高的軍政機關的駐地,是管理東北女真人的基地,不但是政治中心、軍事重鎮,而且也是東北人民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繁華城鎮。明朝的政權機關是三司:即布政使司,掌行政;按察使司,掌刑獄;都指揮使司,掌軍事。這是相當於現在省一級的地方政權機關、司法機關和軍事機關。當時在東北有三個都司(區域):大寧都司、奴爾幹都司、遼東都司。在這三個都司之上,又設置了總管遼東地方的最高軍政機構——鎮東堂,這一最高軍政機構就設在廣寧鎮城內,由三大官員遼東巡撫、遼東太監、遼東總兵官共同負責。三大官員各有各的府地,又有共同的辦公地點——鎮東堂後改稱會堂。(地點在廣寧鎮城內鼓樓西側老爺廟市場)。當時北鎮稱廣寧衛,後又改稱廣寧左、右、中三衛。鎮守遼東的總兵官是李成梁,他英勇善戰,有將之才,屢立戰功。明廷旌表其功,萬曆三年(1575)加封太子太保。萬曆五年封寧遠伯。萬曆八年,建石坊於廣寧城內。

歷史北鎮 | 北鎮遼代前後的歷史沿革

明太祖洪武三年“詔定嶽鎮海瀆神號,北鎮曰醫巫閭山之神”。

清康熙三年(1664)置廣寧府,統寧遠州、錦縣、廣寧縣。翌年,移府治所於錦縣亦稱錦州府。從此,廣寧縣為錦州府所轄。光緒三十三年(1907)清政府設總督統轄東北三省,廣寧為奉天省錦州府所轄。清代沿用明代“醫巫閭山之神”神號。醫巫閭山之神的牌位和鎮山石至今仍陳列在北京的地壇公園陳列館和先農壇。

歷史北鎮 | 北鎮遼代前後的歷史沿革

民國二年(1913年),因與廣東省廣寧縣重名,改稱北鎮縣,屬奉天省遼瀋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東北易幟,改奉天省為遼寧省,北鎮縣屬遼寧省。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東北,成立偽滿洲國,北鎮縣屬奉天省。1934年,東北劃14省,北鎮縣屬錦州省。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1921年冬,中共北方區黨組織負責人、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主任羅章龍前往東北考察工人運動時,就首先在溝幫子鐵路視察。1924年上半年,中共溝幫子鐵路支部建立,這是中國共產黨在遼寧省建最早的黨支部。溝幫子鐵路黨支部在書記歐陽強的領導下,建立了工會、團支部,發展黨的組織,先後在營口、大虎山、彰武建立黨組織,領導工人同鐵路反動當局開展鬥爭,其中規模最大的是1929年末領導鐵路工人開展的“花紅”鬥爭。中共滿洲省委對這場鬥爭非常重視,當時任省委書記的劉少奇同志派楊一辰來溝幫子指導這場鬥爭,最後鐵路工人取得了勝利。這次“花紅”鬥爭遍及大虎山、彰武、通遼、北票、營口等地。

歷史北鎮 | 北鎮遼代前後的歷史沿革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北鎮縣工作委員會奉遼西地委指示,建立北鎮縣政府。同年12月,國民黨軍隊佔據北鎮,建立北鎮縣政府,上屬遼寧省所轄。

1948年1月,廣寧鎮解放,建立北鎮縣臨時政府。2月,全縣解放,建立北鎮縣人民政府,屬遼寧省管轄。

1949年5月,北鎮縣屬遼西省。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鎮縣仍稱北鎮縣人民政府。1954年4月,遼東、遼西兩省合併為遼寧省,北鎮縣屬遼寧省。1955年4月,改北鎮縣人民政府為北鎮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遼寧省在錦州設專員公署,北鎮縣屬錦州專區。1966年,上屬錦州市革命委員會。1979年,改稱北鎮縣人民政府。1989年6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改北鎮縣為北鎮滿族自治縣。1995年3月21日,經國務院批准,改北鎮滿族自治縣為北寧市。2007年改北寧市為北鎮市。  

本文摘自:《遼代北鎮蹤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