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製造業回美國,低端製造業去東南亞,中國還剩下什麼?


高端製造業回美國,低端製造業去東南亞,中國還剩下什麼?

特朗普和以前當選美國總統的人最大的不同是,他真的在兌現他在競選時的很多承諾,儘管這些承諾極具爭議。

以他“製造業迴流”美國的政策為例,特朗普的“僱美國人,用美國貨”的口號似乎不現實,但他對製造業的重視卻值得我們學習。


高端製造業回美國,低端製造業去東南亞,中國還剩下什麼?

特朗普是一個開發商,但他的競選綱領中更多的是打製造業的牌,這一方面迎合美國國內藍領階層對美國製造業外流的不滿以及出現的美國實體經濟與金融服務業之間嚴重的“斷層線”的擔憂,另一方面,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主要的經濟大國的重要經濟策略看,主要大國都開始反思製造業政策,反思“後工業化”的思維,重視製造業成了後危機時代經濟大國爭奪全球新的經濟戰略制高點的關鍵。

出於這樣的考量,特朗普的前任奧巴馬在金融危機之後大力推行“再工業化”和“製造業迴歸”,為了強調製造業的重要性,2009年12月公佈《重振美國製造業框架》,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相繼啟動《先進製造業夥伴計劃》和《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2013年發佈《製造業創新中心網絡發展規劃》,推動所謂的“製造業迴歸”,奧巴馬的努力,相對於過去似乎取得了成效。


高端製造業回美國,低端製造業去東南亞,中國還剩下什麼?

從迴歸美國的企業數量看,2010年僅有16家,2011年為64家,2013年有210家,2014年有300多家,逐年增長。

當年奧巴馬強調 “再工業化”,目的是為了保持美國在全球製造業競爭方面的領先地位,併為新一輪產業革命進行充分的準備。

本質上是實現美國產業的升級,搶佔國際產業競爭制高點。

特朗普的製造業政策和奧巴馬政策的不同在於,特朗普除了希望美國公司迴流美國,更希望製造業的振興可以帶動更多的就業。

很多人過去一直認為,美國製造業在衰落,判斷的標準在於美國製造業佔全球製造業的份額,美國製造業產值佔GDP的比重,以及美國製造業創造的就業。


高端製造業回美國,低端製造業去東南亞,中國還剩下什麼?


按照這些指標,美國製造業的確在衰落。

1950年,美國製造業佔全球製造業的比重高達40%,美國製造業佔GDP的比重高達30%以上,創造就業早高峰時的1979年,製造業就業人數接近2000萬,佔總就業人數的比重也接近30%,而現在,美國製造業佔全球的比重不到19%,佔美國GDP的比重不過13%左右,創造的就業佔總就業人數的比重甚至不到10%。

然而,這些數字完全誤讀了美國製造業的全球競爭力。

以上數字的變化,一方面是美國產業結構變化的結果,美國服務業的崛起是製造業比重下滑的重要原因,另一個面,美國製造業在全球比重的下降也是“產業漂移”的結果。


高端製造業回美國,低端製造業去東南亞,中國還剩下什麼?

自1860年以來,製造業的中心開始在全球轉移,新的製造業中心的出現拉低了美國製造業的貢獻和比重,但如果從製造業的產值看,美國製造業的產值總量一直在增加,在2010年以前,美國維持了全球第一製造業大國的地位超過100年,即使在2010年被中國超過,但美國目前仍然是全球第二製造業大國,那些認為美國不再做製造業的看法是一葉障目,不見森林。

美國人從來沒有放棄製造業,美國製造業一直是美國國民經濟強有力的支柱,2005年之前,製造業一直都在美國的GDP中佔有最高的百分比。2006年,房地產業上升到首位(14.9%),製造業屈居第二(13.8%),但是在2008年之後,製造業再次躍居首位。

而且,如果按照GNP而不是GDP統計,美國製造業的產值仍然是全球第一;如果看全球製造業產業鏈,美國作為全球製造業數一數二的強國,佔據了全球製造業產業鏈的很多高端。單就蘋果一家公司,其智能手機佔全球智能手機利潤的比重超過了90%。說美國製造業衰落的人完全是被假象所矇蔽。


高端製造業回美國,低端製造業去東南亞,中國還剩下什麼?

在美國的產業部門中,製造業所佔比重一直在所有行業裡排第一,沒有其他產業可以取代它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沒有堅實的製造業基礎,服務業和金融業將崩潰。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製造能力,它也不可能會有創新能力。

美國西北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羅伯特·戈登在其去年出版的著作《美國經濟增長中的興衰》中談及財富和大國興衰的規律,認為決定一個國家經濟前途的絕不是華而不實的大數據、互聯網等風靡一時的東西,而仍然是實實在在的製造業。

可以說,振興製造業在美國是有很強的民意基礎,奧巴馬做了,特朗普也在做。儘管特朗普的很多行為有點極端,但其通過大規模的減稅,通過放鬆監管吸引製造業迴流的政策千萬不能忽視。

有人以美國製造業並不具有成本優勢認為特朗普是“胡鬧”。但是,最近10年,美國製造業的成本不斷在下降。波士頓諮詢公司的研究報告估計,現在在美國製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國高5%,更令人震驚的是:到2018年,美國製造的成本將比中國便宜2-3%。到2015年下半年,就多數面向北美消費者的商品而言,在美國低成本州生產將會變得和在中國生產一樣經濟划算。這是為什麼一些企業包括中國的企業到美國設立生產基地的原因。

當然,吸引美國製造業迴流的不僅僅因為成本,更重要的是,是美國製造的創新和核心技術,以及對全球製造業未來的引領力。

當然,美國的製造業不會回到上世紀50年代後的鼎盛時期,要讓所有的製造業迴歸美國也是不可能的。全球製造業的多中心化是一個難以改變的事實,製造業的供應鏈和產業生態一旦形成,就會成為一項短期內難以改變的“產業公地”,這也是我一直不擔心中國製造業喪失競爭力的原因。

中國擔心的不是特朗普的政策,也不是東南亞等國家的成本優勢,而是對製造業在一個國家經濟競爭力中的核心地位的認識,是對製造業競爭環境惡化的漠視。未來決定一個國家經濟版圖和競爭力的,仍然是製造業。就此而言,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向開發商出身的特朗普學習,分一點對房地產的愛給製造業。


大家怎麼看?快來留言和小艾交流吧^_^
本文來源:光遠看經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注公眾號 · 留言送軍刀】
關注本公眾號後,發送關鍵字“軍刀”可獲取活動詳情!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本公眾號所有。
【上期獲獎 · 瑞士軍刀】
上期留言點贊數最高文章,原文鏈接《剛剛,華為拿下美國巨頭,沸騰了全世界!》,感謝壇友支持。
【免費學習 · 機械軟件】
壇友們可以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在手機上觀看各類機械軟件全套視頻教程。

距先進製造技術大神您只差關注

世界先進製造技術論壇,工程師的搖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