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供應鏈業務創新與風險管理祕技

“在大數據的加工利用的過程當中,組合預警的價值往往比單一預警的價值更加巨大。因為銀行不怕單一風險,怕的是系統性風險。大數據風控最重要的是把風險預警貫穿於全流程。”

“風險管理背後是銀行多年跟不良資產打交道,所付出的巨大代價。而很多技術公司根本就沒見過什麼叫不良資產,自認為就請幾家銀行或者專家就能把風險體系建立起來,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

“貨物其實不重要,貨權更重要,事實也不重要,其實數據更重要。所以我們更加註重它的實質,而不是它的形式。”

“供應鏈金融特別強調多家機構合作,因為各類主體各具優勢。我們應該通過互聯網,生態圈思維以及各種技術,整合更多的金融機構和資源,形成多層次立體式的金融服務,這就是生態思維。”

9月14日,在 “大數據時代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創新與風險管理”研修班上, 中信銀行公司業務部副總經理王鵬虎表達了上述觀點。

獨家|供應鏈業務創新與風險管理秘技

聽課學員

本次課程由國內領先的金融教育品牌——金融城舉辦,另外兩位老師為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宋華,國美供應鏈金融原總經理袁冬松,並安排了一個特別環節——參訪京東金融。

以下為王鵬虎授課的部分乾貨:

獨家|供應鏈業務創新與風險管理秘技

中信銀行公司業務部副總經理 王鵬虎

三足鼎立下最好的合作模式是什麼?

供應鏈金融的參與方呈三足鼎立的格局。

第一類是金融資本,除了銀行,還有一些像租賃公司互金公司等。

第二類是產業資本,它可以掌控這個行業的資源,或者掌控供應鏈上下游的資源,依託它這種地位行業地位或者供應鏈核心企業的地位去開展供應鏈金融,典型的就是一些核心企業,也包括財務公司,保理公司,商業租賃公司。

第三類是包括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內的互聯網企業

資金流、物流、商流、數據流,根據這四流合一,不同機構各具優勢。只要在任何一個方面能佔據獨特地位,都可以開展供應鏈金融。

商業銀行資金成本低量大,具有豐富的風險管理經驗和技術,產品線豐富,但對產業瞭解不深入,缺乏對企業的控制力,創新不足。

產業金融對產業瞭解深入,對上下游企業控制力強,但資金成本相對銀行較高,資金來源受到限制。

互聯網企業創新能力強,運營成本低,效率高,但資金成本最高,且量少,缺乏對產業的而瞭解和控制,風險管理檢驗技術不足。

如果商業銀行僅充當金主獲取利差,沒有與客戶的粘性,就沒有交叉銷售的機會,綜合收益不會很高。但在此過程中,銀行承擔的風險並不小,其收益和風險是不匹配的。這種合作模式不好卻大量存在,銀行應儘量避免淪為這種角色。

那麼最好的合作應該是什麼?由產業資本來提供專業經驗和對上下游的控制,由互聯網企業來提供一些技術平臺數據,由商業銀行來提供資金和風控以及更多的交叉銷售。更多的交叉銷售是很重要,因為商業銀行有著產品線豐富的優勢。

變“坐商”為“行商”,將服務嵌入客戶場景

無論是自建場地、輸出場景,還是嵌入場景,其實都是把金融產品服務跟整個電商場景融合。

將來供應鏈金融一定是在電商場景裡為客戶提供服務,銀行一定要變坐商為行商。坐商就是開個網點為客戶提供服務。而派客戶經理上門服務,甚至把網點開到客戶的場所就是行商。開一個網站或者APP,客戶來辦業務,仍然是坐商思維,這種思維是out的,儘管有了互聯網的因素,技術上先進,但是理念上非常之落後。

銀行面對大客戶轉變為行商,就是把產品服務直接嵌入客戶的場景當中, 有兩種模式。

一種是API(應用程序接口),銀行把產品和服務通過API的接口推給客戶,其優勢是在於可以個性化開發,而客戶端也需要進行API接口的開發與改造,雙方聯調測試,所以週期比較長,成本比較高,這是對大客戶的一種方式。

第二種是SDK(軟件開發包),這是近一兩年才比較流行的一種模式。即將產品服務分裝成一個軟件包,提供給要嵌入的系統當中,對方只需要做一些簡單的開發,即可調用該軟件包,這種模式成本低,上線效率高。但是它的缺點恰恰是標準化,不容易實現個性化的嵌入。

在嵌入的過程當中,除了銀行的金融服務,我們還會把其他的各種各樣的服務都嵌入到這個平臺裡,包括物流公司服務,政府服務等各種各樣的服務。

顛覆性創新破解“小微”融資難題

供應鏈金融本身為什麼風險大?因為面臨的都是小微企業,而我們要通過供應鏈金融解決傳統授信模式對小微企業的侷限。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弱,就像是海上行船,大船應對一般的風浪沒有問題,但是小船可能就翻掉。

小微企業有以下特點:

一是主體抗風險能力低,普遍規模較小,業務或產品缺乏多樣性、較為集中,同時抵押物有限,導致其承受風險的能力較弱。

二是信息不對稱,相較於大企業,小微企業的財務制度不健全較為普遍,信息透明度不高,公開信息較少,使得銀行對其經營狀況和未來發展前景不易準確判斷。

三是融資金額小。從成本效益來看,付出同樣的人力成本收益卻並不高,單位融資量管理成本高。

四是經營發展變化快,能及時根據市場和環境的變化調整產品和服務,融資需求以短週期為主,不適合做長週期預判。

五是時效性要求高,融資渠道較窄,難以有效開展資金安排和需求預測,容易出現臨時的資金缺口。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並非銀行不願意去做,而是由其自身風險特點決定的。在此情況下,必須通過數據融資去破解這個難題,技術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我們要進行一些創新,我把它概括為三個方面。一個是理念創新,一個是手段創新,一個是流程創新。

理念創新,就是從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小微企業的交易銀行融資風險。必須顛覆,才能建立一個新的大數據融資體系,這個體系以理念作為起點,如果理念不改變,後邊的技術都是沒用的。我提出幾下4個顛覆性觀點。

一是重用信,輕授信。

銀行在放款審核環節實際上並沒有能力去進行實質性的審核,但是,放款即形成了實質性的風險。所以我提了一個概念,以後不授信,直接用信。在每一次開票,每一次放款的時候都相當於給他做授信審查,這個必須是上大數據風控技術才能做到,不給額度,每一筆單獨去做,將來根本沒有授信額度這一說。

二是重債項,輕主體。

小微企業變化太快,有的根本就做不了評級,因為它沒有連續財務報表,沒有完整真實的信息,所以評級沒有意義。

三是重視短期視角。絕大多數小微企業是沒有未來的,所以我們不要看他的未來,每一次就當新人一樣,這次行就做,下次不行了就立刻就做,而且之前我立刻加速到期想辦法保全。

四是以交易額度替代授信額度,基於交易產生的交易數據可以洞察企業經營整個過程,基於歷史交易記錄確定最高交易額度更能直觀反映企業的經營能力。

大數據風控的幾個關鍵點,第一就是分析數據環境和技術,我們建立大數據風控體系一定要基於現有的環境與技術去做分析內外部數據,以及政府數據等。

第二個要考慮數據獲取的方式和成本最優,包括商務購買的成本,技術開發的成本等。

第三是數據存儲的方式,採用內部存儲,還是第三方雲平臺,或者需要的時候查一下而不存儲,都要做一個技術上的考慮。

更多課程乾貨將持續發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