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飛AI同傳被質疑造假,重新定義「AI翻譯」!

人工智能(AI)發展勢頭越來越迅猛,之前我們也提過,現在的人工智能其實很多都是偽智能,甚至是人工在背後操作。這不,又有消息曝光,有同傳譯員親自揭發,

訊飛AI同傳造假,實際就是用人類的翻譯冒充AI翻譯

訊飛AI同傳被質疑造假,重新定義“AI翻譯”!

來源知乎Bell Wang

事情是怎樣的呢?我們來回顧一下。

9月20號,知乎有一位Bell Wang的同傳譯員,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為2018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IEID)的高端裝備技術與產業分會做現場同傳。一同工作的還有一名女搭檔,而這次會議是要現場直播。

從會議現場的照片可以看到,會議場內的大屏幕內容分為三個部分,中間是會場名字和介紹,兩側均是演講嘉賓的PPT內容。PPT底部均顯示實時字幕,左側為中文,右側為英文。並且在實時的字幕旁還能看到“訊飛聽見”四個大字。

訊飛AI同傳被質疑造假,重新定義“AI翻譯”!

據這位Bell Wang的同傳譯員敘述,會議一開始上場的是一名日本教授,英語非常酸爽。在屏幕右側的英文翻譯一直在實時翻譯,但是似乎不是很準確,甚至是胡話連篇。

訊飛AI同傳被質疑造假,重新定義“AI翻譯”!

右側“英文翻譯”

而左側的實時中文翻譯,卻十分流暢,同時還出現了譯員順句的時候用來聯繫語句的詞語(“就是”一次),這種詞語是機器翻譯無法做到的。而且同是實時翻譯,

為什麼右側的英文翻譯一團糟,左側的中文翻譯流暢準確?

訊飛AI同傳被質疑造假,重新定義“AI翻譯”!

左側“中文翻譯”

很顯然,上面屏幕出現的中文實時翻譯,壓根不是“訊飛聽見”的人工智能翻譯,而是人工翻譯,而且是Bell同傳譯員的女搭檔現場翻譯的。

不僅如此,在翻譯的過程中,女搭檔英譯漢中翻譯“步態”一詞,屏幕左側的中文顯示“不太”;Bell譯員在翻譯“Davos Forum”(達沃斯論壇)一詞,屏幕上右側則顯示“Devils Forum”(魔鬼的論壇)。

由此可見,屏幕兩側的翻譯明顯是根據人工翻譯的譯文,再用語音識別技術識別出來,顯示在會議屏幕上,而且還不準確。

但是,在會議上,訊飛一直在打“擦邊球”,並沒有直接說明訊飛AI同傳在翻譯,即使想揭露訊飛聽見是根據人工翻譯的譯文二次翻譯,也沒有任何辦法。

真正的實錘出現了!

會議進行到下午,但是下午的會議有了一些變化,會議在知領直播的頁面上,寫明瞭科大訊飛的“智能翻譯”,而且知領上的同傳,是用人工翻譯的譯文,換成機器人的聲音讀出來。而且訊飛識別還將人工翻譯的譯文二次翻譯,並且存在各種錯誤。

訊飛AI同傳被質疑造假,重新定義“AI翻譯”!

憤怒的Bell譯員利用直播的延遲,完美地將女搭檔的翻譯和現場的畫面,以及直播中機器人朗讀文本直播的視頻拍下來。

視頻中,演講嘉賓說可以挖掘數據,放入圖表,女搭檔翻的是"I can mine this data and put it in charts",但訊飛識別成了"minus data"和"put it in charge",隨後在直播流中,同傳的機器人聲音毫不猶豫地按照錯誤的識別文本讀了出來。

所以我們理解訊飛的AI同傳的工作原理了吧?

利用人工翻譯的譯文,訊飛識別譯文二次翻譯,再通過機器合成聲音朗讀出來。

針對這一指控,科大訊飛隨後回應稱,科大訊飛從沒講過AI同傳的概念,始終強調是人機耦合的模式,人工智能目前還無法替代同傳,人機耦合才是未來發展之道。

訊飛AI同傳被質疑造假,重新定義“AI翻譯”!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訊飛第一次被人指責“造假”。去年科大訊飛就被曝光在會議現場同傳作弊,當時的指控內容和此次曝光手法如出一轍。

訊飛AI同傳被質疑造假,重新定義“AI翻譯”!


訊飛AI同傳被質疑造假,重新定義“AI翻譯”!

此外,對於人工智能翻譯,在今年海南的博鰲亞洲論壇也掀起了不小的風波。(特別是同傳圈)

騰訊的翻譯君和微信智聆在會議現場也出現了“卡帶”以及翻譯錯誤的現象。

訊飛AI同傳被質疑造假,重新定義“AI翻譯”!

同時還有一張流傳最廣的圖片,類似重新“編碼”過,機器將“一帶一路”翻譯成了

“一條公路和一條腰帶”以及“道路和傳送帶”。

訊飛AI同傳被質疑造假,重新定義“AI翻譯”!

所以這就是人與機器最根本的區別,機器並不具備人的基本常識,而是按照固定語料庫去運作,如果資料庫不具備對應的詞,機器就會反應不過來,如果強行直譯,就有可能出現上述的笑話。

所以現在很多這種說法,

AI能“取代”人工同傳或者翻譯了?

答案是:未必!至少現在還不是

而科大訊飛“人機耦合”的模式,就是二次翻譯,再合成機器聲音,確實刷新了我的認知。

歡迎關注科技富能量,互聯網第一科技播客,給您分享最酷科技訊息,最in科技產品!還有最新最潮的語音播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