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供熱讓天更藍 冰城清潔供熱率2020年將達到80%

供熱公司工作人員在檢查新投入供熱的設施。

黑龍江日報9月21日訊 隨著城市擴容,供熱需求也隨之大幅提高,對供熱熱源的建設選擇也在發生著很大變化。哈爾濱市新增熱源對環境質量的影響至關重要,以燃煤為主的供熱能源結構到了調整的關鍵機遇期。近日,哈爾濱市對全市供熱規劃進行了修改和調整,供熱新能源迎來大展拳腳的機會。

新能源佔新增供熱能力三成

近日,哈爾濱市調整修改《哈爾濱市城區供熱規劃(2017—2020)》,將通過聯網調峰、預熱回收、靈活改造等手段,提高大中型熱電廠、大型區域供熱熱源廠的現有機組供熱能力,對既有熱源環保改造,實現煙氣超低排放,同時增加新能源供熱形式,整體提高全市清潔供熱率。根據規劃,2019年,哈爾濱市城市清潔供熱率達到60%以上,2020年達到80%。調整後的城市供熱規劃將新增一億平方米的供熱能力,其中新能源佔30%。

新修改的規劃主要內容是以《哈爾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確定的城區規劃範圍為依據,規劃範圍為南崗區、道里區、道外區、香坊區、松北區、平房區、呼蘭區和阿城區八個行政區。規劃期至2020年。新增熱電聯產建設項目有5個:威立雅、大唐黑龍江發電有限公司哈爾濱第一熱電廠、捷能熱力電站有限公司中心熱源廠3個擴建項目,民主供熱中心、華爾熱電廠兩個新建項目。5個新建和擴建熱源項目為燃煤供熱,總計新增供熱面積7000多萬平方米的能力。同時,新增新能源供熱為3000萬平方米,包括電、燃氣、汙水源熱泵等新能源技術。這是哈爾濱市供熱歷史上首次把新能源納入供熱規劃。

據哈爾濱市供熱部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全市每年新增集中供熱面積近千萬平方米,其中包括新建建築和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面積。哈爾濱市提出逐年減少大氣汙染物總體排放量,而新增燃煤鍋爐本身就是一個增量。因此,在改造燃煤鍋爐減少排放量基礎上,大幅增加新能源供熱能力,是降低汙染物排放總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供熱新能源技術創新跟進

據介紹,哈爾濱市供熱面積超過2.4億平方米,目前供熱是以熱電聯產、大型熱水鍋爐及中小型區域鍋爐為主的集中供熱。這些大型熱源支撐起全市集中供熱,使全市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0%。

從2010年開始,哈爾濱市大規模拆並小鍋爐並納入集中供熱。當年中心城區沒有大型熱源,採取區域鍋爐改造計劃,把多個小鍋爐拆除,合併一處,新建20噸到40噸的區域集中供熱燃煤鍋爐,供熱面積可達到2000多萬平方米。隨著環保要求的提升,新能源應用勢在必行,大大促進了供熱新能源技術的創新開發,誕生了一批可用於供熱的新能源應用技術,如汙水源熱泵、儲能式電鍋爐等。

近年來,哈爾濱市不斷擴大新能源試點,新能源供熱種類也在不斷增多,從超低排放的燃氣,到沒有汙染排放物的電、汙水源熱泵等新技術。尤其是汙水源熱泵,不但沒有排放物,而且生產熱能的成本費用大大低於煤炭,經濟性更好,已連續平穩地為20萬平方米的哈爾濱學院小區供熱4年。去年擴大試點,在5萬平方米的南直小區應用,供熱效果好,比原來的燃煤小鍋爐成本更低。據調查測算,全市汙水源可用於供熱的能力超過4000萬平方米。今年,正在進行拆並南崗區4臺20噸的燃煤鍋爐,新建一處汙水源熱泵供熱熱源,實現供熱面積60萬平方米。在電供熱方面,由於儲能式新技術的應用,可全部利用峰谷電價差,讓電力的使用成本費用大幅降低。

對於具備超低排放的燃氣供熱,哈爾濱市已經推進若干年,尤其明年俄羅斯天然氣將從我省入境,供應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讓哈爾濱市獲得了發展燃氣供熱的機遇。因此,2017年,中慶燃氣公司專門成立“煤改氣”領導小組,擴大燃氣供熱規模。2017年新簽約113戶“煤改氣”用戶、183臺燃氣鍋爐。這一年的燃氣供熱應用量相當於過去幾年的總量。

城區熱源謀劃向城外搬遷

哈爾濱新供熱規劃中規定,在將來條件成熟時,把位於城區中的大型燃煤熱源搬遷到城外,放在城市的下風口,使燃煤產生的汙染物排放到城區外,提高城區冬季空氣質量。

哈爾濱市供熱管理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發電廠位於城市中心區南崗區,現在全市供熱面積最大的供熱公司——哈爾濱華能集中供熱公司位於道外區的松花江邊,大型供熱公司燃煤鍋爐量大,所排放的大量汙染物都留在了城區上空,對城市空氣質量構成巨大影響。因此,新修訂的規劃中考慮了未來的發展,既要保證供熱熱源,又要考慮大氣質量。新規劃中的民主供熱中心,將擔當起大任。目前規劃其供熱面積為1500萬平方米,未來將可能超過5000萬平方米的供熱能力,替代華能熱源。

因為沒有大型熱源替代,位於城區中心的哈爾濱發電廠供熱一直保持運行,待未來新能源或城區邊緣的大型熱源建成後,這個哈爾濱市最早的發電企業從發電到供熱再到拆除,將完成自己的使命,為保證哈爾濱的城市環境質量作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