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守護者第四輯」我在基層守檔案

1958年10月1日,中山市檔案館成立。六十年來中山城市的變遷,中山人民的生活百態,深深地烙印在檔案館的館藏中。

今年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中山升格地級市30週年。中山市檔案館見證和陪伴著中山向前發展,給當代和後世留下來許多彌足珍貴的史料。

在中山市檔案館60年的發展歷程中,有無數的檔案人兢兢業業、不辭勞苦,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他們是中山城市歷史記憶構建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的故事需要被銘記和傳揚。

檔案記錄了政企單位以及社會民生髮展的信息來源與存根,基層檔案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服務能力,直接關係到基層單位履行職責的質量。在中山檔案工作龐大而繁複的體系中,基層檔案工作是深入基層單位、社會民生的“毛細血管”和第一陣地。我們來聽聽三位基層檔案員講述他們的檔案故事。

胡棣儀:弱肩挑重擔,服務促發展

在很多人看來,檢察院是一個嚴肅而神秘的機關。我是胡棣儀,1998年10月專職從事檔案工作,是中山市檢察院唯一一名專職檔案員。

「檔案守護者第四輯」我在基層守檔案

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這裡的檔案工作要求更高。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做好檔案庫房日常管理工作;接待檔案利用者,提供查閱利用服務;接收各類檔案材料,檢查、核對、簽收;做好檔案基礎工作,比如整理、掃描、編號、錄入、入盒,上架等;對各部門及各基層院提出的檔案疑問進行答疑,指導及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做好檔案知識培訓;做好檔案組織沿革等編研資料的編寫工作;按上級要求報送檔案工作總結及報表等材料;完成兼顧的其他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工作。

“檔案服務領導決策、服務檢察辦案、服務檢察事業承上啟下創新發展”是我一直以來的工作宗旨,2007年12月,我被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評為全國優秀檔案工作者,這也是對自己工作的肯定。

在最初參加工作接觸檔案的時候,感覺是一個大轉身,我是學法律的,對檔案工作完全不瞭解。但作為一名檢察新兵,領導安排我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懂就學唄。帶著一點好奇,跟著上一任的檔案員也就是我的師傅到了檔案室。當時的檔案室只有兩個房間,外面是辦公室兼查閱室,裡面是檔案庫房。檔案庫房是全院最大的房間,一排排墨綠色的鐵皮櫃靜靜的背靠背並列在庫房裡,房間最裡面是兩臺大空調,一直開著,庫房裡冷冷的。平日,檔案室裡基本只有我一個人,確實太安靜了,幸好還是學習適應的階段,忙碌沖淡了安靜的感覺。

工作中有不懂的我就向師傅請教,甚至經常打電話到市檔案局監督指導科和省檢察院辦公室檔案科找前輩請教。由最初對檔案工作一無所知到學習、熟悉、提升到得心應手,心一直保持平和。偶爾有人會問,一個人你會怕嗎?我笑了,熟悉的地方,怎會怕呢,在工作中也不會想起只有自已一個人呀。近年,有時會有一、兩個實習生來。每當此時,才感到有人相伴聊天的美好。不過,做檔案是份嚴謹的工作,終歸是需要專心致志。因此,一直安著心做我的檔案。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終日與檔案為伴,每份檔案都那麼熟悉。它們記錄了我默默無聞的工作歷程,也見證了每位檢察人的成長曆程。經歷了二十年,我見證了我院檢察檔案工作的發展過程。同時,我也見證了兩個基層院檔案室從無到有到達標升級的歷程。我為兩個基層院培養了多名業務骨幹,竭盡所能幫助兩個基層院檔案室晉升省特級,共同進步。

從檔案工作中感到,檔案其實離我們很近,檔案跟每個部門每個人都密切相關,檔案就是一切事物最終狀態。

在檢察院,檔案與工作最為相關,有來查閱案卷調取證據辦案用的,有工作參考、調查研究、編史修志、工作宣傳等等用途的;檔案也與個人相關,有來查個人任職文件的,也有查獎勵文件等等。借閱內容涉及文書檔案、訴訟檔案、會計檔案、照片檔案、實物檔案等等,還有編研資料、文件彙編等。

因工作需要,我曾幫我院檢察志編修組去市檔案館、省檔案館借閱檔案。從檔案整理到管理到提供利用,到親自去市檔案館、省檔案館參與檔案借閱,聯想到與我們相關的戶籍檔案、學籍檔案、城建檔案、房地產檔案、婚姻檔案、家庭檔案等等,感覺到檔案就在我們身邊。

無論過去多輝煌,一切事物最終沉澱下來變成了檔案。多年來,我見證了無數文件從擬稿、審批、打印、用印到歸檔,無數活動或會議文件、照片、錄像從形成到歸檔,無數集體或個人獲得獎勵的獎牌從接收到歸檔,同時也見證了一些公章從使用到作廢歸檔,感覺檔案就是一切事物的最終狀態。

因為檔案室只有我一個人,我始終抱著我的工作做得好,代表我院的檔案工作做得好的心態來工作。我覺得要把檔案工作做好,首先要守規矩,按章辦事;第二,工作要認真細緻,要有責任感、保密意識和服務意識,做好基礎工作,做好服務工作;第三,隨著時間推移,檔案知識更新快,要不斷加強學習並學以致用;第四,遇到新情況要多研究,虛心請教有經驗的老師,積極主動創新工作方法解決新情況。總而言之,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環境,耐得住工作上的枯燥繁瑣,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

工作二十年,我見證了我院檔案管理升省特級,見證了一區檢、二區檢檔案室建設、成立、達標升級,檔案複檢、檔案年度評估年年高分通過,單位和個人也因檔案工作取得了不少榮譽,這個過程有苦有甜,汗水揮灑過後已然忘記當時的勞累了。

看著兩級三院三面廣東省檔案局頒發的省特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的牌子,看著庫房一排排整齊的檔案,看著一位位利用者滿意的笑容,看著檔案檢查組打下的高分,加多少班都值了。

邱柏霞:從運動員到檔案員

我叫邱柏霞,我曾是一名跳高運動員。1996年9月在西安舉行的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上,曾經留下了我1.88米的跳高記錄。在大學,我學了在當時看起來很神秘的檔案信息專業。當時雖然是體育生入學,但是學分和考核的要求都跟正取生是一樣的,我們課程很重,學習也非常吃力,最後總算是順利完成了學業。

現在的我,是中山小欖鎮檔案館的一名檔案員。每天的工作就是收集、整理、上下協調工作,去學校和社區指導工作。說起來我和小欖正是結緣於菊花。在大學唸書的時候,聽說小欖這邊正準備舉行菊花會,我就一路跋涉,搭汽車搭輪渡來到這邊參觀菊花會。當時正逢小欖菊花會的大年,到處都是人山人海,民俗文化的氣息非常濃郁,同時小欖的城鎮建設也是非常好,一下子讓我喜歡上了這個地方。1998年,我從中山大學信息管理系檔案專業畢業之後,來到了這裡就業。

「檔案守護者第四輯」我在基層守檔案

小欖鎮的檔案工作,起步早,步伐紮實。2009年,經中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設立小欖鎮檔案館,並掛牌中山市檔案館小欖分館。目前,小欖鎮檔案館為市一級檔案館,2012年,小欖鎮獲得中山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範鎮、中山市創建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範市先進單位等榮譽,我們還曾是國家檔案局原局長楊冬權的基層聯繫點。我們利用鎮民俗博物館約520平方米的地方,作為鎮檔案館的展覽廳,宣傳小欖的飄色、菊花會等非遺文化。

小欖是社區建設工作非常成熟的片區,在小欖工作,我接觸最多的是社區檔案。居民就業、計生服務、文化宣傳、治安、五保人員及衛生環境等各項服務都是社區建設的組成部分。我一直思考檔案在社區居民居家養老中的作用。

例如,針對居家養老及五保老人群體進行統一建檔,可以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社區要針對這些老人成立社區志願者,為老人們開通家政服務,如疏通管道、電力維修、購物上門送貨等業務。社區醫療隊伍是老人最需要的,為五保老人義務出診。

還可以為老人做一些科普宣傳,講解些食品營養與健康知識。讓老年人進入一個新團體,多交朋友、樂觀人生,讓五保老人一起進入一個有趣的大家庭,這樣可以拉近社區與居民的關係,也為老年人帶來最大的實惠,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利。這也是檔案服務於社會治理、服務於民生的一項重要功能吧。

當過運動員的人呢,都比較執著。感覺自己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所以才去努力拼搏。從事檔案工作也是如此,一轉眼20年就過去了,當年一起就讀檔案信息專業的同學們,最後從事檔案工作的其實很少,只有我和一二個小夥伴堅持了下來。這些年,我也會特意注重對基層檔案工作經驗進行一些思考和總結,在《城建檔案》、《北京檔案》《中山市檔案方誌》等期刊發表了一些論文,希望把我的思考分享給更多的基層檔案人。

梁寶丹:檔案工作需要匠人精神

我叫梁寶丹,是中山市南區檔案館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檔案員。2018年,是我入行的第五個年頭,在中山的檔案工作系統中算是比較年輕的從業者了。沒有前輩那些豐富的經驗,也沒有前輩那些特別的故事。

「檔案守護者第四輯」我在基層守檔案

2014年,我離開了校園,來到機關單位做文秘兼檔案工作,主要負責辦公室檔案工作和督促其他部門完成檔案工作。2016年,我正式入職南區檔案館,成為一名專職的檔案人。現在主要負責南區機關企事業單位檔案的指導和審核工作,指導63個單位的28種門類檔案,每年審核檔案的量大概1萬件。當時南區檔案館的建設已經非常完善,2012年,南區獲評“中山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示範區”,南區檔案館被評定為“市一級檔案館”。2013年,“南區檔案館代管社區檔案”模式得到了國家、省、市檔案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可以說,我是在前輩打下的牢固基礎上,開始了我的檔案生涯。

最開始接觸檔案,我其實很被動,同事讓我做哪個步驟就做哪個步驟,按著流程走。2016年進入南區檔案館工作,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工作生涯的轉折點,從兼職變專職,從最基本的檔案整理到指導各門類檔案整理,這裡有我不瞭解的庫房管理,有我不熟悉的檔案種類,有我不知道的工作技巧。好奇心和求知慾推動著我不斷前進,每一刻都有不一樣的收穫。

如今社會上存在一種刻板印象——檔案工作是無聊而清閒的,但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身處其中才知道檔案工作,特別是基層檔案工作的繁重和瑣碎。現在的我除了將每一種檔案摸透,每一項檔案工作做精外,更多的是去各部門學習工作流程和產生文件的類型,協助檔案員去梳理檔案工作流程,從文件產生的源頭上減輕檔案產生的繁瑣步驟,將被動式開展工作轉向主動積極完成檔案工作,檔案員也更願意去向檔案館詢問具體工作問題和難題。檔案館向一個互動性的業務指導角色發展,不再是嚴厲的監督角色,這也是我目前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檔案工作在大部分時間裡是默默無聞的,但是有一項工作,讓我深刻地瞭解到了檔案的重要性:每年南區的積分入戶工作是一項重點民生工作,一年之中產生的檔案數會去到300件左右。每年的高峰期都會在4月到6月,負責這方面的檔案員工作常常積壓。每年的檔案年檢是在9月,但這一項工作常常會拖到10月、11月才完成。我們就到前臺去研究他們的系統,反覆對比,發現他們平時操作積分入戶系統其實可以馬上生成檔案代碼,使得檔案一產生即錄入,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按時完成工作。

檔案工作在大部分時間裡是默默無聞的,但是有一項工作,讓我深刻地瞭解到了檔案的重要性:每年南區的積分入戶工作是一項重點民生工作,一年之中產生的檔案數會去到300件左右。每年的高峰期都會在4月到6月,負責這方面的檔案員工作常常積壓。每年的檔案年檢是在9月,但這一項工作常常會拖到10月、11月才完成。我們就到前臺去研究他們的系統,反覆對比,發現他們平時操作積分入戶系統其實可以馬上生成檔案代碼,使得檔案一產生即錄入,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按時完成工作。

檔案工作除了錘鍊我的業務水平,也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我有幸看到了像獎狀一樣大的結婚證,看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專項檔案,那些聽爸爸媽媽講小時候經歷的故事一下子呈現在眼前,感覺特別神奇。可能因為興趣好奇大於工作本身,所以我才會樂在其中,忘了檔案工作本身的枯燥乏味。我想要爭取成為中山市最年輕的中級職稱檔案員,但我更希望自己能一直有持匠人心、做匠人事的心態,繼續在檔案行業發光發熱。

後 記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基層檔案工作,正是這樣無數的跬步和小流,承載起經濟社會發展的千里之行和浩蕩大江,這離不開每一位基層檔案工作者持之以恆的點滴努力。中山檔案工作六十年,看似平淡乏味的基層檔案工作為其畫上了濃墨淡彩的靚麗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