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寶林大師一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說起相聲大師侯寶林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在中國相聲界可謂是殿堂級的人物,他的相聲功底和藝術造詣,在全國來看沒幾人能及。他對相聲最大的貢獻莫過於對過去粗俗、市井的相聲進行了改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重新定義了新相聲。使相聲從街頭市井說進了人民大會堂,使“三教九流”的下等藝人有了地位和尊重。

侯寶林把市井相聲中低俗的包袱去掉,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傳統戲曲、方言等,此處不要和郭德綱進行比較,他們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因為侯寶林大師在去掉低俗包袱之後憑藉自己藝術功底還能把觀眾逗樂,郭德綱目前還沒這水平。郭德綱的響聲如果去除低俗的包袱你會發現還不如姜昆的相聲搞笑,郭德綱在春晚表演的相聲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經典相聲創作能力遠遠不及姜昆。

侯寶林大師一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侯寶林、馬三立這些大師能把相聲說進中南海,也能把相聲說進小劇場,這就是藝術大家的水平。目前來看,相聲界沒人可以達到這個水平。當年侯寶林、郭啟儒都去中南海給毛主席、周總理表演相聲,能把主席和總理逗樂可不容易啊,尤其侯寶林的《關公戰秦瓊》在當時毛主席點名聽了兩遍,這才是經典的魅力。1975年1月13日至17日,出席全國人大第四屆代表大會。會議期間,遵照中央領導的意見,為在湖南養病的毛澤東主席錄製了《關公戰秦瓊》、《戲劇與方言》、《改行》等12段相聲。這是自1963年以來,侯寶林第一次在電視臺錄像。也是侯寶林傳世的幾乎絕無僅有的音像作品。

侯寶林大師一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侯寶林在中國相聲史是里程碑的人物,他把相聲文化發展進程促進了一大步,要不然相聲還是一幫三教九流在街頭巷尾說著葷段子討飯吃呢。

言歸正傳,侯寶林大師於1993年2月4日逝世,他這一生主要有兩大遺憾。第一、不知親生父母,第二父子不能相認

都說侯寶林是被拐兒童,被賣到了老侯家,也有的說侯寶林父母養不活他只能送人了等等,總而言之侯寶林不知自己的身世,據侯寶林的檔案記載,他的養父侯連達、養母侯張氏,為其取名侯世榮,家住北京地安門內大街織染局衚衕,滿族鑲藍旗人氏。他5歲就跟著舅舅到處闖蕩學能耐,賣藝,困惑他一輩子的身世之謎只有他舅舅最清楚,但是他舅舅始終不吐露半個字,直到他病危之時,侯寶林守在他的病榻旁懇求他,他也還是不肯透露半點。如果說老人有私心,怕侯寶林找到親生爹孃後不再贍養他,那麼,為什麼到他臨終前還要保持緘默呢?他到底有什麼“難言之隱”?難道他向什麼人承諾過什麼嗎?所以說,侯寶林的出身是個謎,這個謎折磨了他整整一生,是他心靈上一直無法癒合的傷疤。

侯寶林大師一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民間一直流轉謝東和他的傳聞,始終不知真假,沒有公開資料和證據能夠證明他們的關係,小編也不便多說什麼。只是感覺這也將是他最大的遺憾之一,再次不在贅述。

侯寶林大師一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總之,大師也有大師的遺憾啊,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