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不要用道德去綁架愛!

還有三天就是父親節了,網上各類祝福的文章已經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和端午節連在一起的緣故,今年父親節,格外的引人注目。

父親節,不要用道德去綁架愛!

很感激這個舶來的洋節日,讓一向羞於對父母說愛的國人有了一個大方說愛的理由。

其實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春節、元宵、清明、端午、重陽...,但我們的節日除了紀念和崇拜、孝道和團圓以外,幾乎沒有鼓勵說愛的節日。

這也能看出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多的是崇尚群體性的倫理道德,“家、國、天下”的儒家思想體系也更強調塑造個體的民族氣節、忠孝仁義和國家精神。

而相對於個人的“自由意志”精神是基本禁錮或者不提倡的,比如“愛”,愛就是最基本的自由意志!

父親節,不要用道德去綁架愛!

所以我們大部分80年以前的人,都很羞於對父母說出愛。

但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了“孝順”,“孝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核心,並且從國家到民間都一直被傳揚和歌頌,因此,在我們的家庭倫理中,“孝”就以國家民族意志完全替代了個人自由意志的愛,成為父母和兒女之間單向遵守的道德標準。

但真實的情境卻很讓人遺憾,在我們這個最講孝道的國家裡,很多民眾對於父母卻並不夠孝順。尤其是在一些偏遠落後地區,遺棄、惡待老人的事情時有發生,甚至有些地方遺棄老人竟成當地習俗。

父親節,不要用道德去綁架愛!

為什麼一個天天把孝道掛在嘴上的民族,卻有如此多的民眾會反其道而行?這不得不讓人警醒,我們的“孝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其實,當“孝”變成了維護父母權利的道德準則時,恰恰忽略了愛才是孝順的基礎,因為孝只是對子女單方的要求,而愛,才是父母和子女都需要付出和培養的情感!

缺少了愛的孝順,就像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註定是會枯竭的。

父親節,不要用道德去綁架愛!


還記得去年的父親節,一大早女兒就出門和同學聚會去了,下午回家一開門說衝我說“父親節快樂”,然後略帶愧疚的解釋,因為外面下雨了,因為想早點回家,所以沒來得及去買禮物...

我笑著說,因為沒有負擔,所以就不上心。

不要誤會,我其實沒有任何要責怪她的意思,更沒有因此而不開心,因為這正是我想要的——沒有負擔。

父親節,不要用道德去綁架愛!

因為她知道我愛她,也知道我明白她很愛我,她對這份愛有把握,因此不會因為要給我買禮物而心生負擔,也不會因為需要刻意的祝福而心生負擔,她知道,重要的不是禮物,而是愛。

和女兒相處十幾年,我幾乎從沒對她有過關於孝順的教育,孝順如果不是源於內心完全的愛,就會淪為形式上的敷衍或者做給旁人看的標榜,親人之間,靠道德維繫親情,其實很可悲...

愛是彼此付出,父母和兒女也是這樣,如果孩子在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完全的愛,沒有和父母建立起親密關係,那麼他們長大後就很難用愛回報。

孝與不孝,其實就是愛與不愛。

父親節,不要用道德去綁架愛!

很欣慰,女兒的這種對愛沒有負擔,因為安全,所以任性。

我不願意有天她在外面受了委屈,寧願自己悄悄扛著也不願對我訴說;

也不願意她在某天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她的朋友、同學而不是我;

更不願意當她長大獨立後,在某個城市有她自己的生活,當她跨越千山萬水回來看我時,是因為道德責任,而不是因為愛...

父親節,不要用道德去綁架愛!

是的,我不願意讓孝順成為我和女兒之間的連結動力,我只想她一直可以這麼單純的愛著我,就好。

不要用道德去綁架愛,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空談責任和義務,唯有愛,是永不止息。

原創申明:本文系“老唐說心理”原創文章,頭條首發,如有侵權,將追訴相關法律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老唐說心理,專注情緒和情感帶來的各類問題,堅持原創文章,堅持做有深度的頭條號,真誠期待和朋友溝通交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謝謝閱讀,謝謝您的點贊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