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症下藥,側柏常見病防治學起來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小木為大家介紹了側柏常見的蟲害,這期文章,小木主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側柏常見的病害。

對症下藥,側柏常見病防治學起來

病害嚴重威脅著苗木的生長和健康,如果不及時救治,很容易導致整株樹木死亡。因此,苗農要注意病害的防治。

側柏是常見的工程綠化樹種和園林綠化樹種,在一些國家級的工程中時常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側柏病害主要為葉枯病、葉凋病等。

葉枯病是近幾年新發現的一種重要葉部病害,目前主要在江蘇、安徽等苗木大省大面積發生。葉枯病主要發生在春季,發病的時候葉子呈現出一片枯黃,僅有梢部殘留著少許綠葉。幼苗和成林均會受到葉枯病的侵害。側柏受到病菌侵染後,當年不會出現症狀,經過秋冬之後,次年的3月份,葉片會迅速枯萎,潛伏期可長達250余天。到了6月中旬前後,在枯死鱗葉和細枝上會產生黑色顆粒狀物,遇到潮溼天氣之後,顆粒會吸水膨脹呈橄欖色杯狀物。

受害的葉子先由端頂逐漸向下枯黃,或是鱗葉中部、莖部首先失綠,然後向全葉發展,由黃變褐色直到枯死。側柏受害後,樹冠似火燒狀的凋枯,病葉大批脫落,枝條枯死。在主幹或枝幹上萌發出一叢叢的小枝葉,這就是常言說的"樹鬍子"。如果側柏連續數年受害,就會引起全株枯死。

對症下藥,側柏常見病防治學起來

為了防止葉枯病的發生,可以通過化學方法和人工方法。化學方法是在子囊孢子釋放的高峰期,可以噴施噴施40%滅病威、或40%多菌靈、或40%百菌清500倍液進行防治,或者增施肥料,從而促進側柏抵抗力,促進側柏生長,亦或者是選用抗病側柏品種,從根源杜絕葉枯病的發生。

人工方法是適度修枝,改善側柏的生長環境,以降低侵染源。

對症下藥,側柏常見病防治學起來

葉凋病也是側柏常見病。側柏患上葉枯病的時候,會造成大片側柏樹葉凋敝枯萎,葉片似火燒狀。一旦染病,側柏的長勢會嚴重衰弱,而且會招致次期害蟲柏樹雙條杉天牛和小蠹甲等,加速樹木的死亡。

葉凋病的病菌一般在病葉上過冬,次年4月開始活動,5月開始從樹冠下部葉子浸染。染病初期,葉子會出現黃斑,隨著病情加重,黃斑又逐漸擴大,使整樹枝柏葉變黃。6月病葉上出現黑點,黑點就是病菌的繁殖器官,能夠傳染的孢子就是從這裡再次進行傳染的。如果圃內側柏種植密度較大,而且溼度又大,溫度也合適,那麼孢子就會大量傳播,造成病害大流行,每年6-7月份是發病最嚴重的時候。

對症下藥,側柏常見病防治學起來

葉凋病的防治主要也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工防治,另一種就是化學防治。人工防治主要是在秋冬季節,清掃樹下的病葉燒燬,以此來消滅過冬病菌,減少病蟲害對側柏的威脅,如果側柏栽種過密要進行適當疏伐,增強採光和通透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