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雜憶——草地里的星星

童年雜憶——草地裡的星星

童年雜憶——草地裡的星星

林場中真是樂趣無窮。

若是在夏秋天的雨後,林場土崗後的草地中,會像雨後春筍般迅速長出一片棕色的被稱為草蘑的小蘑菇,長得纖弱苗條,襯著翠翠的粘著水珠的綠草,很是顯眼。若是能大量安全地留到現在,絕對的綠色食品,成不了大款,也能成個小款。

我採蘑菇是單獨行動,和捉大眼賊兒不一樣。手拿柳條簍,蹲在草叢中,小心而快速的採摘。蹲累了,便起身吹吹風,伸伸懶腰,看看天上的彩虹。

柳條簍裝滿了,回家。

草蘑洗了又洗,總算洗淨。

燉草蘑得用葷油。先把葷油燒熱,放蔥花、薑末,再放入草蘑,放入適量的鹽,不用再加其他作料。過一會兒便出鍋盛放在白瓷盤中,急不可待的夾一口,味道鮮美極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滿口生香,嗟嘆唏噓不已。孔子在齊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不知孔子嚐到草菇如何感嘆。

夏、秋天,除了採草蘑,還能在柳樹林中採到柳蘑。柳蘑比草蘑個兒大而白,傘柄粗壯,如成年人的大腳趾。傘蓋肥厚,跟小饅頭似的。也不像草蘑,非得在雨後發芽吐穗,只要溫溼度合適,便隨時生長,隨時採摘。

夏秋季節的柳樹林中,連年的枯枝敗草鋪了一層,陽光又照顧不到,總有些潮溼。在地面上,常常鼓起一個個土包,扒開土包,裡面往往是白胖胖鮮嫩嫩的柳蘑,此時採摘味道最美。若是拱破土包,就會被昆蟲搶先品嚐,且事後還極不道德地在上面產卵,此時採摘,即使洗得纖塵不染,味道也差了很多。所以採摘柳蘑也要把握時機,即在含苞待放時最佳。

柳蘑炒出來不如草蘑鮮美,但姑且也算山珍!味道也差不離。

除了草蘑和柳蘑,林場中還有其它種類的蘑菇,只是見面的機會比草蘑和柳蘑少些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