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青春期孩子反感的家長行爲「八宗罪」——你占了幾條?

前幾日在班中進行了匿名調查,問題是:“你最反感的家長的行為是什麼?”驚奇發現,以下八條,高居榜首。

要想教育孩子,要想和孩子進行溝通,必須先要知道孩子心裡的真實想法。當我們的家長朋友高呼“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不易管”時,是不是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呢?正確的家庭教育必不可少,你會嗎?孩子們提出的下面這“八宗罪”,你佔了幾條呢?

最讓青春期孩子反感的家長行為“八宗罪”——你佔了幾條?


第一宗——侵犯隱私

青春期的孩子們有自己的隱私和小秘密實屬正常。孩子們的日記本和個人物品,不希望家長不經過孩子允許就隨意翻看。有些家長以查找與學習無關的書籍、玩具等為由私自翻動孩子物品,引起了孩子們的大大不滿。建議各位家長除非有確鑿證據,否則不要對孩子的物品私自翻動。

第二宗——過分嘮叨

孩子們希望家長不要過分嘮叨。適當督促可以,但整日嘮叨會適得其反,引起孩子們的厭煩。事實證明,嘮叨也沒用,白費口舌,從來沒有因為嘮叨而發生改變的孩子。如果孩子存在屢次不改的問題,可以使用家庭例會和先立規矩再對事處理的方式提出,並監督改正。

第三宗——學習時家長玩手機

孩子們提出,家長們不要在自己學習的時候玩手機,同時提出率較高的是在孩子們學習時看電視,兩種情況性質相似。這兩種行為大大分散了孩子的學習注意力,是造成孩子學習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長自己都不看書,只知道玩手機,又有什麼資格去督促要求孩子學習。建議家長在孩子學習時,可以隨意翻看報刊雜誌,甚至孩子們的課本,哪怕做做樣子,也不能在孩子學習時自己休閒玩樂。

第四宗——只問學習不關心成長

家長們不要一進家,一吃飯,開口就是“你作業做完了嗎?”可以和孩子們聊聊“今天班級裡面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了嗎?”“今天在學校開心嗎”“今天有哪位你印象深刻的同學嗎”諸如此類話題。孩子們不希望你們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而忽略孩子們的成長。事實證明,你只是問作業完成沒,而不去檢查。孩子即使沒做完,你也不知道。所以,問與不問,沒兩樣。這樣的問題反而讓孩子誤解為,在家長眼裡,孩子就是學習的機器人,引起孩子大大的反感。

第五宗——缺少陪伴

孩子們希望你們週末可以陪伴他們出去玩玩,哪怕是一起跑跑步,隨便逛逛。他們希望你們的陪伴。

第六宗——過分關注“小二寶”忽略自己

現在社會漸漸步入“二孩兒”“三孩兒”時代。他們希望你們不要只是關注他們的弟弟妹妹,青春期的他們也是人,也有感情,而且心思更為細膩。你看似無意的偏向會導致他們的心理細微變化。孩子們不說,但心裡都有。

第七宗——過分比較

他們不希望你說“XXX家的孩子多好多好”。請永遠不要拿你的孩子和別人比。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有自己該走的獨一無二的路。是你生下了這個孩子,你就得對這個孩子負責。不要嫌你的孩子不如別人的優秀。如果你說這樣的話,真想替孩子們說一句“別人為什麼能生出來而你為什麼生不出來一個優秀的孩子呢?”不是隻有你可以把自己孩子和別人的比,你的孩子也會拿你和別的家長比。自己做的不夠到位,就不要嫌孩子做的不好。

第八宗——只看成績不看進步

求學之路,成績固然重要,但是成長更重要! 我一直在要求家長務必記住“只要孩子每次的考試有進步就好”。不要和別人比,和自己比。但是孩子們提出,有家長總是嫌孩子成績不優秀。你只看到了成績,而沒有看到孩子的進步。切記,切記,進步就好!


給所有在上初中的孩子家長說以下一段話:

很多家長以工作忙為由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卻不知,孩子教育最黃金的時期就是初中三年!錯過這三年,丟了一輩子!你忙,為什麼還要生下這個孩子?錯的是你,而不是孩子!人過四十,培養不出來一個優秀的後代,是你一生的失敗!很多家長說我忙裡忙外,我就是為了你有一個好的未來,卻不知,當你以未來為由缺失了陪伴後,你失去的是孩子最美好的現在!很多家長說我文化水平不高不會教育,卻不知,教育的方法是可以後天學來的,教育的意識和理念是絕對不能缺失的。你能虧欠了“大寶”的教育,你同樣會虧欠“二寶兒”的教育,無論生幾個,如果故步自封不去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結果都一樣不會優秀。“養兒防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最後給大家一句話,若能理解,受益終生:

每一朵小花都應該開放,老師的教育是陽光雨露,而家長的教育才是土壤!陪伴成長,靜待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