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學習:小升初記牢這25個小學語文必考易錯字

所有的考試分都是一分一分爭取來的,語文成績特別明顯。學會積累就是學好語文最好的方法。下面的25個易錯的字詞,這些知識建議家長們幫孩子收藏!

大語文學習:小升初記牢這25個小學語文必考易錯字

1、「美崙(輪)美奐」

形容建築物高大和眾多。“輪”指“輪囷(qūn),古代圓形高大的穀倉”,這裡指高大。“奐”指“眾多”。可見“輪”不可寫作“侖”。

2、「甘敗(拜)下風」

這裡的“拜”指“拜服”,引申為“承認不如別人”,不可寫為“敗”。

3、「自抱(暴)自棄」

這裡的“暴”指“糟蹋、損害”,寫成“抱”就不好解釋了。

4、「針貶(砭)時弊」

“砭”(biān)是古代用以刺激人體皮肉治病的石針。“針砭”比喻深刻批評。

5、「泊(舶)來品」

“泊”指“停船靠岸”,是動詞語素;“舶”指“航海大船”,是名詞語素。“舶來品”指航海大船運來的物品,舊時指進口的商品;寫成“泊來品”就不好解釋了。

6、「脈博(搏)」

這裡的“搏”指“跳動、搏動”,寫成“博”語意不通。

7、「既(即)使」

“即使”是連詞,表示假設的讓步。“既”可組成表示推論因果的連詞“既然”。

8、「一愁(籌)莫展」

這裡的“籌”指計算用的籌碼,引申為計策。寫成“愁”是望文生義所致。

9、「穿(川)流不息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像河流中的水那樣流淌,永不停息。“川”指“河流”,寫成“穿”也是望文生義所造成的。

10、「迫不急(及)待」

意為“緊迫得來不及等待”。“不及”即“來不及”,可見“及”不可寫。

11、「重迭(疊)」

1964年公佈的《簡化字總表》中刪去了“迭(疊)”,恢復了“疊”字的使用。“迭”現在只用於“更迭、迭次”等詞語中。

12、「渡(度)假村」

在現代漢語中,“度”的基本義指時間上的經過,“渡”的基本義指由此岸到彼岸。因此,“歡度春節”“度日”“度假村”的“度”不能寫作“渡”。

13、「防(妨)礙」

“妨”與“礙”同義,都指“阻礙”,故“妨礙”指“阻礙”;寫成“防礙”則變成“防止阻礙”的意思了。

14、「幅(輻)射」

“輻”指車輪中邊接車轂和輪圈的一條條直棍兒。“輻射”指從中心向各個方向沿著直線伸展出去,寫成“幅射”就不好解釋了。

15、「一幅(副)對聯」

量詞“副”用於成雙配對或成套的東西,如“一副手套、一副眼鏡、一副象棋、一副撲克牌”。

對聯由上下兩聯構成,屬於成雙配對的東西,故用“副”而不用“幅”。

16、「天翻地覆(覆)」

1964年的《簡化字總表》中恢復了“覆”字的使用,多用於“覆蓋”“覆滅”“顛覆”“天翻地覆”等詞語中。

17、「言簡意駭(賅)」

“賅(gāi)”是“全、完備”的意思,“言簡意賅”即“語言簡練,意思完備”的意思;寫成“言簡意駭”就解釋不通了。

18、「氣慨(概)」

“概”指“氣勢、風度”,“氣概”指人在重大問題上表現出來的態度、舉動和氣勢,寫成“氣慨”就不好解釋了。

19、「一股(鼓)作氣」

原指戰鬥開始時,擂第一通戰鼓振作士氣,後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鼓”指擂戰鼓,故不可寫作“股”。

20、懸樑刺骨(股)」

說的是古人讀書犯困時將頭用繩子系在屋樑上,用錐子刺大腿,形容勤學苦讀。“股”指大腿,故不可寫作“骨”。

21、「粗曠(獷)」

“粗”與“獷(guǎng)”同義,都是“粗野”的意思;寫成“粗曠(kuàng)”不好解釋。

22、「食不裹(果)腹

意為“吃不飽肚子”。“果”指“飽”,寫成“裹”解釋不通。

23、「震憾(撼)」

“震”指“震動”,“撼”指“搖撼”,“震動”即指“震動、搖撼”,寫成“震憾”不好解釋。

24、「湊和(合)」

“湊”指“拼湊”,“合”指“結合到一起”;寫成“湊和”就不好解釋了。

25、「侯(候)車室」

這裡的“候”指“等待”,寫成“侯”語意不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