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艦科普,法國圖紙艦阿爾薩斯,不受海軍條約限制的最先進設計

這艘艦船本是預計歸於1940年的計劃之下所設計規劃,作為黎塞留(Richelieu)、讓巴爾(Jean Bart)、克萊蒙梭(Clemenceau)及加斯科涅(Gascogne)號等戰列艦設計與建造階段時所成形概念的進一步發展。此艦亦處於不再受華盛頓及倫敦海軍條約規定限制的狀態。此案亦以黎塞留級戰列艦連同其所有變化與修訂為基礎,尤其受到克萊蒙梭及加斯科涅號兩艦的影響,作為這種設計思路最先進的案例。

戰艦科普,法國圖紙艦阿爾薩斯,不受海軍條約限制的最先進設計

此案以這些戰列艦建造案的一種變化型為基礎,經法國議會於1940年4月15日通過建造。此案因法國戰敗及後續投降而不曾實行。與前身黎塞留級戰列艦大不相同,此案規劃有第三座四聯裝主炮塔置於艦艏,因而尺寸更大,推進系統更強,裝甲更重。這些數據在黎塞留號身上由於排水量限制而明顯縮小。

結果產生的船艦可謂克萊蒙梭與加斯科涅號的混合體。主炮組由三座四聯裝380mm炮塔所構成,兩座設置在艦艏(其一為揹負式),一座在艦尾。它有法國戰列艦的典型設計,前端炮塔彼此有足夠的距離,能在兩者之間容納設置柴油發電機艙。

戰艦科普,法國圖紙艦阿爾薩斯,不受海軍條約限制的最先進設計

不過,負責此案的法國工程師在設計過程中太過樂觀,以至於他們草擬了這樣推進系統配置:在同一空間內想要放置前級艦船150%動力的主機。雖然其實先前所用的動力機組已經非常先進,但50%的動力容量提升,不太可能達成。為使其可行,我們只得增加推進系統艙的尺寸,同時將動力容量減少28,000馬力,以便達到想要的32節速度。推進系統機件的這些改變產生一些連環效應,包括主炮塔之間距離拉大,並有足夠空間可在甲板上裝設更多兩用火炮和小口徑防空炮。此艦的炮塔及主炮與黎塞留號類似。A船體裝備了與克萊蒙梭號相同的副炮組,B船體裝備了戰後讓巴爾號的副炮。兩個船體皆裝備有與克萊蒙梭號相同的小口徑防空炮。

方案第3版、阿爾薩斯號(遊戲中)及克萊蒙梭號主要尺寸表:

戰艦科普,法國圖紙艦阿爾薩斯,不受海軍條約限制的最先進設計

戰列艦阿爾薩斯的側面圖

戰艦科普,法國圖紙艦阿爾薩斯,不受海軍條約限制的最先進設計

艦體

艦體造型是以加斯科涅號戰列艦的實際示意圖為基礎,長度與寬度經比例調整,艦體高度維持不變。

目前遊戲裡有兩個船體:1940年(此艦應服役的時期)的A船體和1945年(二戰結束時)的B船體。在艦船建模過程中,我們模擬了法國戰列艦艦體典型的焊接風格(唯有船體的縱向焊接例外)。

戰艦科普,法國圖紙艦阿爾薩斯,不受海軍條約限制的最先進設計

傳動軸、螺旋槳和舭龍骨借鑑自黎塞留、讓巴爾、克萊蒙梭及加斯科涅號戰列艦。

此艦有條內部裝甲帶,完全隱藏在船殼板之內,由外無法看見。

魚雷艙壁下方有木楔形式的坐灘龍骨。

上層建築

戰艦科普,法國圖紙艦阿爾薩斯,不受海軍條約限制的最先進設計

上層建築的配置依循加斯科涅號戰列艦,以其原始線圖作為參考。

對於桅杆、設備、細節、管線等的佈置,我們參照了黎塞留、讓巴爾、克萊蒙梭及加斯科涅號戰列艦。

本艦採用旋轉煙囪,能從艦船中軸線旋轉±90度。煙囪的旋轉與位於上層建築後方煙囪的指揮所與測距儀的旋轉同步。蒸汽排放管與輔助鍋爐的煙囪已硬性固定。煙囪配備有活動百葉窗,與讓巴爾號相同。旋轉驅動單元位於煙囪上方。

甲板、上層建築及平臺的扶手是借自黎塞留、讓巴爾、克萊蒙梭及加斯科涅號戰列艦。小口徑防空炮 2х37 附近所用的欄杆為可摺疊型。上層建築前端的第4、5 及 7層甲板安裝有附風向導流板的高裝甲區。探照燈平臺有以鋼管制成、覆蓋帆布的欄杆圍繞。

小艇

依照設計圖放置,小艇模型複製自黎塞留及讓巴爾號。

主炮

戰艦科普,法國圖紙艦阿爾薩斯,不受海軍條約限制的最先進設計

主炮組為三座炮塔,各四管380mm火炮,每支火炮長45倍口徑。炮塔與火炮是依據黎塞留、讓巴爾、克萊蒙梭及加斯科涅號戰列艦複製還原的。

主炮的引導由上層建築前部的指揮所與測距儀協助,配備有13.5m三重測距儀。後備指揮所與測距儀位於上層建築後方,配備有雙重測距儀。這兩個指揮所與測距儀皆與黎塞留號及讓巴爾號戰列艦上的裝備類似。火炮繪圖室位在前部152毫米副炮塔的彈藥庫下方。

主炮塔另配備有14m雙重測距儀。

5m的導航測距儀位於有裝甲的指揮塔頂,也能用於引導主炮。

2個夜間指揮所與測距儀,與加斯科涅號所用的相同,沿著前部上層建築第2層甲板的側邊架設。

本艦有7盞戰鬥探照燈,各裝備直徑120cm的反射鏡。

B船體能夠架設具有監視雷達、可引導火炮射擊的指揮所與測距儀。1945年,只有美國或英國製造的雷達能裝設在本艦上,而黎塞留號戰列艦則裝設了英國的248雷達。

本艦也有清潔主炮炮管的裝置,借自黎塞留和讓巴爾號。這包含起重機、導向裝置附件、繩索存放空間,及盤在軸上的繩索。

副炮

戰艦科普,法國圖紙艦阿爾薩斯,不受海軍條約限制的最先進設計

三座三聯裝152mm炮塔,各有長55倍口徑的火炮管。炮塔與炮管是依據黎塞留、讓巴爾、克萊蒙梭及加斯科涅號戰列艦複製還原的。

起初這些塔座是規劃為高平兩用型。不過,高仰角時很難裝填導致其防空能力大幅降低。這個問題直到1950年代才得到解決,略微超出了我們遊戲的時期範圍。因此即使這些火炮是包括在艦船的長距離防空中,我們也僅考慮以這些火炮作為副炮組。

副炮組的火控由位於船尾煙囪、配備有8m雙重測距儀的指揮所協助。指揮所與測距儀(位於前部上層建築主炮組的主指揮與測距儀之上)配備有6mm雙重測距儀,用於控制防空火力。

在B船體上安裝了有可控制火炮射擊的監視雷達的指揮與測距儀。

高平兩用炮和防空炮

戰艦科普,法國圖紙艦阿爾薩斯,不受海軍條約限制的最先進設計

A船體的高平兩用炮共有十二個100mm/45 Mle 1933雙聯裝炮座,採取金字塔式佈置,沿著船舷佈置在船體中段。

B船體的高平兩用炮共有十二個100mm/55 Mle 1945雙聯裝炮座,取代A船體的炮座。

小口徑防空炮共有十二個37mm/70 Mle 1935 ACAD雙聯裝炮座和十個25mm/60 Mle 1939 “哈奇開斯(Hotchkiss)”雙聯裝機槍。

高平兩用炮的火控由沿著上層建築側邊的四個指揮與測距儀協助。

37mm防空火炮的火控有指揮儀協助,每兩個炮組有一組指揮儀。25mm防空機槍只能局部控制(即靠人力感覺)。

在B船體上安裝了有可控制火炮射擊的監視雷達的指揮與測距儀。在1945年,只有美國或英國製造的設備才能能安裝在本艦上。

在上層建築第7及8層甲板裝備有防空瞄準裝置及其他監控與通訊設備。

高平兩用炮和防空炮

前部上層建築第5層有三個無線電艙室,主控制室位於2號152副炮塔的前方,在2號鍋爐艙上方的裝甲甲板之下。

主拉線天線裝配在桅杆的帆桁與特殊無線電桅杆之間,架設在主炮組的待命指揮與測距儀上。其它天線設置在前端帆桁與裝甲指揮塔之間。

各種特殊天線與其他設備取自黎塞留及讓巴爾號。

測向天線安裝在主桅上,測向站在煙囪上層建築前部的第6層,另有其它天線位在前端擋浪板之後。

監視雷達:英國273型監視雷達設在前桅杆的玻璃亭中(“燈籠型”),主桅杆頂並有其他的英國監視雷達。

艦載機

戰艦科普,法國圖紙艦阿爾薩斯,不受海軍條約限制的最先進設計

與加斯科涅號戰列艦所用最終變化型相同,但採用更具流線型也更精巧的Dewoitine HD.730-bis飛機取代了Loire 130飛機。本艦能容納多達5架這種飛機:3架在機庫,1架在彈射器上,1架在甲板的滑臺車上。 加斯科涅號只能容納4架飛機。

機庫位於主甲板之下,與加斯科涅號相同。

彈射器裝設在船體中軸線上,飛機起重機位於右舷,裝載預備起飛的飛機的滑臺車滑軌設置在左舷。

裝甲和魚雷防護

戰艦科普,法國圖紙艦阿爾薩斯,不受海軍條約限制的最先進設計

裝甲區的側裝甲設置在船體內部,為厚350mm,高5.96m的裝甲帶。從裝甲帶底部邊緣上方1.65m的高度開始,其厚度逐漸減小,至底部邊緣為200mm。裝甲傾斜為15.3度。

裝甲區的前端橫向圍板裝甲在裝甲甲板與前端裝甲甲板之間的厚度為370mm。在此前端裝甲甲板之下,前端橫向圍版裝甲為250mm。尾端橫向圍版裝甲厚度也為250mm。

主裝甲甲板厚170mm,彈藥庫上方則有190mm。

在低於裝甲甲板一個甲板高度的地方,有層40mm的防破片甲板,並有厚50mm的傾斜斜面延伸至主裝帶的底部邊緣。

在裝甲區內,主甲板厚26mm,上層建築第1層厚7mm。

主炮塔座在裝甲甲板上方的厚度為405mm,下方則為85mm。

副炮和高平兩用炮的炮座有厚100mm的裝甲。

主炮、副炮和高平兩用炮的彈藥室以裝甲區的裝甲保護。

在裝甲區後端側邊安裝了帶有傾斜斜面的100mm裝甲甲板。此裝甲甲板在舵機上方的厚度是150mm。

第二甲板通往裝甲區前端的地方裝設有40mm的裝甲甲板,延伸至防撞艙壁。

在上層建築第4及第5層,裝甲指揮塔壁厚340mm,其頂部、甲板及通往火炮繪圖室的管路厚度為160mm。

通往指揮儀的管路有30mm裝甲保護。

主鍋爐排氣道位於裝甲甲板之上與上層建築甲板之下,以50mm裝甲包覆。

主炮組炮塔的裝甲保護與黎塞留和讓巴爾號類似:前端430mm,側邊300mm,頂部195mm且厚170mm,後端為250mm。

魚雷在裝甲區內有雙重(彈藥庫下為三重)底部保護,並有“多層次”邊板裝甲。多層次側邊裝甲構造如下:外側12mm,一個裝滿防水材料的艙室,18mm防水艙壁、燃料、10mm艙壁、膨脹艙、40mm魚雷艙壁、過濾室,和10mm艙壁。船體中央的魚雷防護總深度(從邊板到魚雷艙壁)為7m,主炮彈藥庫附近至少4m。

彈藥放置

主炮彈藥安置在炮塔下方的彈藥庫中,並有裝甲區保護。彈藥會從這裡直接運送到炮塔。

主炮炮彈與裝藥的裝填機是取自黎塞留和讓巴爾號。

副炮彈藥庫設置在後方裝甲區內單獨的艙室中,並位於主炮彈藥庫前部。彈藥會從這裡直接運送到炮塔。

高平兩用炮的彈藥庫(與原始的黎塞留和讓巴爾號對比)位於在裝甲甲板和鍋爐與引擎室之間的炮座正下方(與讓巴爾號臨服役前相同)。所有彈藥庫皆置於裝甲區內。彈藥運送至火炮由升降機協助,彈藥通過甲板艙口裝填。

小口徑2х37mm防空炮的彈藥存放在裝甲甲板下方緊挨炮座之下的彈藥庫內。彈藥直接供應到炮塔,並通過甲板艙口裝填。

2х25mm機槍的彈藥存放在主炮彈藥庫的艙室內的彈藥庫中。戰備彈藥存放在各機槍座旁的34個箱子中,更多彈藥則經由用於裝填主炮彈藥的甲板艙口運送。

戰艦世界中的阿爾薩斯號

戰艦科普,法國圖紙艦阿爾薩斯,不受海軍條約限制的最先進設計

在我們的遊戲中,阿爾薩斯號位於法國戰列艦科技樹的IX級。三座四聯裝炮塔為本艦提供12枚炮彈的齊射,反觀同等級的其它戰列艦,她們只能做到9枚炮彈的齊射。除了這項優點外,副炮的射程為7.5km,對於近距離肉搏相當有幫助。 阿爾薩斯號配備有“引擎增壓”消耗品,這不是常規戰列艦的消耗品,與本艦種其它艦船相比之下航行速度相當高(白板動力在引擎增壓啟動後就高達32.8節)。速度上唯有美國衣阿華號能超過她。藉助此般主炮、副炮及消耗品組合,本戰列艦艦能高效地從遠距離投射火力,不過她最擅長的是中遠距離的交戰。戰鬥中的建議主要目標——巡洋艦和戰列艦。

想看更多的軍事內容,瞭解更新的遊戲內容,關注《戰艦世界》微信公眾號,前往官網網站(http://wows.kongzhong.com/),或者點擊文章下方“瞭解更多”。軍事遊戲,一步到位。

戰艦科普,法國圖紙艦阿爾薩斯,不受海軍條約限制的最先進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