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盈利?先搞清楚市場中你的對手是誰!

在我眼中,市場中的多空,就是兩個流氓大哥在打群架,我在旁邊看熱鬧。

哪一幫贏了,我就衝上去幫他,爆打對方一頓後,揀起散落一地的銀子,然後揚長而去,喝我的啤酒,吃我的小龍蝦...

如此,循環往復,週而復始,無窮盡也!

每天我要乾的事,就是打聽好哪裡又要打架了,帶上瓜子零食小吃和馬紮,準備好口袋,趕緊過去在邊上找個安全的地方坐下,等待出結果的那一刻,再衝上去揀錢。

如果是鄰里打架拌嘴,出不了大事,我能撈的便宜就少點。

如果是幫派鬥毆,往往能撿到不少便宜。

但是如果打架的動靜太大,驚動了公安局,恐怕都要出事情,就看哪個老大能搞得定了,這時候,還是觀望的好。別正在撿錢的時候一起先給關起來,不值得。

至於這兩派為什麼打、那麼死磕,跟我一點都沒關係。

我只關心最後誰被打倒在地。

不牽扯到任何的道德觀、正義感。

那是掙了錢以後怎麼花的時候應該考慮的。

打架的時候,在行情上表現出來的就是震盪,你來我往,一拳一腳,很是熱鬧。

這時候最好就是看熱鬧磕瓜子,千萬別衝上去,省得挨著拳腳,再讓血濺著,不值得。

用專業點的話說,就是:交易思想如果只停留在博弈論和主力論的層面,是較難晉級的。

“做趨勢的朋友” “不要企圖比市場更聰明”等等。這些交易格言大多數人都知道,但真正領會其內涵,並付諸於交易的卻是少之又少。這也是為何市場中多數人很累,還總是虧損,少數人輕鬆,而能夠持久贏利的原因。

交易(市場)應該是自然的,輕鬆的,美好的,和諧的,她是你的戀人,至少也應該是你的朋友,絕不會是你的對手。交易不該是我想要怎樣,而是市場邀請你怎樣,並且這種邀請是如此翩翩有禮簡單明瞭。

如果你的交易過程不是這樣的,那麼你最好不要去交易。

震盪是一種平衡,市場平衡的時候最好不要勉強去做;做的應該是一種不平衡,不平衡才是市場發給你的邀請函——穩定輕鬆獲利的邀請函。

平衡也有區間,區間就有支撐和阻力,有了支撐和阻力便能夠買賣,支撐和阻力中間的那段只剩下不動。

其實,平衡還是不要去動,幹嘛一定要去賺所有的錢呢?

除了錢,這世上還有陽光,白雲,山水,愛情,友情,親情。。。。

市場至所以有平衡,也是給你多一點的時間去享受這些美好的事物。

我們又何必辜負了這位朋友,而要去賺那些辛苦錢呢?何況那錢你也未必一定賺到。

市場確實由人組成,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在我的思想裡可沒有什麼主力啊,莊家啊,散戶啊這些人的概念。

想盈利?先搞清楚市場中你的對手是誰!

從來就沒想過要去賺別人的錢,交易過程對我來說就是——和市場做朋友,市場告訴我應該怎麼走,我就跟著市場走;市場開心了,他就根據我聽話的程度給我以回報;有時候我要耍耍小性子不聽話,他就懲罰我一下,然後我就搔搔頭對市場說:下次聽話下次聽話。

市場是殘酷的嗎?我倒不覺得。他可從沒主動欺負過我,而我要去欺負他,他回應我,那也怪不得市場啊。是我不好。

如果市場真是殘酷的,那我肯定跟他說再見。我做事做人的準則就是要開心,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人生苦短,我是來享受生活的。賺錢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讓自己開心,如果賺錢的過程已讓自己覺得壓抑,我又何必去賺這個錢,反正我又餓不死,只要餓不死我就會覺得開心了。痛苦的賺錢和開心的餓不死,我還是選擇開心的餓不死。

倒也奇怪,我越是這麼想,市場這個朋友越不會虧待我;我越是想自作聰明,越是想從別人口袋裡拿錢,不但常常拿不到,還要倒貼進去。所以我現在是慈悲為懷,值得慶幸得是,好人還是有好報。

我常常在空閒時候作些總結,我覺得在這個市場裡為何總有人要輸,且還不少是聰明人,其實歸根結底的原因是:這些人一直想比市場聰明,想比市場強大,想凌駕於市場之上,唉,都把市場看作為對手了,那市場還會給他好嗎?想想現實生活中,如果你一直把一個人視作敵人,結果會是怎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