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劑致癌、新藥遭質疑,世界名牌拜耳該何處何從?

說到拜耳,也許不瞭解醫藥領域的人都不熟悉。但是說到“世紀之藥”阿司匹林,想必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拜耳就是阿司匹林的生廠商。但最近,身為世界上最知名的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拜耳,正面臨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挑戰。

除草劑致癌、新藥遭質疑,世界名牌拜耳該何處何從?


早在今年2月份,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向拜耳發出了關於其德國勒沃庫森總部生產程序不合標準的警告信。若要解決此問題,那麼拜耳也許要付出營業額利潤減少3億歐元的代價。

8月份,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方面有陪審團裁決,拜耳新收購的孟山都公司被判賠償患癌園丁2.89億美元,約合19.8億元人民幣,這也是數千起美國訴訟中涉及Roundup除草劑與癌症之間關聯的第一起訴訟。對此,孟山都公司表示不認同裁決,會提起上訴。

除此之外,拜耳的新藥研發遭遇了不少社會人士的質疑,其消費者護理業務也呈現出整體下滑的趨勢。

小七認為,品牌在做大做強之後,在持續擴張的過程中遇到挫折與問題在所難免。企業應該採取合理的措施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並通過內部機制的改革以及生產工藝更新,來提升產品的品質,維護品牌的口碑以及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