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2亿包!55岁行业老兵开创酸奶新品类,卖疯了!


1年2亿包!55岁行业老兵开创酸奶新品类,卖疯了!


1年2亿包!55岁行业老兵开创酸奶新品类,卖疯了!


今年55岁的魏立华,在23年前创立了君乐宝乳业集团。去年,君乐宝营收102亿元,成为中国又一家百亿乳企。

这还不算让他最高兴的事。

他最高兴的,莫过于君乐宝去年7月份推出的“涨芝士啦”酸奶,不仅开创了芝士酸奶这一新品类,还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卖出了2亿包!

1年2亿包!55岁行业老兵开创酸奶新品类,卖疯了!


但最近,他有件不太顺心的事。他发现,体重常年74公斤的他,竟长了6斤,把他急坏了。

注重健康的他决定减重。三分练七分吃,据他分享,他除了每天坚持跑步,还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主要秘诀是早饭和午饭只吃八成饱,最重要的是每天坚持喝“涨芝士啦”酸奶,让自己吃的又少又健康。就这样,15天时间,他瘦了3斤。

如此身体力行为自家酸奶做代言,因为他是真想把芝士酸奶推广开来。

中国人不爱吃芝士,很多人不习惯那味儿,但在乳业多年的魏立华很清楚,芝士是好东西啊,于是他和他的团队,愣是开辟了芝士酸奶这一品类,希望能稍稍改变下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可能他都想不到,新品能一炮而红。

23年来,他想不到的事,太多了。

1


门外汉入行,没想到一干23年

1995年前,魏立华应该想不到他会和乳业扯上关系。

他学的是农业机械专业。1988年,他放弃河北省农业厅的“铁饭碗”,选择下海,做的就是农机检测仪生意,很快赚到第一桶金,但这行业容量有限,魏立华又不安分起来。

他听在幼儿园工作的妻子说,小孩爱喝酸奶,于是立马给大学老师打电话,找了个懂食品配方的老师指导他。

1995年,他靠着一台酸奶机、两辆三轮车、三间小平房起家,创立了君乐宝。

刚开始时,魏立华蹬着三轮,跑遍了石家庄的大街小巷,四处推销,但因为没名气,一天下来都卖不出去几包。

为了打开局面,他去了一家生意红火的冷饮店,和老板聊天,无偿帮忙。时间久了,老板终于同意帮君乐宝酸奶做代销。君乐宝这才慢慢起来了。

一个原本的门外汉,渐渐站稳脚跟。

回过头看,半路出家反倒帮了他。首先是质量抓得狠,因为丝毫不敢大意。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办公室亲自品尝当天的产品;其次是思维活跃,创新力十足,从乳酸菌饮料、红枣酸奶、再到纯享酸奶,“涨芝士啦”芝士酸奶,君乐宝几乎一直都冲在了酸奶行业的最前面。

往后他有很多当时想不到的事,就是这两点坚持带给他的。

比如君乐宝的婴幼儿奶粉。本来君乐宝不做奶粉,但魏立华为争一口气,迎难而上,用上了全球顶级的奶源、设备、原辅料和管理体系等,结果不到五年时间,奶粉年销售额即将冲击50亿元,还卖到了香港澳门。

1年2亿包!55岁行业老兵开创酸奶新品类,卖疯了!


再比如他参与研发的第一款乳酸菌饮料,卖了23年还供不应求,还有个产品叫乐钙酸奶,也火了23年,这在行业里非常罕见。

曾经的外行,早已变内行,专业度不可同日而语。但外行的好东西,魏立华也没丢。

这次的“涨芝士啦”酸奶,从研发到上市后的火爆,就是因为“内外兼修”。

2


浪费了800万,赚了个品类冠军,值!

研发新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魏立华有他必做的原因。他很注重健康,除了每天跑步十公里,还坚持每天喝酸奶。在他看来,酸奶营养丰富、美味、易吸收,还含有大量的益生菌,是非常适合日常饮用的营养食品,可谓“美味健康一起来”。

推己及人,他希望所有人都能重视健康。作为一个企业家,他能做的就是研发更好的产品,去引导国人向更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发展。

芝士向来有“奶黄金”之称,具有营养高、奶香浓、口感细腻等特点,在欧美国家乳制品消费市场占据半壁江山。魏立华想,“十斤牛奶才出一斤芝士,芝士营养价值这么高,我们为什么不能引导中国人多吃芝士?”这才有了“涨芝士啦”酸奶最初的研发动力。

1年2亿包!55岁行业老兵开创酸奶新品类,卖疯了!


彼时,国内芝士酸奶品类还处于空白状态,做起来难度很大,且前途未卜。

但决定去做,就不再回头,这是魏立华的风格。当时做婴幼儿奶粉时,别人都劝他别用君乐宝这牌子,万一失败了,连酸奶都没法卖了,但他非要用,破釜沉舟。

做芝士酸奶,没那么大风险,不过魏立华仍小心翼翼,就像他刚入行那样,每个环节都不敢大意。

这次研发,走的还是老路子,那就是狠抓质量。

1. 研发能力

魏立华很注重产品创新,这考验的是企业的研发能力。

君乐宝每年在科研方面投入占总销售额的5%,先后完成创新项目150多项。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乳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还获批了国家级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担当国家十三五科研计划的课题开发。曾获得PDMA(产品研发及管理协会)颁发的“卓越创新企业特别奖”,这是近三十年来首次有中国公司获得这一殊荣。

这项硬实力,是成功研发“涨芝士啦”酸奶的基础之一。

1年2亿包!55岁行业老兵开创酸奶新品类,卖疯了!


2. 人才储备

在酸奶领域多年,君乐宝里人才济济,而且令魏立华自豪的是,很多人在君乐宝,十几年来能坚持在一个岗位上,把一件事做透,魏立华称他们为“君乐宝的工匠”。

除此之外,君乐宝还与很多国外的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经常与国内外同行业研究开发机构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培养企业人才。魏立华先后聘请了很多外国专家担任公司的技术顾问。

有这样的研发条件,并不代表能一帆风顺。“涨芝士啦”酸奶的诞生,耗费了研发团队两年多时间,期间做了3618次调配试验,这才最终调配出符合国人口感的产品。

3. 生产设备和原材料

君乐宝的酸奶工厂,集合了美国斯比克、德国BOSCH、瑞典Tetra等顶尖技术,车间洁净度达到药品工厂标准。瑞典爱克林集团的CEO,Peter L Nilsson在参观完君乐宝的酸奶工厂后说,“我原来认为君乐宝是世界最好的工厂之一,今天可以把这‘之一’去掉了。”

1年2亿包!55岁行业老兵开创酸奶新品类,卖疯了!


甚至在产品包装上,魏立华也下了狠功夫。这次“涨芝士啦”酸奶的包装,用的是爱克林的包装。君乐宝与爱克林的合作,始于2003年,当时正在筹建生产车间的君乐宝,刚花了800万元从西班牙购入相关设备,爱克林时任总裁找到魏立华,洽谈了一个小时,魏立华发现爱克林的包装更环保、轻便、保鲜,动心了。于是800万元的设备还没开箱就被他扔到库里,十几年后当废铁卖了3万元。那一年君乐宝的销售额才3亿元。

原材料方面,牛奶全部来自精选牧场,各项关键指标都优于欧洲标准。另外,“涨芝士啦”酸奶里的芝士、乳清蛋白、菌种,也全部来自全球顶级供应商,例如菌种是来自全球第一的科汉森。

1年2亿包!55岁行业老兵开创酸奶新品类,卖疯了!


4. 消费者说了算

魏立华追求的是高质量发展,他给君乐宝定了四个最:质量最优、品牌最强、社会最放心、消费者最满意。

所以,800万元的设备,说不用就不用。同样,为了这目的,在新品上市前,魏立华有个标准,那就是至少得有80%的消费者喜爱该新品。这次“涨芝士啦”酸奶也是这待遇。

1年2亿包!55岁行业老兵开创酸奶新品类,卖疯了!


芝士+酸奶的组合,几乎没有消费者尝试过。因此这次新品测试,君乐宝先后进行了12轮、3万消费者口味测试,最后有91%的人,打了4颗以上推荐星。

这还没完,魏立华又安排在5个城市进行了3个月的试销。当得知反馈良好,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下。

说到底,“涨芝士啦”酸奶能火,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把每个环节都做好——从研发到生产,再到测试、上市,都是如此。

现在的“涨芝士啦”酸奶,在芝士酸奶品类市场占有率高达82%。由此,君乐宝又成功开创并占据一个品类。

但魏立华的野心,不止于此。

3


野心不小!要卖20亿包?

虽然芝士酸奶是个新品类,但魏立华对它很有信心。

一个是消费升级。

这段时间流行消费降级,其实在该花钱花心思的地方,国人一直在升级,看看在对更有品味的生活方面的追求,和日益增多的境外游人数,就知道了。一包“涨芝士啦”酸奶180克,在京东商城零售价4.2元。售价合理,营养却更高,这很符合当下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

1年2亿包!55岁行业老兵开创酸奶新品类,卖疯了!


另一个是一组数据。

有调查显示,我国的人均饮奶量,尽管已从二十年前的不足6公斤,提高到36公斤,但仍不足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不足亚洲人均的二分之一。这说明,未来市场相当巨大。

所以魏立华对“涨芝士啦”酸奶的期待是,“未来几年要卖20亿包!”

具体做法,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产品布局,加大创新与研发力度,从消费者需求出发,针对不同人群深耕细化,建立品类发展矩阵; 二是产能布局,引进国际顶级工艺设备,实现40万吨年产能; 三是品牌布局,借助大媒体、大平台,整合传播资源,推动“涨芝士啦”品牌提升。


其实作为芝士酸奶的开创者,君乐宝已经发挥出了先发优势。目前,“涨芝士啦”酸奶覆盖了20个省份,35万个销售网点,辐射10亿消费人群,很有潜力。

1年2亿包!55岁行业老兵开创酸奶新品类,卖疯了!


不过魏立华没忘记,这一切都离不开好产品,只有用好产品高质量发展,才有好市场。

“君乐宝奶粉5年能卖50亿,不是我本事大,也不是君乐宝这帮人本事有多大,是君乐宝做的产品好。这次我们芝士酸奶再一次验证,高质量发展市场大有空间!”

一直保持高质量,就像减肥、跑马拉松一样,很难。魏立华用15天时间减了3斤,还有3斤要减。55岁的他,还跑马拉松,也许是热爱,也许是逼迫自己养成运动的习惯,就像做产品时,你必须习惯各种吹毛求疵、让人崩溃的时刻。

1年2亿包!55岁行业老兵开创酸奶新品类,卖疯了!


减肥时,吃饭要少油少盐,毫无乐趣;跑马拉松时,越到后头越痛苦、枯燥,稍一松懈就想放弃。在快放弃的时候,想想当初为什么开始,也许会有股力量涌出,能让你坚持再坚持。

爱跑马拉松的企业家,

耐心不会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