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沁陽東關懷梆劇團基本沒有停止過演出,很受羣衆歡迎

清朝末年(公元1900年),東關村就有懷梆戲了,當時一些愛唱愛打愛拉的民間藝人,如:王遷臣、鄧關雲、龐建章、龐建喜、陳五、馮永堂、張驢、宋金虎等,自發組織演唱,他們閒集忙散,由馮永堂負責(稱老會頭),張驢司鼓,宋金虎拉板胡(胡胡),宋三豹拉大弦(尖弦),經常聚集唱“圍鼓圈”。

幾十年來沁陽東關懷梆劇團基本沒有停止過演出,很受群眾歡迎

延至上世紀四十年代前後,一批優秀演員湧現於懷梆劇壇,他們是王存一、馮長江、鄧永祥、鄧作彬、張金明、王德喜,申豔堂為團長,張金明司鼓,宋長雲、劉春祥拉弦,他們自籌資金購買服裝道具、樂器等。由原來的“圍鼓圈”登上高臺演出,從此造成了影響,吸引了更多愛好者參與演唱。

幾十年來沁陽東關懷梆劇團基本沒有停止過演出,很受群眾歡迎

時至1952年,抗美援朝的沁陽子弟兵想聽家鄉的懷梆戲,我們根據上級領導的要求,隨時集中演員樂隊錄音,便儘快滿足了戰場上士兵的願望。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劇團的服裝道具在“破四舊”中被紅衛兵付之一炬,古裝戲被禁演,我們重新組織起了“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除了每天唱語錄喊標語外,還排了一些現代小戲等。

幾十年來沁陽東關懷梆劇團基本沒有停止過演出,很受群眾歡迎

1978年,“四人幫”倒臺後,黨的十一居一中全會召開了,我們的懷梆劇團迎來了又一個春天,龐見喜之子龐小國便果斷地把老藝人鄧振香、鄧作彬、馮振愛、馮慶堂等重新組織起來,並吸收一批懷梆愛好者,重振了懷梆雄威,於是大家集資捐款購置演出設備,包括燈光音響、幕布等。鄧永玉、申寶三、馮長忠等慷慨解囊積極支持恢復劇團。

幾十年來沁陽東關懷梆劇團基本沒有停止過演出,很受群眾歡迎

這時,大家推選申永和為團長,曹秀花、吳秀榮為女團長,並聘請早已離開劇團的李清林負責排戲兼司鼓,從此東關懷梆劇團恢復了原來的演出面貌,經過大家的積極努力,重新排練了幾個大戲便開始演出。不僅在當地演出,還經常到外縣的一些農村獻演,包括到山西的陽城一帶,很受歡迎。

幾十年來沁陽東關懷梆劇團基本沒有停止過演出,很受群眾歡迎

1998年,東關的懷梆新秀不斷湧現,比如聶五、鄧小雨、申應存、陳榮花、申有珍、龐小些等。並聘請宋玉富,吳來春,龐應雷、王德喜等為顧問起傳幫帶的作用,由張國有、聶五為團長,他們再次籌資購買了現代化音響設備,而且自制了10米×10米的一個新式流動舞臺,從而極大地方便了自己的演出。

幾十年來沁陽東關懷梆劇團基本沒有停止過演出,很受群眾歡迎

幾十年來,東關懷梆劇團基本沒有停止過演出,每年春節除了參加市裡的活動外,還要在本村的舞臺上演出三至五天或十天不等。多次參加市裡組織的戲曲會演,並獲多項獎。

幾十年來沁陽東關懷梆劇團基本沒有停止過演出,很受群眾歡迎

2004年在焦作市“梨園風”演出開場戲受到好評,並被錄像。2005年4月份(三月三),在新任團長龐士鎮的帶領下,參加焦作市舉辦的首屆“神農杯”懷梆戲曲大賽中演出《燕王徵北》榮獲一等獎,龐小望、陳榮花獲得優秀演員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