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推區塊鏈課程?能解決缺人問題?

最近為解決我國區塊鏈缺人才的現狀,很多大學都開設區塊鏈課程:浙江大學就開設《區塊鏈與數字貨幣》;西安交通大學開設《區塊鏈原理與應用》;《同濟大學》參與中國人民銀行區塊鏈研究,成功孵化了多個區塊鏈創業項目。然而,區塊鏈技術不僅僅是開課程就能搞定的,區塊鏈技術需要的是密碼學、金融學、編程、加密算法、存儲、通信等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入門門檻非常高。那麼,在現有的高校體制下,開設“區塊鏈”課程是“跟風炒作”?還是完善了區塊鏈人才培養體系呢?

大學推區塊鏈課程?能解決缺人問題?

區塊鏈人才不足,開發人員難求

根據目前的市場需求來看,區塊鏈工程師普遍要求為:熟練掌握GoLang,C++,JAVA等主流區塊鏈系統開發語言;掌握一種或多種區塊鏈(Bitcoin,Ethereum,HyperLedger Fabric等)相關機制與原理;理解各類主流的共識算法,包括不限於PoW,PoS,DPoS,PBFT,Paxos,Raft等;瞭解主流NoSQL數據庫的原理與使用,特別是KV型數據庫,包括不限於LevelDB,RocksDB等;這幾大要求是硬性條件,而精通密碼學和分佈式計算人才的要求,普遍較為缺少。可見,區塊鏈市場的人才需求主要是具有實戰和開發經驗的人群,且在理論知識和區塊鏈開發語言方面具有較強的要求,這就需要高校的課程開設為多種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相結合。從目前來看,在區塊鏈人才缺少的情況下,相關的區塊鏈課程培訓,也就略顯心有餘而力不足,

大學推區塊鏈課程?能解決缺人問題?

人才競爭加劇,培養體系需完善

國家在人才方面的培養探索,其實一直並沒有停止。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原司長王熾昌也曾表示:“人工智能現在要從小學開始進行這方面的教育,要列入到課程裡面。那麼以後區塊鏈很可能也要那樣做,到了一定的程度,對於社會、對於學科、對於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影響的時候,也要那麼做。”產銷結合,校企聯合成為未來人才培養的新趨勢,在人才培養上國家的政策引導作用很大。相應的人才培養體系也在不斷的完善。目前的區塊鏈人才,多為國外迴歸或企業自行培養、學習或引進的人才。國家教育輸送的相關人才,需要得到更多的鍛鍊才能實現企業的需要,人才培養時間週期和需求需要進行相應的體系控制。

大學推區塊鏈課程?能解決缺人問題?

國家目前加強對各類需求的針對性研究、科學性預測和系統性,調整人才輸送結構,集合資源培養高精尖人才,強化科研育人等措施,且推出的“雙一流”建設引導。輿論環境,市場引導,技術成熟等,需要教育體系作出相應的支撐。從目前的區塊鏈技術情況來看,高校的課程反應較快,但是在應用開發的過程中,需要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實際工作經驗以及足夠的學習能力。如果學完了大學課程,還需要在培訓班回爐再造,對於學生、企業和國家都是得不償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