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9月18日下午,栖霞区召开全区“放、管、服”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区委书记邢正军,区委副书记、区长黎辉,区委副书记张志超出席会议。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各街道工委书记参加会议。



会前,邢正军一行赴燕子矶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迈皋桥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区政务服务中心现场调研“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

栖霞区政务服务中心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栖霞区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于2006年4月30日,2018年1月搬迁至仙林商务中心。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中心由A、B、C、D、E五个大厅和一个人才落户厅组成,分别为A厅民生服务大厅、B厅税务服务大厅、C厅注册服务大厅、D厅公安服务大厅、E厅自助服务大厅和投资代办中心。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中心服务面积达3800平方米,进驻29个部门,设有107个服务窗口,窗口工作人员139人,可受理380项事项,日均接待群众3000人次,日均办件量2000多件。

燕子矶街道为民服务中心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燕子矶街道于2014年成立为民服务中心,可办理人社、民政、市场监管、卫计、残联、老龄等103项服务事项。前台工作区共设16个对外窗口,其中2个个体税收窗口,1个党群服务窗口,2个商事登记窗口,7个全科社工窗口,4个公安服务窗口。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目前,街道已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开通一网通办事项89项,不见面审批微信2.0启用后,可办理不见面事项132项,总办件量1132个。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同时,街道大力推进代办陪办服务,针对一些特殊人群进行代办服务,对代办结果进行评议。自新大厅建立以来,累计办件量1万余件,代办1100件,联网联办950件,日均接待量近150人次,各类项目全部按时办结,满意率98%。

迈皋桥街道为民服务中心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迈皋桥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由迈皋桥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和网格信息指挥中心组成。 中心自2016年6月16日试运行,大厅内设12个窗口,涉及计生、民政、残联、劳动等部门。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结合辖区内实际办件需求,中心对外开放了4个政务全科窗口,1个便民窗口。4个政务全科窗口能够办理包含民政,计生,残联,劳动,工商等8大类别共计103项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此外还能够接待档案、国地税、司法等11大类共计33项创新服务事项。其中能达到“不见面审批”事项有92项。

全街道建成投入使用标准化便民服务室16个,建成至今共接待群众3100余人次,办理和代办业务1010余件。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会上,区编办、区政务办、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等单位就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做交流发言。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用户思维 服务至上 人民中心

邢正军就进一步深化全区“放、管、服”改革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 提高标准、深化改革。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大会精神,围绕“在全国、全省争先进、走前列”的目标,换位思考、对标找差、提高标准,在执行好《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100条》的基础上,探索改革新的高度、更优路径,以永不停步的精神状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


  • 问题导向、优化机制。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优化工作流程,通过梳理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更加科学的工作机制。要树立“用户思维、服务至上、人民中心”的理念,通过完善大数据分析、不见面审批、陪办代办、综合行政执法等既有改革成果,让更多群众在接受服务中感受到“放、管、服”改革带来的实惠、便利。


  • 加大力度、注重实效。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基础创新相结合,发挥区级统筹和基层探索两个优势,建立牵头部门会商、分管领导协调、主要领导研究、领导小组会议讨论等分级分层“解难题”工作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层层研究解决,确保各项工作务实高效。


邢正军强调,改革无尽头、永远在路上,全区上下要坚定信心、狠下决心将“放、管、服”改革工作作为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力求更高标准、取得更大成效,努力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黎辉强调,要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打造“放、管、服”改革示范样本;要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要加强执法监管,努力探索整合辖区多方力量,实现一支队伍管全部;要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推进预审代办及容缺审批,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栖霞区以建设营商环境最佳区为目标,按照“权力让渡、力量整合”的思路,突破传统组织架构束缚,推动向基层放权、向窗口授权、向社工赋权,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全科政务、在线办结高效服务的“不见面审批”、重心下移责权一致的综合行政执法、政府跑腿企业不跑的代办陪办,环环相扣,彼此呼应,构成了推动和完善“放管服”改革的一整套组合拳,推动改革由点向链、由线向面,由碎片化向集成化转变,实现高效审批与科学监管的无缝对接,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率先在全省打造出“放管服”集成改革的“栖霞样本”。


在全省率先推行全科政务服务模式

实现一个窗口、一台电脑、一名“全科社工”

即可承接进驻区街服务中心的所有业务。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2017年开出全国首份“不见面审批”营业执照。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今年3月升级上线“不见面审批”2.0版

区级审批许可事项不见面办理实现100%全覆盖,

3.0版本正在提速上线。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开全国先河,

实行“检查权与处罚权”相分离的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创新实施“批管同步”,

超过98%的违法行为都能解决在萌芽状态。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在区、街、园区服务中心设立综合代办窗口,

建立三级代办体系,

免费提供“保姆式”全流程服务

深化“放、管、服”改革,栖霞持续发力!


街道代办员、综合执法队员、网格员

能够熟练使用“不见面审批”系统,

随时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