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已久的袖中奇珍——鼻煙壺

在世界上,中國素有「煙壺之鄉」的稱譽,其中鼻菸壺以其精巧卓絕的製作技術,被稱為「集多種工藝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藝術品」。

失傳已久的袖中奇珍——鼻菸壺

十九至二十世紀 鼻菸壺十三隻

它集我國的燒瓷、瑪瑙、料器、玉石、水晶雕琢、金漆鑲嵌、雕漆,景泰藍、象牙、竹木雕刻、金屬工藝、書法、繪畫等各種工藝技術於一身,成為我國工藝美術的一個濃縮的結晶,它便是鼻菸壺。

鼻菸壺為盛裝鼻菸之容器,鼻菸係一種菸草製品,原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歐洲傳入中國後,加工轉化後成為粉末狀藥材,吸聞之後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聞鼻菸在各階層更是蔚為風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國的藝術風格,發展出匠心獨運的各式鼻菸壺,在清代美學工藝上大放異彩,成為清代藝術的重要表徵之一。

失傳已久的袖中奇珍——鼻菸壺

料胎鼻菸壺十三隻

我們最早的吸菸方式和今天是不一樣的。今天大部分人吸菸都是菸捲,往前推起碼都是菸袋;在南方的鄉村,很多人則吸水煙。而我們最早期人類吸食菸草,主要是吸鼻菸,現在去印度就有可能看到有人仍在吸鼻菸。鼻菸雖然很少人吸了,但是裝鼻菸的鼻菸壺是在中國發揚光大,現在還是相當有人氣,很多人願意收藏,已經變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獨特的藝術品。

在清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可以吸食鼻菸,鼻菸壺變成社交中展示的工具,以彰顯自己的身份。那時沒有菸草的牌子,人們就展示手中的壺,翡翠的、白玉的,人與人之間有這種暗自的比較。

失傳已久的袖中奇珍——鼻菸壺

比如,鼻菸壺中有很多顏色是非常鮮豔的,尤其玻璃器。玻璃器是西方人傳給我們的,所以中國人拿到這件東西就覺得特洋氣,就互相比較。你拿山楂紅的,我拿雞油黃,還有人拿蔥心綠、寶石藍……人們會去炫耀這件東西的優點,所以,鼻菸壺拿出來,就是一個人的身份。

我們過去對鼻菸壺這種文化不太重視,認為這是雕蟲小技,所以大量的鼻菸壺都流往了歐洲,今天真正好的鼻菸壺,應該說歐洲的藏家手裡佔了絕大部分。

失傳已久的袖中奇珍——鼻菸壺

十九至二十世紀 鼻菸壺十二隻

雍正,是我國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也是大清王朝的皇帝,雍正的勤政愛民更是受到了萬民的敬仰。雍正皇帝為了國計民生的緣故,極力倡導禁止菸草的種植和吸食,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雍正帝卻與鼻菸和鼻菸壺結下了不解之緣。

雍正以前的皇帝是不吸菸的,包括鼻菸也不聞。但作為一向標榜“敬無法祖”的雍正帝,正是在倡導禁止菸草的時候,自己卻染上了聞吸鼻菸的嗜好,這似乎是有違祖制的。然而,我們還應客觀地加以分析,由於鼻菸的聞吸這一現象在清代上流社會已成為一種時髦的時尚,作為封建社會的皇帝,染此嗜好,自然是無可非議的事情。另據清宮檔案記載,雍正帝不僅嗜好鼻菸還特別的喜玩鼻菸壺,他曾下旨為他燒製鼻菸壺,並親定式樣。

失傳已久的袖中奇珍——鼻菸壺

大概愛好也是會遺傳的!乾隆皇帝同樣沒有例外的也愛上了鼻菸壺,並且有一次大臣進獻鼻菸壺後,和珅由於太喜歡竟進宮將之偷走!如此膽大包天,但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鼻菸壺在當時的受歡迎程度。

事實上,鼻菸壺這樣小巧、別緻、方便攜帶的收藏品價位相對適中,而且與繪畫、書法等相結合更使其富有收藏價值。近兩年來各大拍賣公司紛紛涉足鼻菸壺等小眾藏品拍賣,幾十上百萬元的天價並不罕見。

玉雕裡的鼻菸壺

失傳已久的袖中奇珍——鼻菸壺

鼻菸壺歷史悠久,製作工藝積澱深厚,演化有緒,玉雕鼻菸壺更為收藏家青睞。嶺南薈萃瑪瑙鼻菸壺的匠人代表李克生老師,經長期探索、研究,重拾瀕臨失傳的“水上漂”掏膛技藝,製作了精美絕倫的瑪瑙鼻菸壺。器身雖然尺寸小巧,卻兼具中國傳統藝術的全部技藝,融掏膛、陰刻、高低浮雕、篆刻等玉雕技法,製作極精妙,造型優雅大方,獨具特色。

失傳已久的袖中奇珍——鼻菸壺

失傳已久的袖中奇珍——鼻菸壺

失傳已久的袖中奇珍——鼻菸壺

其精絕之處是建立在壺壁極薄這一基礎上。通過極小的壺口,卻將壺身掏至薄胎,達到壁薄如紙,輕若無物,入水即漂,令人歎為觀止。這要求在製作過程中不能急於求成,要對雕刻工具的力度及內膛厚度把握精準,協調每個部位的厚度,否則前功盡棄。

失傳已久的袖中奇珍——鼻菸壺

失傳已久的袖中奇珍——鼻菸壺

失傳已久的袖中奇珍——鼻菸壺

鼻菸壺傳承至今不僅實用,更是藝術品,這要求玉雕師創作前必須以相石之法選好石料,憑藉經驗和靈感 ,依據石材因勢象形完成藝術構思,這所依靠的不僅是匠人的直覺,更是日復一日的經驗積累,只能用心沉澱,不斷實踐,或隨勢取形自然成景、或鐫刻雕琢遺蹟得神而現等,才能完成一件精巧、細膩、和諧、完美的鼻菸壺藝術品。因此要求非常人的細心、耐心和一顆玲瓏心才能做好這一項高超絕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