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個人住,是第幾年了?

你一個人住,是第幾年了?

現在,正處於陽曆年初、農曆年尾的尷尬時間,面對著新一年的開始,同時也面對著舊一年的結束。回想這一年跟原來有什麼不同,大概是,開始習慣一個人的生活。

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背井離鄉,到大城市中去尋求更多的發展,完成更多的期待;當晚婚成為一種社會現象,甚至連結婚都成為一種選擇,而不是必須。

我發現,獨居,成了很多人的生存狀態。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的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2015年全國一人戶家庭數佔總戶數比例超過13%,如今有超過5800萬人一個人生活。

當然,獨居現象並非中國獨有。數據顯示,美國有3100萬人獨自生活,這個群體在過去10年擴大了30%。在瑞典、挪威、芬蘭、丹麥,近45%的住戶都為獨居者;日本也有約30%的住戶獨自居住。

關於獨居生活,有人視其為天堂,自由獨立;也有人避之不及,覺得孤獨且缺乏安全感。

不知道,此刻,主動或者被動選擇獨居的你,獨居幾年了?過得怎麼樣?是甘之如飴還是想要拼命逃離……

每個人,都曾渴望過一段獨居時光

好友玥兒形容起她的獨居生活,說“仿若鳥入叢林,充滿了自由氣息”。

玥兒的母親出生在老式的知識分子家庭,又是大學教授,對她的坐立行走,都有刻板的要求,所以玥兒在種種規矩間長大,用她自己的話說,叫“身體和成績都被管得很嚴”。

比如,喝湯聲音不能太大,吃菜只能吃自己面前的那盤,看電視也不能在沙發上“葛優躺”,會被訓斥“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從小考試,只要不是100分,就會被打手心,如果是因為粗心犯錯,則加倍。

在這樣被“高度管理”的家庭中長大,玥兒從很小,就盼望能夠一個人生活,自由自在,“最好,誰都別管我”,玥兒說。

所以,當她大學畢業第一年,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獨居,終於進入了自己夢想多年的“自由天堂”:

在這樣獨立的、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想看書的時候,不用擔心被人干擾;

想熱鬧的時候,隨時約幾個朋友,來一個小型聚會;

平日裡,想玩到幾點就玩點幾點,沒有人叱問為什麼這麼晚回家或者夜不歸宿;

傷心的時候,只要關上門就可以放肆地哭,不用擔心別人的眼光;

工作一週累了,買一堆零食,配著一部電影,隨意地窩在沙發裡,就是一個完美的週末。

常常聽玥兒談起,現在的獨居生活,幾乎是小時候,夢想的生活的模樣。

對於那些主動選擇獨自生活的人來說,不被約束,能按自己的想法打造自己的獨有空間,所有的時間歸自己所有,不被幹擾,就是選擇獨居最好的理由

自由的空間裡,有躲不開的孤獨

你一個人住,是第幾年了?

孤獨,是獨居的人,躲不開的主題之一。

問過獨居的朋友,有哪些時刻,讓你恨不得下一秒就結束獨居生活,他們說:

看綜藝節目,笑到岔氣,想拉個人分享,卻發現屋內空空;

收拾冰箱,發現前幾天買的蔬菜,還沒來得及吃就又壞了;

點外賣,選了半天,發現怎麼都湊不夠起送費;

某天下班,因為太累,直接躺在床上睡著了,半夜醒來,發現燈亮著,自己和衣而睡,不禁悲從中來;

有一次忘了拿鑰匙,明知屋內沒人,還拼命砸了半天門,才認命似的叫了開鎖公司;

聚會散場,總是不願意太早回家,熱鬧和清冷之間差距太多;

生病的夜晚,總是格外難熬。

不知道,以上這些孤獨時刻,你體會過幾分?

獨居,除了孤單,飲食和健康也成了不得不關注的問題。因為一個人吃飯,時間不規律,餓了才想到要吃,吃也只是草草了事

一項來自瑞典的研究發現,獨居者比群居者擁有更糟糕的營養狀況。由於沒有與之共餐的人,對於很多獨居者來說,吃飯就變成了一項任務。

這不但可能會形成進餐時間縮減,飲食結構單一,食量暴增/爆減,還有可能因為社會孤立感等心理問題造成的吸收率下降等一系列問題。

安全感的缺失,也是獨居者,尤其是獨居女孩所要面對的一大問題。想到一個閨蜜曾經說起:

獨居以後,幾乎每天晚上睡前都會把門窗檢查三遍以上;

在小區裡,碰到前來問路的人都會戰戰兢兢,生怕對方尾隨;

晚上,碰到不知名的陌生人敲門,更是如臨大敵,整個人迅速進入戰備狀態;

而防狼噴霧,也在獨居的第三天,就早早備好……

如何過上高質量的獨居生活?

你一個人住,是第幾年了?

不得不說,有些人是天生適合獨居的。如果你:

  • 秩序感極強,對每件物品如何擺放都有強烈的要求;

  • 有豐富的愛好,可以把獨居的生活裝滿;

  • 不管獨居與否,都生活規律,且對時間管理很有心得;

  • 對自我獨立空間要求高,不喜打擾。

若以上幾條全部符合,請堅定地過好你的獨居生活,大可不必在意別人“你一個人生活,會不會很可憐”的眼光……

如果你,只是因為暫時找不到一起生活的人,被迫成為一名獨居者,也可以,試著重新開始,經營自己的獨居生活,讓它充實豐盈。

  • 獨居的你不一定要成為獨行俠

獨居從來不意味著閉門謝客,離群索居。相反,你只是選擇了一種進退自由的生活方式

你大可以在下班以後,跟同事約一份啤酒、烤串,也可以在週末,和趣味相投的人,來一場近郊的旅行。然後,在充分的社交之後,再回到自己的天地,修養、充電。

  • 好好與自己獨處

毛姆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喜歡閱讀的人,大多對獨居生活有某種鍾愛。

其實,不管獨居與否,我們每個人都註定會有許多與自己相處的時光,培養一個能讓自己愉悅的興趣愛好,是抵禦孤獨,愉悅自己最好的方式。

  • 學一點廚藝

一個人的生活裡,只要“胃”是滿足的,生活都不會太差。

曾經朋友說起,有一段時間喜歡上了熱湯麵,每天,熱乎乎的給自己做碗麵,搭配各種丸子、蔬菜,就覺得這樣的生活,一直過下去就很好。

如果你實在不喜廚房,買一個簡單的燉湯鍋,在週日的上午,給自己準備一份熱湯,哪怕搭配外賣吃,生活的幸福感都會增添很多。

  • 時間管理的能力,是獨居者的好朋友

很多人,一旦進入獨居生活,以為沒有了限制和干擾,就可以肆意揮霍。但結果是,一次次無所事事帶來的沮喪,反而讓自己進入自責、情緒低落的狀態

和自己相處,不是一個人浪費時間,而是探索自己,和自己對話,還覺得時間不夠用。

所以,獨居的你,其實更需要一份時間表。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有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感,自會有一種,對生活的滿足感,讓你從心底愛上自己,愛上自己的獨居生活。

願你,一個人住,也能很快樂!

作者 | 若杉,心理諮詢師,專欄作者。新書《閱己:做自己的心理顧問》已上市。個人公眾號:若杉生活(Rosan_lif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