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難相愛,畢竟都有各自的手機

“我們很難相愛,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手機”;

“你並非一無是處,至少還會熬夜玩手機”;

“如果你在地鐵上,看見一個憂鬱而深沉的黑衣男子,安靜地站在那裡,那一定是他的手機沒電了”;

……

關於人和手機關係的段子,網絡上隨處可見,它一方面是出於人們的惡搞,與此同時,也是展現出了手機帶給人們深刻的人際關係變化。

01

手機,是每個人的理想避難所

我們很難相愛,畢竟都有各自的手機

小慧是我的一個來訪者,也是一位嚴重的手機依賴患者。用她自己的語言描述:“下班回到家,除了吃飯洗澡,一直到睡覺前的時間都在玩手機”

小慧說其實也知道自己沒看什麼有價值的信息,通常都是刷一刷微信、逛一逛淘寶,時間就沒了,雖然她很想把時間放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比方說看書,或者和家人交流,等等,但是她就是做不到。

你有沒有像小慧一樣的困擾?你想過,為什麼會放不下手機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來做一個情境思維實驗

請想象一下,如果把你關進一間空蕩蕩的房間裡,你可以有充足的睡眠、也會定時給你送上美味的食物,但是你不能出這間房,也沒有人和你交流,你也不知道除了這間房屋之外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請問:你是什麼感覺呢?

我想,你也許會說:不用上班啊,不用看老闆臉色啊,那簡直爽翻了啊!或者說:不用帶孩子啊,不用照顧家啊,多好的事兒啊。

每個人的內心,大概都有一種想要逃離現實的意願,所以這樣的實驗或許能一下子滿足你內心的這種衝動。但是請你從更高維的角度去看,一個人被長久地關在一個房間裡,四周的信息都與TA截斷,那個人會是什麼感覺?

很孤獨,對嗎?很沒有生命力,是嗎?

於是,你會發現:原來,與這個世界發生鏈接,是和食物、睡眠等其他事情一樣,是我們最深層的基本需求。

如果鏈接喪失了,我們的生命力也就被剝奪了,我們會驚慌、會失措、會孤獨。

我們很難相愛,畢竟都有各自的手機

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之於人的屬性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它不再只是一部手機,它更是我們眼睛的延伸,是我們大腦的擴展,它幫我們看到更遠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幫我們挑選我們喜歡的信息。

  • 換言之,通過手機,我們和更遠的世界發生了鏈接,比如,身在國內的你,可以看到身在大洋彼岸的同學正在幹什麼,等等。

  • 與此同時,它也通過一個虛擬世界的呈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逃跑通道,比如你可以通過看看搞笑小視頻,釋放一下強大的工作壓力。

手機滿足了我們與這個世界鏈接的本能需求,同時也構建了一個可以逃離現實的理想避難所,這就是很多人放不下手機的深層原因。

02

我們很難相愛,畢竟都有各自的手機

既然手機能夠滿足我們與這個世界進行鏈接的需求,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它讓我們不那麼孤獨?

答案是:NO。

《大西洋月刊》此前報道過一組對比數據:

在1950年,獨居的美國人不到10%;到2010年,有27%的美國人選擇獨居。在1985年,一個人平均的“密友”數量是2.94個,只有10%的人認為自己沒有朋友可以談知心話;而到了2014年,密友數量降到了2.08,沒人說知心話的數據提升到了25%。也就是說,互聯網的興起和玩手機,並沒有更好地緩解我們的孤獨感。

你在什麼時候會感到孤獨?

滿心委屈,無人訴說的時候;

適逢假期,一個人客居異鄉的時候;

周圍都是人,卻不知道該找誰說幾句知心話的時候;

……

孤獨的本質,實際上是我們缺少和客體的深層鏈接。

換言之,我們生命裡的那些創傷記憶,我們內心的不安和焦慮,我們遇到的不平和壓力,無人能夠幫我們承擔,無處可供我們安放,為此,我們感受到孤獨。

而以手機為載體的網絡社交,本質上是陌生人的淺層交往,我們也可以把它稱呼為“點贊之交”

看見你發一張搞笑的圖片,我去點個贊;

看到我吃了頓大餐,你再還個贊。

在這一來一往中,你看不見我生活的磨難,我看不到你內心的荒蕪,我們彼此之間都好像是帶著面具的木偶人,只展現自己想展現的一面。

我們很難相愛,畢竟都有各自的手機

很顯然,這樣的溝通方式和溝通渠道,無法成為人與人彼此之間深層鏈接的外部容器,因為無論多少個點贊,那或長或短的人生困境,也還是一個人走。

此外,在手機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同時也就意味著剝奪了我們在現實中與親密之人進行深度交流的線下時間。

“我們很難相愛,畢竟各自都有各自的手機”,這不僅僅是一個段子,更是無數家庭的真實寫照。

本來能夠從愛人身上獲得的支持和鼓勵,安撫和擁抱,就這樣被手機搶走了,手機對深層關係形成了巨大的破壞力。

03

高質量的社交,從放下手機開始

我們很難相愛,畢竟都有各自的手機

手機帶給人的破壞力,還不僅僅限於個人情感體驗上,在其他諸多方面也有體現,比方說:碎片化生存導致閱讀障礙;信息量過大增加個體職場焦慮;網絡炫富對個體生活滿意度產生衝擊;看手機成習慣導致難以集中注意力,等等。

手機,給我們提供諸多便利的同時,也為我們帶來許多障礙。

2016年底,騰訊研究院發起了“社交齋戒”實驗,邀請了85位受試者進行測試,測試的要求是連續15天,每天使用微信的時間不能超過15分鐘。

2017年中旬,騰訊研究院發佈此實驗的研究結果顯示,社交網絡齋戒使被試的消極情緒降低,但積極情緒未改變;社交網絡齋戒並未改變被試的生活滿意度水平。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作效率方面,社交網絡齋戒提升了工作投入度。

這個實驗結果,可以更通俗地解釋為:

如果你經常不快樂,放下手機,也許你就沒那麼不快樂了;

如果老闆對你不滿意,放下手機,說不定很快可以升職加薪。

我們身處一個起承轉合的時代,各種技術的發展,讓人類本身對自我產生巨大的懷疑:人工智能真的來了嗎?我們工作如果被取代了,我們的價值將得以如何實現?

一些列的疑問,都將我們置身於焦慮的深淵。對此,我個人很認同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的說法:

“縱觀歷史,你會發現,每個物種得以生存的基礎,都是依賴於這個物種本身的獨特性”。

也就是說,不管科技如何發展,人類作為這個星球上的物種之一,它能夠繁衍不息的基礎,是屬於它的獨特性,而人類的獨特性是什麼?

它不是玩手機的能力,而是靈動曼妙的思維力、永不枯竭的創造力,還有生生不息的共情力。

這些能力從哪裡來?

不是冰冷的手機、冷麵的科技,而是動人的自然、生動的現實世界中來。

為了我們彼此更好地相愛,為了我們能夠在未來得以更好地生存,請適當放過你的手機吧。

只有你不再成為手機的奴隸,你才可能成為自己的主人。

···

專欄作者,心理諮詢師。追求有用的反雞湯主義者,擁有積極態度的悲觀主義者。個人微信公眾號:拉姐(ID:byjzlaj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