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不會因爲婚姻放棄什麼

你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什麼

前段時間,《紐約時報》發佈了“關於婚姻的十五問”,其中的問題包括:

1、我們要不要孩子?如果要,主要由誰來負責?

2、我們的家庭掙錢能力及目標是什麼?消費觀及儲蓄觀會不會發生衝突?

3、我們的家庭如何維持?由誰來掌握可能出現的風險?

……

當看到第十三個問題時,我眼前一亮,“我們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的東西是什麼?”

相信大多數女性結婚時,都在說“我可以,我願意,我愛你。”當女人沉浸在婚姻的喜悅裡時,是不善於說不的。那時的女人,滿眼都是幸福,想要跟對方融合在一起,可能唯一忘記了的就是維護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界限感。

林徽因和梁思成結婚前,梁思成曾問林徽因:“為什麼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兩人共同赴美讀書,攻讀了她最喜歡的建築學、美術學、舞臺設計。婚後兩人開啟歐洲考察之蜜月之旅,然後回國,任教於東北大學、清華大學建築系……

作為一代才女,林徽因沒有為婚姻放棄的,是自己這一生最愛做的事業。而且,她以才情影響了終生伴侶梁思成,兩人都成了建築史上的奇才,共同完成了許多建築奇蹟和設計精品,比如中國的國徽設計等。

作為一個女人,不但自己從事著自己最喜歡的事業,而且也鼓勵著身邊的朋友去實現自我價值。在我看來,女人,最不該為了婚姻放棄對自我價值感的追求。

其實,我們傳統女性把婚姻賦予了太多東西,到頭來你會發現,我們無需為婚姻放棄任何的對自己重要的東西,比如,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的朋友圈、社會支持,自己最有價值感的事情等等。

婚姻就是一對成年人在一起基於真愛基礎的一個協議,但它其實也並不一定是終生的。不要把自己的全部都獻給婚姻,更不要以婚姻的質量來定義自己生命的全部質量。

當你結婚時,你要想一想,我這個個體到底需要什麼。這個需要不以婚姻為轉移,不以丈夫、公婆、孩子為轉移,它就是專屬於你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內在喜悅。

01

為了家庭放棄此生志業,真的值得嗎?

你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什麼

身邊不少為了愛,而做出犧牲放棄的女性。

思清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她從小是家裡的二女兒,上有姐,下有弟。小時候有些缺愛,因此戀愛很早,後來上了一所普通大學,大學四年,談戀愛三年。只是想能夠有人愛,有人疼,早日成個家,克服骨子裡那種自己不重要的孤獨感。

思清大學畢業後跟大學戀人分了手,她去了一傢俬企工作。她其實很喜歡寫作和畫畫。但是自己從事的工作是行政方面的事情,跟愛好不搭杆。然後,她就遇上了此生的真命天子柯雷。柯雷屬於她的上司,很有才,很有事業心,思清從剛一認識他,就從他身上找到了自己久違的父愛的感覺。他穩重、踏實、有愛心、喜歡孩子,同時,還喜歡思清。

談了兩年戀愛,兩人準備結婚。而柯雷需要被公司外派到香港去工作。為了男友的工作,思清辭職跟從。而且剛結婚一年,思清就懷孕了。

本還想在香港找工作,柯雷一句話:“我能養你和孩子,你就乖乖安心在家養胎生子吧!”,把思清的求職之心壓了下去。本來她還打算報一個美術班,拾起自己的愛好呢。懷孕不易,她就在家做起了太太。

可這一闊別職場,一別就是八年啊!兒子已經上了小學,思清太太的生活百無聊賴。孩子不好帶,而自己卻跟外邊脫節。柯雷出差成了家常便飯,很少在家陪她,她和孩子常常面面相覷。她的夢想已經擱置了這麼多年,感覺一陣陣空虛。

丈夫不缺錢,讓她能夠帶孩子到處地玩。國內國外都去遍,但是到哪兒,似乎內心都沒有底。因為她感覺自己似乎找不到自己了。

你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什麼

帶孩子的疲憊,自我的不被看見,丈夫的情感冷落,讓她有了抑鬱傾向,情緒低落,自我評價下降,做事無動力,缺乏方向,夫妻關係也連帶出了問題……

有一天晚上,她接到一個電話,是一個女人的聲音,她告訴思清,自己和她丈夫好了三年了,是他事業上得力的左膀右臂,要讓她退出。這消息如同晴天霹靂。折騰離婚那段時間,幾乎改變了思清的價值觀。

你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什麼

離婚後,孩子歸了男方。一個在出版社的朋友透過朋友圈,看到了思清在各地遊玩拍攝的美照和娟秀文字,給她出主意說,你可以出版一本圖文書,談談自己這些年的旅行經歷,如何?她同意了。

終於,離婚後,她自我解脫了出來,重歸職場,就去了那個朋友的出版社做文字工作。又報了寫作班,並拿出空閒時間從事寫作,還開始學習繪畫,也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這才開始感受到自我價值的綻放……

這個故事是不是讓你想起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的橋段呢?日劇《薔薇色聖戰》也描述一個家庭主婦搖身一變成為模特兒,找回自我的故事。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你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什麼

這些故事讓我們更深地反省,作為女性,我到底是誰,想要幹什麼,此生方向和意義到底如何?

當自己從事的事情跟自我價值感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時候,似乎才是我們歡欣鼓舞並且充實的時刻。

為了婚姻放棄事業,還是很有風險的。當另一個更有魅力的女人介入時,你很可能成為輸家。

法國知名女作家西蒙娜波伏娃,曾經發表過著名的《獨立宣言》,宣稱 “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 ”。她一生維持著自己的自由和獨立,擁有此生最心愛的價值與事業。

02

為婚姻放棄社交圈,他卻朋友遍天下

你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什麼

我的另一個朋友Bella最近有些愁雲慘淡。自從結了婚,Bella就很少去社交了。

為了相夫教子,安安穩穩,她放棄了曾經每週一次的閨蜜聚會,每月一次的社交舞會,儘量減少因公出差,以家庭為重。甚至很少見過去的密友……

Bella從事的事業中,鮮少男性。她認為,既然已經找到了心儀的另一半,就不該再有藍顏知己……於是,她表現得越來越良家,每天做好飯等著先生回家,每週末陪著孩子逛逛公園,每年陪著公婆等全家人去旅行一趟,成了她的常態。

但是,結婚七年,她發現自己的先生在社交方面可沒有閒著,“你知道嗎?先生有一個朋友圈,那圈子主要是他的大學同學、研究生同學,先生很擅長聊天,還很受歡迎呢……”

我說,他出去玩,你為什麼不出去玩呢?

在我的開導下,Bella這才發現,自己婚後的生活太圍著老公轉了,但是老公卻沒有很好地提高她的生活質量。她發現,自己需要為了事業,為了生活,而拓展社交圈,擁有更優質的社會支持系統。

你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什麼

於是,她開始轉變思想,更多地參與了一些同行業開的社交派對,也開始把孩子偶爾放在父母那裡幾天,出差去開專業會議,加強了同行交流。同時,她也不時和朋友一起看演出,去旅行。她發現,不論紅顏知己或者藍顏知己,對她的生命其實都有不同的滋養作用。

只要把握一定的尺度,也都是她珍貴的財富。

你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什麼

知名主持人陳魯豫有一句名言:“面對無解的愛情與人生,我們唯一能做的其實就是盡力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不被任何人的意志所左右。

魯豫曾經任職央視,後來毅然赴美留學,並結識了美國老公。但家庭生活並沒有停滯她成為一個卓越主持人的腳步。婚後她攜丈夫回國加盟了鳳凰衛視,通過打拼才有了自己的王牌節目《魯豫有約》。

儘管第一段婚姻失敗,她仍然我行我素,在事業上連創輝煌,《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被《時代週刊》譽為“15年來中國最有價值的電視節目之一”。

通過做節目,魯豫的社交能力,社會支持系統不斷地拓展和優化。她有自己完整的個體世界和自己的界限感。

感情上她重回初戀懷抱,有了第二段婚姻。她對自我的追求孜孜不倦,入選《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人物,2016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電視操盤手,還出版了多部著作。為了婚姻,她沒有放棄任何東西,仍然踏踏實實地成就了自我,擁有完整的事業、社會支持系統和朋友圈。

聰明的女人不靠婚姻來定義自己,更不依附於丈夫,也從不犧牲放棄來自內心深處的幸福感。

她還說過一句話:人只能做自己,哪怕有時需要保持你的“怪異”。

03

不為婚姻放棄自我追求,你也可以做得到

你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什麼

知名作家三毛認為,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

當過了三十的她被荷西求婚,她卻說,自己遲早是要去撒哈拉沙漠的。一副不會為了婚姻而放棄追求的模樣。之後,荷西到沙漠找了一份工作,帶著她共同去撒哈拉沙漠成婚,而那本《撒哈拉的故事》成就了她的寫作事業。

知名女星莫文蔚2014年宣佈暫別娛樂圈,與老公展開為期3個月的南半球之旅,他們從赤道山脈環到北極冰海,從南半球環到北半球,上山下海,整整3個月。回來後,莫文蔚收穫愛情的同時,演藝事業更上一級臺階,推出知名專輯《不散不見》。

一對英國夫婦,結婚八年,蝸居五平米房車內,八年遊遍全世界……

你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什麼

婚姻不是圍城,不為了婚姻放棄理想,放棄自我追求,下面的方法你可以採用:

1、 找一個安靜的角落,禪坐下來,點燃薰香,讓自己逐漸平靜。然後問問自己,我是誰,我到底想要做什麼,我的方向是什麼?也許最初你不一定有答案,但是允許自己每日靜修,聆聽自己的內心。

2、 為自己的夢想與興趣愛好做一些什麼。要記住,除了婚姻與家庭之外,女人還有一個重要的空間,就是心靈的空間,也是自己夢想的舞臺。勇敢地為了自己的夢想與興趣做出努力。

3、 擁有一批可以陪伴你,幫助你實現這個夢想的小夥伴,保持和他們的聯絡,時不時進行聚會,碰撞,為自己的興趣愛好添磚加瓦。

4、 要記住,離開任何人,你的世界依然轉動。

有時候不是我們愛得不夠,而是要適時地“放下愛”,到更大空間去實現自我。

完成一次將去而未去的旅行,迎接一次醞釀已久的挑戰,找到你自己,做更好的自己。而這樣的你,也才有了擁有穩定高質量婚姻的終極魅力。

···

二級心理諮詢師,中科院心理所臨床碩士研究生,國家婚姻家庭指導師。從當下出發,為來訪者量身定做身心靈成長之道。《心探索》《時尚》等多家雜誌撰稿人,著有書籍《婚戀自愈力:做強磁場的魅力愛人》等。微信公眾號:鄭予禪心家園,ID:gh_ab9b04830ad4,頭條號:心理諮詢師鄭莉。

插圖 | 電影《美食、祈禱、與戀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