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餘家次新股清倉式減持 如何規避風險?

解禁期剛過,岱勒新材3名股東便“迫不及待”地準備通過清倉式減持“套現”離開。事實上,在指數持續調整中,8月以來已有10餘家上市不到兩年的次新股被股東已實施或者即將實施清倉式減持,總的來看,這類個股股數今年以來股價處於持續下跌中,業績亦表現不佳,同時部分個股最新價已跌破或逼近發行價。

岱勒新材遭3股東清倉

9月19日晚間,岱勒新材發佈公告稱,股東上海祥禾、祥禾泓安、上海鴻華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方式,在3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清倉式減持公司股票合計844.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25%。公告顯示,上海祥禾、祥禾泓安、上海鴻華分別持有岱勒新材320.4萬股、310.2萬股和213.6萬股,分別佔公司總股本的3.89%、3.77%和2.59%。

據瞭解,上海祥禾、祥禾泓安、上海鴻華實控人均為陳金霞,而陳金霞是“湧金系”魏東的妻子,其在2009年魏東意外過世後,便接手了“湧金系”資產,也就是說,這三家企業實則是“湧金系”旗下的私募投資基金。據公開資料顯示,“湧金系”目前資產規模超過200億元,投資了金融、藥品、高科技等多個行業以及國金證券、微眾銀行、軟控股份等企業。

受此消息刺激,9月20日,岱勒新材大幅低開低走,盤中更是下探至年內新低點27.8元/股,隨後略有回升;截至收盤,該股股價大跌6.61%,收盤報收28.27元/股,收盤價創近一年來新低。

10余家次新股清仓式减持 如何规避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岱勒新材2017年9月12日通過創業板登錄A股,頭頂金剛線龍頭企業的光環,同時藉助市場炒作次新股的東風,其上市初期連續斬獲16個漲停板,開板之後稍作休憩又繼續上行,股價最高衝至100.68元/股,總市值隨之超過80億元,隨後股價調頭持續下行。

進入2018年,岱勒新材依舊延續下行走勢,尤其是4月以來,在光伏行業補貼退坡、金剛線價格受政策影響拉低等因素刺激下,岱勒新材股價持續大幅下滑,截至9月20日收盤,其股價較年初已累計下跌53.14%,股價持續走弱或許可以解釋“湧金系”為何在解禁期剛過便迫不及待清倉。

10餘家次新股近來被股東清倉

事實上,在指數持續調整中,像岱勒新材一樣遭股東“套現走人”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尤其是上市不到兩年的次新股,均遭遇了股東的清倉式減持。據上游新聞·重慶重慶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20日,今年8月以來已有10餘家上市不滿兩年的次新股被股東已實施或者即將實施清倉式減持計劃。

比如仁和科技。9月13日晚間,仁和科技發佈公告稱,截至當日,公司股東金石灝汭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共計減持公司股份140.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68%,減持價格區間為34.24元/股-37.59元/股。同時,公告顯示,此次減持完之後,金石灝汭不再持有仁和科技股份。

無獨有偶,江山歐派亦將被股東清倉。9月14日晚間,江山歐派公告稱,公司股東蘇州周原九鼎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州泰合鼎銀投資,計劃通過包括但不限於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方式,在2018年10月16日-2019年4月15日期間,合計減持所持有的公司829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0.26%。

值得一提的是,蘇州周原九鼎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股票均為首次公開發行前已持有的股份,並於今年2月12日解除限售並上市流通。而在清倉式減持之前,蘇州周原九鼎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已經於今年3月14日至9月13日期間通過大宗交易平臺和二級市場減持了江山歐派150.80萬股股份(佔公司流通股本的4.89%),減持均價為22.46-39.61元/股。剛減持完便迫不及待清倉,可見,蘇州周原九鼎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離開”之心十分急切。

除此之外,金能科技、科銳國際、昭衍新藥、亞翔集成、新天然氣、惠發股份等公司都經歷了此遭遇。

這3個共同特徵須注意

值得一提的是,金能科技、科銳國際這類個股在上市之後由於新股概念等遭受市場資金爆炒,股價均得到大幅上漲,雖然隨後股價回落,但是原始股東的持股成本本來就比較低,因此,即便是在行情較差的背景下,這些股東在解禁之後立馬出貨,其盈利空間仍比較大。

除了“套現”獲利之外,商報記者通過觀察上述遭股東清倉個股發現,這些個股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徵。

1、股價今年以來持續下跌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上述個股中,多數個股今年以來股價表現不佳,如金能科技、江山歐派、金石資源、光威復材、惠發股份、百利科技、亞翔集成等個股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其中,金能科技今年以來跌幅最高,股價由年初22.51元/股一路跌至12.54元/股(9月20日收盤價),股價區間累計下跌44.29%,幾近“腰斬”。同時,江山歐派、金石資源、光威復材股價年初至今跌幅亦均超40%,分別為44.3%、44.15%和40.69%。

2、業績表現不佳

就基本面來看,上述個股多數業績表現不佳,其中惠發股份、新天然氣、江山歐派、岱勒新材等業績均出現明顯下滑。比如惠發股份,該股在2017年實現淨利潤6038.11萬元之後,今年便業績出現“變臉”。財報顯示,惠發股份今年一季度淨利潤縮水至208.98萬元,同比下滑71.15%;進入二季度,公司業績依舊延續下滑態勢,實現淨利潤1113.3萬元,但同比下滑33.28%。

3、最新價跌破發行價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個股由於今年以來多數股價處於下跌狀態,有部分個股最新價已經跌破了發行價。比如江山歐派,該股2017年2月10日登陸A股市場,發行價為24.83元/股,上市之初受到資金爆炒,連續斬獲7個漲停,隨後股價繼續震盪上行,最高衝至71.1元/股,爾後股價便持續下行,尤其是今年以來,在業績大幅下滑等因素刺激下,股價更是加速下行,9月20日最新收盤價為23.41元/股,已跌破發行價。

無獨有偶,金能科技目前亦處於破發狀態。資料顯示,金能科技發行價為13.37元/股,而9月20日收盤價為12.54元/股,處於發行價下方。

同時,有部分個股最新價已經逼近發行價,如果股價在持續下跌,則將大概率跌破發行價。比如惠發股份,發行價為7.63元/股,最新價為9.11元/股(9月20日收盤價),在業績乏力等利空因素刺激下,如果股價繼續下行,則有可能“破發”。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方朝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