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這讓這些世界名校也很受傷

現在,留學海外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了,其中有不少,是衝著頂級名校去的,一些中國學霸,在參加完高考後,雖然獲得了國內頂尖名校的錄取通知書,但還是把心一橫,踏出國門,前往那些許多當地人擠破頭都進不去超級名校。許多中國家長,也寄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能入讀世界精英名校,擁有最璀璨的人生...

聰穎勤奮,踏實努力,是中國人,中國學生的典型特徵。加上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中國人謙卑穩重,不愛尋釁滋事,這麼優質的生源,在中國被各大名校爭搶,

然而,在國外,卻呈現出耐人尋味的一幕:

越來越多的世界頂尖名校

變得不願意招中國學生了

即使是學術專業領域的尖子生,也變得越來越不受這些世界名校的青睞了。

對此,世界名校耶魯大學的華裔教授,陳志武,給出了答案。

巨大的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這讓這些世界名校也很受傷

這幾天,有兩件事情,引發了耶魯名校教授陳志武,對於中國整體教育體系的憂思。

第一件事,是陳教授不久之前,和一位美國名校金融系教授在探討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時,問到了有關招生的一些情況,得知了一件令他心裡一沉的消息:

對方教授明確告訴陳志武,他們從今以後可能

不會再招收該領域的中國學生了。

第二件事,是最近又被很多人拿來翻炒的一個長久不變的現象,那就是

在國外的金融,高科技尖端領域

做上高管級別的管理層中

中國人明顯沒有印度人多

中國的學生受到設計精良的九年義務教育,在這樣的教育培養下,不少精英踏入大學校園,進行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深造,並完成了一個個驚豔的學術成果,包括金融,科技這樣的重點學科,中國學生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可為什麼結果世界名校不願招中國學生,入高端職場後的中國人,還拼不過印度人呢?

這就是陳志武教授的憂思,而這份憂思,現在已經不提不行了。

首先,關於第一個問題,世界名校內部公開承認,可能不會再招中國學生,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怎麼名校也搞種族歧視?!

然而事實上,這根本就不是種族歧視,承認這件事的老教授本人,也是個中國人。

他向陳教授講述了真正的原因:

不想再把時間,浪費在培養中國學生身上了。

巨大的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這讓這些世界名校也很受傷

在這位華裔名校教授的教書過程中,他接觸了大量的中國學生,最初,這些經過千挑萬選出來的學生,成績也是沒話說的,在進行博士論文研究過程中,雖然整體表現不算脫穎而出,但整體水平也不錯。

可當學成畢業後,到了找工作時,問題就出來了。

拿職教崗位來說,這位華裔教授希望自己培養出的人才,能夠通過所學所聞,把教育的精華傳遞給更多的人,然而自己的中國門生,擁有了這樣過硬的學位證書,卻沒法找到一所一流的大學進行職教工作。

聽完對方教授遇到的問題後,陳教授也坦言,

實際上,對方名校並不是唯一一個有此想法的院校,陳教授知道,在其它的一系列名牌大學,

甚至包括他自己就職的耶魯大學,也面臨著不願招收中國學生的考慮。

雖然,耶魯大學沒有明文公告:完全停招中國學生,但教授坦言,

這所世界名校

的確是在有意識地減少

或者偶爾地不招收中國學生

中國尖子生學習好,是無須贅述的,真實的數據都在這些世界名校的檔案袋裡存檔著。

拿2015來說,當年,在這所名校排名前30名的金融系畢業博士生中,有許多學生來自中國。

然而最終,在職教崗位應聘中,這些明顯具備檔案優勢的中國博士高材生中,被全美排名前15的金融系應聘的總人數,竟然為0。

這樣的結果,讓這些一流名校,感到意外,失望。

這些中國博士生,都是從頂尖學校中,世界首屈一指的金融院畢業的,他們獲得了最優質的學習資源,教授們也投入的巨大的心血進行培養,然而招聘結果顯示,他們的職場競爭力,卻不如一些配置稍次的院校畢業生。

巨大的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這讓這些世界名校也很受傷

除了職教領域上競爭力的弱勢,在其它尖端行業領域,華裔人才的表現,也顯示出了弱勢。

巨大的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這讓這些世界名校也很受傷

拿金融,高科技領域來說,美國硅谷,算是世界上最尖端的金融,高科技人才聚集地了。

然而,在這個真正的大佬雲集的產業圈裡,那些耳熟能詳的世界品牌,Google,微軟,花旗,Adobe,軟銀等等,

似乎根本想不起來,有哪個公司的高管CEO,是中國來的。

相反地,印度人卻幾乎在高管層遍地開花,吃香喝辣。比如以上提到的這幾個大品牌,CEO都是印度人。

如果再往下,看看副總裁級別的管理者,印度裔的高管人數就更多了。

現在很多名校教授都不約而同默認了一種現象,

那就是總體來看,

印度人不僅在高端職場上,比中國人吃得開。在學校裡,印度學生的表現也明顯與中國學生拉開了差距。

陳教授舉出了一個例子,幾年前,12所美國最知名的商學院在選招商學院院長任選,

然而這12所商學院最終下出的聘書中,

10所院校給印度人下了聘書

沒有一所院校給華裔下聘書

而獲得聘書邀請的一部分印度人,還把這樣的機會給謝絕了。

這樣的結局,不止一次出現,不是在一個領域出現,它和種族歧視無關,而是反映出了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在教育,以及文化,人才培養上,真實存在的差距。

答案究竟在哪呢?陳教授總結,主要是在以下的兩個方面。

第一,就是中國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有值得深思,改善之處,其中也包括中國家長對於孩子的教養方式。

第二點,在於儒家文化給中國人祖祖輩輩刻下的文化烙印上,並不全是優點,它的弊端,也產生了深遠,影響重大的副作用。

比如“順從聽話”,孝道文化這樣的觀念教育,一直備受中國人推崇,禮義仁孝的巨大價值自不必說,

殊不知,這些文化烙印的弊端,實則也給中國人,帶來了一輩子的包袱。無論行走到哪個國家,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這樣的文化包袱永遠無法擺脫,

走到哪都要吃虧。

陳教授坦言,他這麼多年教書育人,接觸過的中國學生中,真正是出於自己的喜好,而選擇攻讀研究經濟學,金融學的人,其實非常地少。

其中絕大多數的中國學生,不是在家長施壓安排下選擇,就是在受到所謂的競爭壓力思想影響下,最終選擇就讀。這些中國學生的就讀選擇,根本就不是從自己真實的興趣喜好角度出發的。

不因喜好而出發的研究,只要肯學,肯下功夫,畢業還是沒問題的,然而專業所學,卻是日後求職的關鍵,趕鴨子或許能夠上架,然而也上不了高架,在陳教授接觸的中國學生中,經濟學博士學歷的中國學生,其日後職場表現通常更差,這一點足以說明很多原因。見多也就不再新奇了。

很顯然,中國的家長對於子女的教育問題,都是投入了關注的,有的家長,甚至投入了大量的心血。雖然家長們並不是人人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巨大願望,

但最起碼的,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儘可能的進入好一些的學校,這樣畢業之後對今後有好處。畢了業之後,家長希望孩子找個好工作,有份穩定收入,一輩子能夠衣食無憂。

這樣的想法聽起來不是在強求,然而許多中國家長為此,卻用力過猛。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可以看到大量的中國家長起早摸黑的,一週七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把生活的重心全放在子女上學的問題上,排隊等候精英學校的名額,送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藝術班,爭著買名校學區房,凡是孩子重大考試之日,連班都不上了,送外孩子後,在考點外苦苦等候著開始考試結束...

有的中國家長,很早就立下了送孩子出國讀書的計劃,好不容易把孩子送出了國,自己更是不放心,常年離開先生或妻子,離開自己在中國的親朋,給孩子當起了陪讀

在中國國內,跨城,跨省陪讀的家長更是大有人在。

還有一個很多人更熟悉的現象,就是中國家長為了想辦法讓自家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有個好前途,常常想盡辦法“走後門”,拉關係,把孩子塞到最好的學校,最好的班級,

特別是在初中級義務教育階段,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尖子班”“精英學校”裡,突然來了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

學生自己心裡的壓力也大,而家長的想法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結束了義務教育,到了大學選專業時,許多家長更是不惜

“明逼暗指”,讓孩子選擇類似金融,會計,工程,科技這樣“有前途”,又“實用”的專業。

然而,在許多家長按照規劃和自認為的正確方向,教育,培養,指導孩子的未來時,

有幾個最關鍵的問題,可能根本就沒考慮過。

什麼叫做“最好的學校”,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從優化理論學的角度來說,“好”與“壞”,“較好”以及“最好”,哲學價值判斷標準,都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在考慮這些問題是,首先要弄清楚的,不是“誰好”,“誰不好”,而是“相對於什麼而言”,“相對於誰而言”,沒有度量值指標,沒有參照系,是無法分出“好”與“最好”的。

因為這個問題不想明白,不搞清楚,家長常常是

按照自認為的“好”的標準

並在此基礎上

給子女選擇“最好”的學校

“最好”的專業

事實上,父母認為好的,在子女眼中並不一定就好,這樣的選擇,也未必是孩子想追求的職業,想擁有的生活。

實際上,這是家長把自己未能實現的專業夢,提出來迫使下一代來實現。

還有一種情況,

就是“隨大流”,大家公認說好的學校,說好的專業,就是好的!

北大,清華,哈佛,耶魯,劍橋,牛津,悉大,墨大...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包括家長眼中,這些學校都好!大家都說好!可是當你問家長

“這些學校為什麼好”的時候,

他們可能根本說不上來,或者說不到點子上去。

真正的“好”與“不好”要怎麼看?

它要基於自己子女個人的興趣愛好,孩子本身的個性,和特長天賦來進行判斷,這樣作出的選擇,才會有益,有價值。

如果忽略了孩子本身的特質和興趣愛好,按照家長固有觀念中的“好”,給孩子進行規劃,這樣作出的選擇,輕則喪失教育意義,重則導致個人天賦,以及原本好好的一個人才的浪費!

而由於選擇了自己不感興趣的發展方向,子女自身可能並不擅長,從學習到步入職場,每個環節都感到了壓力與疲憊,從而對生活產生了抱怨等消極情緒,也無法對學業和工作產生興趣。

無論在東方社會還是西方社會體制下,人才資源永遠是各項資源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這項資源的最大劃優化,實際上就是實現個人天賦,興趣,與其選擇專業儘可能配置一致之時。

如果家長能夠明白這些,有的放矢地對孩子進行培養教育,孩子的未來,才更有希望接近家長所希望的,擁有一份心怡的工作,擁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而這樣的個體培養,也是整個國家經濟命脈的關鍵,它是國家整體資源配置效率,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一環。

陳教授提到了自己曾經碰到的,和一些中國家長朋友交流時出現的情況。

因為是名校導師,上門向他諮詢子女教育問題的家長朋友也很多,通常情況下,他接觸的這些友人的說法,差不多都是這樣的:

“我希望我家孩子把大學讀完,接著把研究生給讀完,拿個碩士學位,或者再讀書拿個博士學位,把學業完成後,再開始找工作,結婚成家。”

陳教授會問這些家長:

“為什麼非要讀完了大學,立即要把碩士,甚至博士給讀完呢?不能先大學畢業後工作幾年,讓孩子自己比較衡量一下,就業和讀書之間存在的差別,讓孩子自己來選擇,到底是更想讀書,還是繼續工作呢?

為什麼不能讓孩子現在職場磨礪一段時間後,再決定是否重歸校園,

如果重歸校園,孩子究竟想選擇哪個專業呢?如果繼續工作,什麼工作才是孩子喜歡的呢?”

然而,很多家長並沒有深思過,孩子為什麼要讀研究生,讀博士,他們只是覺得,讓孩子把碩士,把博士讀完,是大家都在做的,或者是“社會的需求”,所以自己的孩子當然也得去讀。

然而家長忽略了問題是,也許自己的孩子,根本不適合這麼快繼續深造,孩子可能暫時對讀書,學術研究毫無興趣。此時,一味地灌輸孩子繼續讀書的思想,對孩子來說是勞命,對家長來說是傷財,對社會來說,是資源的浪費。

一些家長抱有這樣的顧慮:

萬一孩子參加工作了,心思就不在學習上了,再想讓他讀書也不可能了,那不更不好嗎?

在陳教授看來,如果家長的這種擔心真的成為了現實,那更說明了讓孩子在大學畢業後選擇先參加工作的決定是對的。因為不然,孩子會把自己的青春,白白地浪費在自己不想做的事上!

如今,對於中國絕大多數家長來說,實現家庭溫飽早已不是問題,家長能夠給予子女最珍貴的支持,是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經濟條件,讓孩子能夠可以有足夠的物質基礎,量力追逐自己的興趣,選擇讓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事業。

從專業,職業選擇,到婚戀,甚至做人,不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孩子,教育之光才真正的開始顯現。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在國外被津津樂道。

在硅谷的一家知名公司,來了三名實習生,他們分別是美國人,印度人,以及中國人

三名實習生的表現,當然是截然不同的。

其中美國的實習生,只求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好,一到下班點立即走人。

在一些問題上,他雖然瞭解的並不深入,但還是能侃侃而談,說上很多,常常一分鐘能講完的事,他能說上5分鐘。

另一個是中國實習生,也是三人中最吃苦耐勞的一個,活幹的最多,做的也最好,但是不怎麼喜歡說話。

第三個就是印度的實習生了,他的工作雖然沒有中國實習生做的好,但也不賴。雖然說的話冒著濃重的咖喱口音,但他也是三人中最喜歡發問,最愛表達自己想法的一個。

實習結束了,學到紮實知識最多的是中國人,而所有人最後記住的,是印度人。

這個故事說給中國人聽,很多中國人一定喜歡,因為在中國人眼中,“硬本事”比“軟本事”強

而這個故事也符合中國人固有的三觀,有點抬高中國人,貶低美國人,印度人的意思。

然而,真正出問題的點,也就是在這裡。

在許多中國人眼裡,正是因為看中“硬本事”,這種文化導向導致了勤勞吃苦,埋頭苦幹的中國人,這樣的人,註定不可能成為像硅谷裡,像一流名校裡,那些侃侃而談的領袖,資深學術泰斗。

有人說,那投機取巧,懶惰的庸才反而獲得器重嘍?

其實不然,投機取巧,“硬本事”“軟本事”都沒有的人,無論是哪國人,註定都不會有多高的發展,

而印度人在文化觀念上最大的不同,不是在於他們不重視“硬本事”,而是在於他們既重視“硬本事”而且重視“軟本事”。

因此,在甄選人才時,過硬的技能只是其一,談吐,思想境界,溝通能力也同樣重要。這是許多中國人欠缺的技能。

說到這裡,必須要提到的,還有十分關鍵的一點,那就是

“教育”究竟該怎麼去理解和認識。

總的來說,教育的功能主要為兩項,一是為了職業發展,一是為了育人做人。

除了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外,做一個有價值,有趣,有意義的更好的人,也是教育失敗與否的衡量標準。否則,教育出來的人只掌握了過硬的專業知識,那只是為職業服務的工具,而不是教育育人的目的。

不少中國家長一聽說自家孩子想去學心理學,學藝術,學文學,歐洲史,歷史,考古等等,聽到就氣不打一處來,或者嘆息連連,甚至堅決反對,這是因為,在這些家長的意識裡,這些知識學了,不能幫助孩子找工作,學了也沒什麼用。



然而家長卻忽略了,正是這些在他們眼裡“沒用”的知識,構成了孩子的興趣,實現了子女增長“軟本事”的基礎。學自己所長,培養了興趣,增加了可以侃侃而談的心得與機會,“軟本事”得到培養的同時,“硬本事”也自然得到了鞏固,這就是成功的教育。

比起沒本事瞎指揮的人來說,這個世界上,更需要有真本事的人,但這個世界上最需要的,是既有真本事,而且能說會道的人。實際上,這個世界註定會被這樣的人來領導。

看看硅谷,看看名校一流的管理層教育工作者,你就有了答案。

再說說文化。

美國人,印度人的文化根基,當然不是建立在中國的“中庸”“孝道”文化之上,這也形成了世世代代的巨大思想差距。

在中國人的成長過程中,來自父母及其他長輩的教育,多數是讓你“聽話”,敬老,無論到哪,看到比自己年齡大的人,要輕聲細語,順從聽話,不要挑戰年長者,或者是權威大拿的言論。

三綱五常,年齡長幼,實際上潛在地劃分了中國的社會等級秩序,它帶來了諸多好處,也帶來了一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壓抑了人個性的抒發,表達。

長大後,成年人在從小受到的教育下,本能自發地變得更加謹慎,小心翼翼。

這一點,和美國社會簡直形成了鮮明的極端差異。

在美國,年齡,長幼等級並不鮮明,尊重長輩不代表屈從,人們以理服人,而不會因為任何年齡階層,或其他階層設置而出現壓人,欺人現象。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美國人的表達能力,辯論能力通常很強。

而印度,則正介於中國和美國文化形態之間。他們一方面會敬重長輩,但不會像中國人這般絕對,其中也有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一百多年的原因,這也讓印度人對於長輩的順從程度不會那麼絕對。在印度文化中,以理服人的重要性遠高於受制度壓迫。

而以上的這些文化方面的區別特質,才是三名硅谷實習生故事背後的深層原因。

中國人講求中庸,中庸就是講求不聲張,凡事適度,即使對一件事感到不滿或者不解,也要適度表達,不必太認真,凡事“不用說的太透”,適可而止就行了。

在這樣的文化中薰陶出來的人,表達能力通常較弱,即使是發言,說出來的內容也不會經過深思熟慮,不然,內心會產生不自在或者內疚感。

此外,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國家長對子女的溺愛問題。

很多中國家長一直都沒意識到,溺愛子女,其實會毀了孩子的一生,讓孩子無論年齡增長,永遠都是個長不大的人。

陳教授回憶起他之前職教的一所名校中,一位30歲出頭的中國教授同事,一直沒結婚成家,儘管他已經獲得了終生教授的職位,但他在生活上,還是天天被老媽跟著,管著,盯著,慣成了一個十足的“媽寶”,這名教授儘管擁有了穩定的事業與榮譽,但終究,沒有學會做人的真諦。

陳教授翻開了女兒六年前使用的美國中學教材,並以其中的一些研究知識進行了估算,發現中國大學生的成熟度,和美國同齡學生相比,要低上3年半左右,

主要原因,就在於儒家文化以及中國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上,該放手的時候,家長做不到放手,而孩子最終也學不會獨立成長。

然而,一個人成熟程度,和其領導能力存在著高度的關聯,沒有成熟度,在大型職場上是根本無法勝任領導職位的,比如在Google,微軟,花旗這樣大型公司的CEO名單上,看不到中國人的名字。

在解釋中國人在國外為什麼不如印度人混的好的時候,不少人喜歡拿中國人英文沒有印度人說得溜為主要的理由。

語言能力薄弱確實是不少中國人的競爭優勢,但更重要的深層原因不在於此,而在於受根深蒂固的文化影響下,中國人限制著自己的個性表達,不僅如此,任何真知灼見的個性表達,在許多中國人眼裡,會被當成不諳世事,沒城府的表現。

於是,長大後的中國人,成了只會幹事,不敢吱聲的人,“硬本事”不斷積累,“軟本事”一無是處。

在如今高度一體化的世界經濟中,想讓中國的下一代,在未來的競爭中真正的脫穎而出,必須對教育理念,教育方式進行改變,從幼兒園到大學教育中,把教育重點更多的放在“做人”的通識,已經思辨能力的培養上,

此外,走出儒家文化名分等級秩序的桎梏,不要再將培養“聽話”的機器人,作為培養優秀下一代的榜樣...........................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