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足先登者也許能獲利,步入後塵者往往自食惡果

捷足先登者也許能獲利,步入後塵者往往自食惡果

《夢溪筆談》記載:海州知府孫冕很有經濟頭腦,他聽說發運司準備在海州設置三個鹽場,便堅決反對,並提出了許多理由。

後來發運使親自來海州談鹽場設置之事,還是被孫冕頂了回去。

當地百姓攔住孫冕的轎子,向他訴說設置鹽場的好處,孫冕解釋道:“你們不懂得作長遠打算。官家買鹽雖然能獲得眼前的利益,但如果鹽太多賣不出去,三十年後就會自食惡果了。” 然而,孫冕的警告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他離任後, 海州很快就建起了三個鹽場,幾十年後,當地刑事案件上升,流寇盜賊、徭役賦稅等都比過去大大增多。由於運輸、銷售不通暢,囤積的鹽日益增加,鹽場虧損負債很多,許多人都破了產。這時,百姓才開始明白,在這裡建鹽場確實是個禍患。

一時的利益顯而易見,人們往往趨利而不考慮後果。

這種現象,古今皆然。看到什麼行當賺錢,就一窩蜂而上, 結果捷足先登者也許能獲利,步入後塵者往往自食惡果。 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作為一個企業的經營者,在制定一個經營決策的時候,一定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而不能被一時的利益矇蔽了眼睛。

一個團隊的領導一定要學會發揮集體的力量,特別是做事關企業命運的決策的時候。萬萬不可因頭腦一時發熱,拍拍腦袋就制定個錯誤決策而毀掉自己經營一生的成果。

決策時拍腦袋,指揮時拍胸脯,失誤時拍大腿,追查時拍屁股。

這種“四拍”型領導需要反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